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铝单板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2.金属板幕墙应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还在使用的包括有铝单板、铝塑复合板和铝蜂窝板三种。其中,铝单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幕墙材料,其构造主要由面板、加强筋和角码等部件组成。
3.在铝单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裁剪、折边、弯弧、焊接、打磨等工序,把铝单板加工成施工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其中,在折边时,需要借助折弯机来完成折边操作。相关技术中,在使用折弯机对铝单板进行折边操作时,通常是由两名操作工将铝单板抬至折弯工位,然后多次平移铝单板,使铝单板与折弯工位对齐,才可开始折弯操作,费时费力。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铝单板折弯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折弯机的进料更加方便,提高铝单板的折弯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进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辅助进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的支撑架体,所述工作台顶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滚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用于引导所述工作台顶面的物料沿进料方向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时,操作人员可先将物料抬至辅助进料装置的工作台上,然后推动物料,由于滚动件的存在,使得物料可以较为顺畅的在工作台顶面滑动,便于进料。在将物料移动至后续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时,也可通过滚动件来快速调整物料的位置,便于加工。如上设置,使进料更加方便,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面位于进料方向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用于引导物料移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推动物料的过程中,导向板对物料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减少物料偏移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物料脱落的效果。
11.优选的,两块所述导向板相对设置,并可在所述工作台上同向或背向滑移,所述导向杆底部开设有供滚动件穿过的让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辅助不同宽度的物料进料时,可通过调节两导向板之间的距离来对不同宽度的物料起到导向作用,扩大了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导向板相对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防撞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辅助进料刚性的物料时,若物料与导向板发生碰撞,不仅会将导向板划伤,还可能对物料的边角产生磕碰损坏。通过设置防撞垫,一方面减少了导
向板对物料的损坏,另一方面延长了导向板的使用寿命。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体可伸缩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辅助不同的后续加工设备进料时,可通过调整支撑架体的高度来提高工作台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加工设备的需要,由此扩大了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辅助进料装置的普适性。
1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面位于进料方向终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平衡垫条。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加工板状物料时,如铝单板等,在后续加工设备对板状物料进行加工时,因滚动件是凸出于工作台顶面设置的,因此可能对板状物料支撑不均匀,使得板状物料在加工时出现翘边、翻板等现象。通过设置平衡垫条,对板状物料进行充分支撑,起到减少翘边、翻板等现象发生的作用。
1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底面位于进料方向终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辅助进料装置与后续加工设备可拆卸固定的连接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辅助进料装置与后续加工设备的连接,并且,通过连接件将辅助进料装置与后续加工设备固定,减少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辅助进料装置与加工设备分离的情况发生。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辅助进料装置,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折弯机本体的进料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单板折弯操作时,操作人员先将铝单板抬至辅助进料装置上,然后通过推动铝单板的方式即可完成对准、折弯操作,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铝单板的折弯效率。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通过设置滚动件,便于物料在工作台顶面滑移,便于进料;
26.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板,且导向板可以在工作台上同向或背向滑移,便于在进料时对物料的引导,减少物料发生大幅度偏移的情况发生,有助于进料,并且,因导向板之间间距可调节,扩大了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可辅助并引导不同尺寸大小的物料进料;
