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拉纹模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拉纹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拉纹模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圆柱金属件表面的网格状防滑纹路可采用车床加工或者辊压的方式进行加工,圆柱金属件包括圆管。
3.采用辊压的方式,其对圆柱金属件的长度有要求,一般长度在2.5cm以下采用辊压进行压花,且压花形成的表面纹路较浅,而采用车床进行加工则效率会比较低,特别是对网格状的纹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拉纹模具,具有能使圆柱件表面拉出双向防滑螺纹纹路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拉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纹部件或/和第二拉纹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拉纹部件具有第一拉纹孔,所述第一拉纹孔内壁设有顺时针螺旋的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拉纹部件具有第二拉纹孔,所述第二拉纹孔内壁设有逆时针螺旋的第二切割部。
7.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为钨钢材质。
8.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第一拉纹孔、所述第二拉纹孔的外侧端设有导向斜面。
9.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第一拉纹部件、所述第二拉纹部件能够分别以第一拉纹孔、所述第二拉纹孔轴线进行转动。
10.在上述拉纹模具中,在圆柱件不自转情况下穿过所述第一拉纹部件、第二拉纹部件时,根据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的螺旋方向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拉纹部件、第二拉纹部件的自转。
11.在上述拉纹模具中,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拉纹部件或/和第二拉纹部件进行转动。
12.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第一拉纹部件、所述第二拉纹部件均为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通道内。
13.在上述拉纹模具中,在所述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纹部件或第二拉纹部件时,所述通道内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用于对所述第一拉纹部件或所述第二拉纹部件进行轴向限位。
14.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限位台阶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止推轴承。
15.在上述拉纹模具中,所述通道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径向轴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该模具加工,能够加工远超常规长度的圆柱件。
例如,长度大于2.5cm以上的圆柱件,直径小于1cm的圆柱件,传统的车床、辊压都不能够很好的满足。
附图说明
18.图1是设置第一拉纹部件或第二拉纹部件中的一个示意图。
19.图2是防滑纹路加工示意图。
20.图3是同时设置第一拉纹部件和第二拉纹部件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部;11、通道;2、第一拉纹部件;21、第一拉纹孔;211、第一切割部;3、第二拉纹部件;31、第二拉纹孔;311、第二切割部;4、导向斜面;5、止推轴承;6、限位台阶;α、圆柱件;β、螺旋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图2中a为通过第一拉纹部件加工时的示意图,b为通过第一拉纹部件后再经过第二拉纹部件时的示意图。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拉纹模具,包括固定部1,固定部1设有贯穿的通道11,通道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纹部件2或/和第二拉纹部件3,其中,第一拉纹部件2具有第一拉纹孔21,第一拉纹孔21内壁设有顺时针螺旋的第一切割部211,第二拉纹部件3具有第二拉纹孔31,第二拉纹孔31内壁设有逆时针螺旋的第二切割部311。
25.本实用新型中,将圆柱件α穿过第一拉纹部件2上的第一拉纹孔21时,通过第一切割部211对圆柱件α表面形成顺时针的螺纹,然后再将该圆柱件α穿过第二拉纹部件3上的第二拉纹孔31时,通过地热切割部对圆柱件α表面形成逆时针的螺纹,使圆柱件α表面形成交错的防滑纹路。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该模具加工,能够加工远超常规长度的圆柱件α。例如,大于2.5以上的圆柱件α,直径小于1cm的圆柱件α,传统的车床、辊压都不能够满足。当然,在理论范围内,通过该模具能够加工不限长度的圆柱件α,在拉制过程中,需要满足圆柱件α不会径向方向上扭转变形。
26.本实用新型中,在圆柱件α穿过过程中,圆柱件α可保持径向移动,且可以不旋转,通过第一拉纹部、第二拉纹部的旋转,以在圆柱件α表面刻处螺旋纹路β。
27.进一步的,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具有多个且等距设置,能够在同时切割处多组螺旋纹路β,使网格更加密集,效果更好。优选的,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为钨钢材质。进一步的,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可直接成型于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的内壁上,或者可采用较为坚硬的材质制成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并固定在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的内壁上。具体地,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与通孔内部采用间隙配合。
28.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拉纹孔21内也可以设置成逆时针螺旋的切割部件,第二拉纹孔31内也可以设置成顺时针螺纹的切割部件。
29.还有另一种情况下,可采用切割刀片代替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通过外力作用下,带动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进行稳速转动,同时在均速喂入圆柱件α,从而实现在圆柱件α表面刻出螺旋纹路β。类似于车床车削的功能;或者,将圆柱件α采用均速转动且均速喂入速情况下,能够使圆柱件α表面刻出螺旋纹路β。
30.本实用新型中的圆柱件α可为圆柱管件、圆柱实心件,尤其是铜质的圆柱管件、圆柱实心件。当然,也可以利用在其他金属材质或者其他材质表面刻螺旋纹路β。
31.具体地,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的外侧端设有导向斜面4。能够方便圆柱件α的喂入。
32.具体地,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分别以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轴线进行转动。该设计能够使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并在刻下螺旋纹路β过程中,导致圆柱件α变形。进一步的,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设计成圆柱件α,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也为通孔,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分别与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同轴设置。
33.具体地,在圆柱件α不自转情况下穿过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时,根据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的螺旋方向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的自转。通过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的螺旋方向,在圆柱件α穿过第一拉纹孔21、第二拉纹孔31时,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对圆柱件α表面刻处螺旋的纹路,同时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也通过该螺旋的第一切割部211、第二切割部311带进行自转。
34.另一种情况下,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拉纹部件2或/和第二拉纹部件3进行转动。驱动件为普通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拉纹部件2或/和第二拉纹部件3进行转动,从而在圆柱件α穿过时,通过第一拉纹部件2或/和第二拉纹部件3转动,在圆柱件α表面刻下螺旋的纹路。
35.具体地,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均为可拆卸连接在通道11内。通过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的可拆卸连接,使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择一设置到通道11内,即根据需求,选着刻出对应的螺旋纹路β,或者在第一拉纹部件2刻出螺旋纹路β后,再更换第二拉纹部件3刻出相反的螺旋纹路β,从而形成网格状的防滑纹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方式为直接放入通道11。
36.具体地,在通道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时,通道11内设有限位台阶6,限位台阶6用于对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进行轴向限位。通过设计限位台阶6将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限位,使第一拉纹部件2、第二拉纹部件3只能够周向转动。该设计能够在圆柱件α穿过第一拉纹孔21或者第二拉纹孔31时,通过限位台阶6将将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限位抵靠。同时,能够方便的将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拆卸下进行更换。
37.具体地,限位台阶6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为止推轴承5。通过止推轴承5的一面抵靠在限位台阶6上,止推轴承5的另一面则抵靠在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上,从而使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在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止推轴承5,例如为平面推力轴承等。
38.另一种情况下,通道11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为径向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通道11内壁抵接,第二轴承的内圈与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抵接,从而使第一拉
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在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径向轴承,例如滚珠轴承等。
39.当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同时设置到固定部1的通道11内后,第一拉纹部件2或第二拉纹部件3采用相同的限位方式设置在通道11内。此外,限位台阶6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通道11内。固定方式可采用螺钉固定方式。
40.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1.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2.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