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换热器折弯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换热器折弯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及换热器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空调配件生产领域中,需要根据空调的形状对换热器进行折弯处理,如对板状换热器进行一次折弯处理成l型、两次折弯处理成u型或三次折弯处理成g型。空调换热器在折弯成型工艺中,先把换热器输送到设定的位置上,使想要弯曲的部位紧靠住弯辊,然后夹持住换热器,使换热器紧靠着弯辊的弧形面弯曲成型。
3.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通过输送线来输送换热器,沿着不同方向送料的输送线,各自输送的换热器的朝向一般都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条输送线上的换热器,各个换热器摆放的方向也可能存在差异。而现有的换热器折弯机,均只能适应一种来料方向的换热器,这使得工厂内折弯机和输送线布置方式受到很大的局限,且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来料方向的换热器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5.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换热器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接驳架及能够将工件向后移动的搬运机构,所述上料接驳架上设置有转向组件、位于所述转向组件后侧的并可挡住工件的上料门组件,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转盘及能够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向驱动器,所述上料门组件包括活动挡架及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挡架做开合运动的上料门驱动器。
7.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上料门驱动器为一气缸,上料门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活动挡架连接以驱动其相对于上料接驳架做升降运动。
8.作为优选地,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升托板,所述顶升托板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做升降运动的顶升驱动器,以使所述顶升托板的上表面能够在高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位置、低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位置之间切换。
9.作为优选地,上料接驳架上设置有位于转盘前侧的传送装置,传动装置用于将工件向转盘上输送。
10.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转向驱动器为一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一齿轮组驱动转盘转动。
11.作为优选地,所述上料接驳架之后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横梁且所述横梁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转盘的上方,所述的搬运机构包括能够沿着所述横梁前后移动的夹手装置。
12.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搬运导轨,所述的夹手装置包括与所述搬运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夹臂、第二夹臂、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臂沿着搬运导轨滑动的第一搬运驱动器、以及能够驱动第二夹臂沿着搬运导轨滑动的第二搬运驱动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输送线来料的工件,其可能是可能是沿着前后方向摆放的,也可能是沿着左右方向摆放的,通过转向座能够将沿着前后方向摆放的工件转动90度,使其调整到折弯机适合的朝向,适应性强,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5.图2是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6.图3是随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上料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绕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夹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2.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快速型换热器折弯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折弯装置,机架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接驳装置2,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够在折弯换热器时承托换热器的随动平台3,折弯装置的弯辊沿着前后方向布置,随动平台3包括能够在机架1上左右移动的平台支架31及设置于平台支架31顶部的台面板32,平台支架31上设置有能够驱动台面板32做升降运动的随动驱动器33,随动驱动器33 可以采用气缸、电动推杆等动力装置。台面板32向下移动时能够使工件下降并脱离折弯装置。机架1的前侧部留有供一字形的换热器上料的空间,机架1的后侧留有供l形和u形的换热器下料的空间。机架1上还设置有搬运机构,搬运机构用于将工件从上料接驳装置2向后移动至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的工作区域、并可用于将工件从随动平台3向后移动至机架1之外。
23.机架1上设置有可左右导向的导轨,随动平台3的平台支架31滑动安装于该导轨上,折弯工件的时候,工件上与随动平台3配合的部分会左右移动,随动平台3则跟着工件的该部分一起移动。
