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倒手装置以及自动配线系统。
背景技术:2.光纤配线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是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通过一根两端都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跳纤,或一根一段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尾纤来进行调节。但是,手动操作复杂且费事,还可能出现错误的可能。当接到线路维护命令后,人工调节操作不能及时准确地将线路调节,在线路维护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简便性方面均存在缺陷。因此,运营商对于自动配线架(amdf, automatic main distribution frame)有着强烈的需求,便于减少手工流程提高工作准确性。
3.现有的自动配线系统,包括双层驱动夹爪以及倒手结构,三者沿环形架体的径向方向套设,并通过双层驱动夹爪配合倒手结构,实现对环形架体上的双层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头进行移动和夹持;但是,实际使用时,由于人工安装时存在安装误差,导致环形盘的径向方向上,倒手结构和两个驱动夹爪存在角度偏差,三者之间无法完全对齐,造成倒手结构内的插头无法插接在对应位置上或是驱动夹爪无法准确夹持倒手结构内的插头,导致自动配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配线系统,由于人工安装时存在安装误差,导致环形盘的径向方向上,倒手结构和两个驱动夹爪存在角度偏差,三者之间无法完全对齐,造成倒手结构内的插头无法插接在对应位置上或是驱动夹爪无法准确夹持倒手结构内的插头,导致自动配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倒手结构的安装位置,包括:
6.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倒手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导向部;
7.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倒手结构连接;
8.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中,二者之一为弧形凸起,二者另一个为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起限位安装在所述弧形凹槽内;
9.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弧形凸起或弧形凹槽的弧形面的切向方向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二者的位置。
10.可选地,上述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11.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二者的一个为长腰孔,二者中的另一个为圆形孔。
12.可选地,上述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锁定件适于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限位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13.可选地,上述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14.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或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
15.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抵接在第二导向部的侧壁面上。
16.可选地,上述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17.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或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
18.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导向部的侧壁面上。
19.一种倒手装置,包括:
20.倒手支架;
21.倒手结构,具有至少一个适于容纳插接端子的端子暂存部;
22.以及上述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倒手支架和所述倒手结构之间。
23.可选地,上述的倒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24.还包括位移驱动结构,
25.所述位移驱动结构包括位移驱动器、滑块以及导轨;
26.所述位移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滑块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27.一种自动配线系统,包括:
28.基架,所述基架具有若干适于存放配线端子的端子存放部;
29.上述倒手装置,所述倒手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上;
30.抓取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抓取装置适于抓取并移动所述配线端子于所述端子存放部和所述端子暂存部之间。
31.可选地,上述的自动配线系统,所述倒手结构相对基架的转动半径与所述弧形凸起或所述弧形凹槽所在弧面的半径相同。
32.可选地,上述的自动配线系统,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第一抓取机构和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二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倒手装置的两侧;
33.还包括回转驱动装置,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驱动器,第一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以及第三传输结构;
34.所述回转驱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回转驱动器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倒手支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倒手装置相对所述基架转动;
35.所述回转驱动器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的安装端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相对所述基架转动;
36.所述回转驱动器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三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的安装端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相对所述基架转动。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8.本实施例提供的倒手装置中,通过调节倒手装置中调节机构以及位移驱动结构的设置,实现对于倒手结构的位置二次调节,确保倒手结构的位置与基架也即环形盘上需要对应的位置在径向方向上保证对齐,保证倒手结构作为基准位置进行确定,其后,依据需求对两个抓取机构进行调节,从而保证三者完全对齐,进而保证倒手结构内的插头可以插接在对应的端子存放部内,类似地,抓取机构的夹爪也可以实现准确夹持倒手结构内的插头,保证自动配线系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夹持不到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自动配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自动配线系统中倒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倒手装置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爆炸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倒手装置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倒手装置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记说明:
46.11-第一连接件;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一导向部;
47.12-第二连接件;121-第二安装孔;122-第二导向部;
48.131-第一凸台;132-第二凸台;133-第二限位件;
49.2-倒手装置;21-倒手支架;22-倒手结构;221-端子暂存部;
50.231-位移驱动器;232-滑块;233-导轨;234-螺纹件;
51.3-基架;
52.41-第一抓取机构;42-第二抓取机构;