27.3.本技术的支撑架体可伸缩设置,便于根据不同的后续设备高度来调节辅助进料装置的高度,进一步扩大的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辅助进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辅助进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折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工作台;2、支撑架体;21、支腿;22、支筒;23、锁孔;24、锁定螺栓;3、放置槽;4、滚动件;5、导向板;6、让位槽;7、滑块;8、腰形槽;9、锁定槽;10、防撞垫;11、平衡垫条;12、连接板;13、连接件;14、折弯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辅助进料装置。参照图1,辅助进料装置包括方形工作台1和固定在工作台1底部的支撑架体2,工作台1顶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3,且多个放置槽3呈矩形阵列分布,放置槽3内滚动设置有凸出于工作台1表面的滚动件4,本实施例中,滚动件4为钢珠。在需要辅助物料进料时,操作人员先将物料抬至工作台1顶面,然后推动物料滑移,调整物料的位置,将物料正对后续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时,即可加工,使用方便。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辅助进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物料抬至工作台1顶面后,推动物料,因工作台1顶面设置有滚动件4,使得物料可以较为顺利的被工作人员推动,从而便于进料。
37.实施例2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辅助进料装置。参照图2和图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作台1顶面位于进料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板5,且两导向板5相对设置。导向板5位于进料方向终点的一端朝向工作台1中部倾斜,从而对物料起到引导作用,减少物料大幅度偏移和脱落工作台1台面的情况发生。两导向板5可在工作台1上同向或背向滑移,从而使得两导向板5之间的间隔可调,实现对不同宽度规格物料的引导进料。为了降低滚动件4对导向板5滑移的干扰,在导向板5的底端还开设有让位槽6,使得在导向板5滑移过程中,滚动件4可穿过让位槽6。
39.参照图3,为了使导向板5可在工作台1顶面滑移,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为:导向架底部间隔固定有两个滑块7,工作台1顶面开设有供滑块7滑移的腰形槽8,腰形槽8沿滑块7滑移方向的一侧壁间隔开设有多个锁定槽9。在使用时,根据实际物料的宽度,通过滑块7在腰形槽8内的滑动,调节两导向架之间的距离,在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后,将滑块7滑入锁定槽9内,完成锁定。如上设置,扩大了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且对导向架的调整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40.参照图3,在辅助刚性物料进料时,为了减少刚性物料边角与导向板5之间的碰撞,两导向板5相对的侧壁还固定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撞垫10。
41.参照图2,为了使得辅助进料装置可以辅助不同高度的加工设备进料,将支撑架体2设置为可伸缩。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体2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底部的支腿21和套设在支腿21底部的支筒22,支腿21滑移设置在支筒22内。支腿21侧壁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锁孔23,支筒22顶部侧壁穿设有锁定螺栓24,且该锁定螺栓24与支筒22螺纹连接。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抬升工作台1,此时,支腿21从支筒22内滑移,当抬升至需要位置时,将锁定螺栓24拧入对应位置的锁孔23内,完成支腿21与支筒22的固定。如上设置,扩大了辅助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42.参照图2,工作台1顶面位于进料方向终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平衡垫条11,该平衡垫条11的高度与滚动件4的高度一致。在辅助板状物料进料时,平衡垫条11可对板状物料进行支撑,减少因支撑不均而造成板状物料翘边、翻板的情况发生。
43.参照图2,为了便于将辅助进料装置与后续加工设备连接,在工作台1位于进料方向终点的底面还一体成型有方形连接板12,连接板12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件13,本实
施例中,连接件13采用吸盘。在需要将辅助进料装置与后续加工设备连接固定时,可将吸盘与加工设备侧壁吸紧,操作方便。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辅助进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辅助进料时,工作人员将物料抬至工作台1顶面,推动物料调整物料的位置,并通过导向板5的引导作用,将物料推至后续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当后续加工设备高度与辅助进料装置的高度不匹配时,可通过支腿21与支筒22间的滑移配合来调整辅助进料装置的高度;当物料的尺寸较大时,可通过滑块7与腰形槽8之间的滑移配合,调整两导向板5之间的距离,从而对物料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45.实施例3
46.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参照图4,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14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辅助进料装置,该辅助进料装置通过连接件13与折弯机本体14侧壁的配合可拆卸设置在折弯机本体14的进料端。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辅助进料装置的折弯机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铝单板进行折弯时,操作人员先将铝单板抬至辅助进料装置上,通过辅助进料装置调整铝单板的位置,然后对铝单板进行折弯,从而便于对铝单板的折弯加工,省时省力。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