24.本发明中,由输送线来料的工件首先进入上料接驳装置2,然后由搬运机构移动到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的工作区域,接着折弯装置工作,将工件折弯呈l形或u形,最后随动平台3 的台面板32将工件降低一定的高度,使工件与折弯装置脱离,最后通过搬运机构,即可将成型的工件向后移出,完成下料。加工完成的工件折弯和下料的过程中,由输送线来料的下一个工件进入上料接驳装置2,上一个工件下料完成后即可立即加工该工件,成型快速,工作效率高。
2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机架1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横梁11,搬运机
构包括能够沿着横梁11前后移动的移料装置。
26.具体地,横梁11上设置有搬运导轨111,移料装置包括与搬运导轨111滑动配合的第一夹臂41、第二夹臂42、能够驱动第一夹臂41沿着搬运导轨111滑动的第一搬运驱动器43、以及能够驱动第二夹臂42沿着搬运导轨111滑动的第二搬运驱动器 44。第一搬运驱动器43、第二搬运驱动器44均为伺服电机,两个伺服电机分别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两个夹臂移动。
27.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上料接驳装置2包括上料接驳架21、设置于上料接驳架21上的转向组件以及设置于转向组件后侧的上料挡料组件,转向组件包括转盘221及能够驱动转盘221转动的转向驱动器222,上料挡料组件包括挡料件231 及能够驱动挡料件231上下移动的上料门驱动器232,挡料件 231升起时阻挡换热器以限制换热器向后进入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的工作区域。由输送线来料的工件,其可能是沿着前后方向摆放的,也可能是沿着左右方向摆放的,通过转向座能够将沿着前后方向摆放的工件转动90度,使其调整到本发明折弯机适合的朝向。挡料件231有两个作用,第一是阻挡由输送线来料的工件,避免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后移动,第二是能够给工件进行进行初步的定位,使工件后侧边缘的位置满足要求。
28.转向驱动器222优选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转盘221转动,上料门驱动器232则优选气缸、电动推杆等动力装置。
29.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转盘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升托板241,顶升托板241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做升降运动的顶升驱动器242,以使顶升托板241的上表面能够在高于转盘 221上表面的位置、低于转盘221上表面的位置之间切换。顶升驱动器242则优选气缸、电动推杆等动力装置。转盘221上的工件的朝向调整到位后,顶升托板241将工件顶升到足够的高度,即可通过搬运机构将工作向后移动到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 的工作区域。
30.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上料接驳架21上设置有位于转盘221前侧的传送装置25,传动装置25用于将工件向转盘221 上输送。该传送装置可以是滚筒线,输送线或者一组推料装置等。
31.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承接加工完的工件的下料台5。下料时,搬运机构将工件从随动平台 3向后移动至机架1之外的下料台5上,便于下一步处理。
32.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平台支架31的前端铰接有水平转辊34,水平转辊34的轴线沿着左右方向布置且水平转辊34 的顶部高于台面板32的上表面。上料时,水平转辊34能够承接工件,同时能够减少摩擦,将工件顺利的承接到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上。
33.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折弯装置包括位于随动平台3 一侧的夹弯机构6及位于随动平台3另一侧的绕弯机构7。单独使用夹弯机构6时,能够将工件折弯呈l形,同时使用夹弯机构6和绕弯机构7时,能够将工件折弯呈u形。
34.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绕弯机构7包括绕弯支架71,绕弯支架71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绕弯辊72、位于绕弯辊72之下的绕弯支撑台73、以及能够驱动绕弯支撑台73绕着绕弯辊72转动的绕弯驱动器74。绕弯驱动器74采用固定在绕弯支撑台73上的电机,绕弯支架7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绕弯辊72同轴的第一圆弧形齿条75,绕弯驱动器74的输出端连接两个同轴的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弧形齿条75啮合以使
绕弯驱动器74工作时能够驱动支撑台绕着绕弯辊72转动。
35.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绕弯支撑台73上设置有定位推板81,定位推板81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在绕弯支撑台73上左右移动的定位驱动器。定位驱动器优选电机,其通过丝杆副驱动定位推板81左右移动。工件上料到折弯装置和随动平台3上时,其一端承托在绕弯支撑台73上,通过定位推板81将其推动到一个设定位置,即可在左右方向对工件进行定位,使折弯的位置满足要求。
36.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夹弯机构6包括夹弯支架61,夹弯支架61上设置有夹弯转动座62、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夹弯辊63、以及能够驱动夹弯转动座62绕着夹弯辊63转动的夹弯驱动器64,夹弯转动座62上设置有第一夹板65、位于第一夹板65之下的第二夹板66、以及能够驱动第二夹板66上下移动的夹料驱动器。夹弯驱动器64采用固定在夹弯转动座62上的电机,夹弯支架6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夹弯辊63同轴的第二圆弧形齿条68,夹弯驱动器64的输出端连接两个同轴的第二齿轮69,两个第二齿轮69分别与两个第二圆弧形齿条68啮合以使夹弯驱动器64工作时能够驱动夹弯转动座62夹弯辊63转动。
3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