53.51-回转驱动器;52-第一传输结构;53-第二传输结构;54-第三传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8.实施例1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倒手结构22的安装位置,如图 1至图5所示,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以及第一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倒手支架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具有第一导向部112;所述第二连接件12具有第二导向部122,所述第二连接件 12与倒手结构22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部112和所述第二导向部122中,二者之一为弧形凸起,二者另一个为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起限位安装在所述弧形凹槽内;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弧形凸起或弧形凹槽的弧形面的切向方向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112 和所述第二导向部122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11 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二者的位置。
6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12为弧形凸起,第二导向部122为弧形凹槽。
61.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1具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上具有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1中二者的一个为长腰孔,二者中的另一个为圆形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为圆形孔,第二安装孔121为长腰孔。
62.在本实施中,第一安装孔111为螺纹孔,第一限位件为螺钉,第一限位件可以锁定在螺纹孔内。
63.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可以为圆形通孔,此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锁定件适于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11限位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本实施例中锁定件为螺母,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可以为螺钉结构。依据第一安装孔的具体结构,对应改变是否设置锁定件。
6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凸台131、第二凸台132以及第二限位件13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沿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133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上,所述第二限位件133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抵接在第二导向部122的侧壁面上。
65.在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变形实施方式中,若第一导向部112 为导向凹
槽,则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沿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
66.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上;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沿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133,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133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上,所述第二限位件13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导向部112的侧壁面上。
67.基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变形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变换,第一导向部112 为导向凹槽,第二导向部122为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凸台131和所述第二凸台132沿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
68.实施例2
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倒手装置2,其包括:实施例1中的调节机构、倒手支架21以及倒手结构22。其中,倒手结构22具有至少一个适于容纳插接端子的端子暂存部221;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倒手支架21和所述倒手结构22之间。
70.本实施例提供的倒手装置2中,还包括位移驱动结构,所述位移驱动结构包括位移驱动器231、滑块232以及导轨233;所述位移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滑块232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232沿所述导轨233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块23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固定连接。
71.本实施例中,位移驱动件的输出端为螺杆件,输出杆上具有外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与滑块232上的内螺纹相互配合,当位移驱动器231驱动螺纹件234转动时,滑块232将沿螺纹件234的长度方向的移动。
72.本实施例提供的倒手装置2,其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73.首先预安装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倒手结构22以及倒手支架21,第一导向部112和第二导向部122相互插接,第一限位件插接在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内,但锁定件不完全锁定在第一限位件上并保留第一导向部112和第二导向部122之间的滑动,第二限位件133不抵接在第二导向部122的侧壁面;预安装完成后,依据实际位置调节位移驱动器231,控制螺纹件234旋出的长度,从而滑块232带动第一连接件 11、第二连接件12以及倒手结构22调节,实现倒手结构22的粗调;而后,依据实际位置,调节第二限位件133以改变第二连接件12相对第一连接件 11的位置,例如,左侧的第二限位件133旋出第一凸台131,右侧的第二限位件133旋入第二凸台132,则第二连接件12相对第一连接件11向左移动;直至倒手结构22的端子暂存部221与需要对应的端子存放部正对设置时,则证明倒手结构22精调到位;此时,旋紧锁定件,确定第一安装孔111 和第二安装孔121的位置,至此完成倒手装置2的调节。
74.本实施例提供的倒手装置2中,通过调节倒手装置2中调节机构以及位移驱动结构的设置,确保倒手结构22的位置与基架3也即环形盘上需要对应的位置在径向方向上保证对齐,保证倒手结构22作为基准位置进行确定,其后,依据需求对两个抓取机构进行调节,从而保证三者完全对齐,进而保证倒手结构22内的插头可以插接在对应的端子存放部内,类似地,抓取机构的夹爪也可以实现准确夹持倒手结构22内的插头,保证自动配线架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夹持不到位的情况。
75.实施例3
7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配线系统,包括:基架3、实施例2中的倒手装置2以及抓取装置。其中,所述基架3具有若干适于存放配线端子的端子存放部;所述倒手支架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3上;抓取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3上;所述抓取装置适于抓取并移动所述配线端子于所述端子存放部和所述端子暂存部221之间。
7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手结构22相对基架3的转动半径与所述弧形凸起或所述弧形凹槽所在弧面的半径相同。
7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第一抓取机构41和第二抓取机构42,所述第一抓取机构41和所述第二抓取机构42设置在所述倒手装置2的两侧;
79.还包括回转驱动装置,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驱动器51,第一传输结构52、第二传输结构53以及第三传输结构54;所述回转驱动器51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架3上,所述回转驱动器51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结构 52与所述倒手支架21连接,以带动所述倒手装置2相对所述基架3转动;所述回转驱动器51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二传输结构53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41的安装端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抓取机构41相对所述基架3转动;所述回转驱动器51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第三传输结构54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42的安装端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抓取机构42相对所述基架3转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