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预制井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预制井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预制井筒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中的雨污水检查井为地下排水设施的咽喉要道,为了保证雨污水检查井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其在升井施工过程中检查井的稳定性、强度、结构尺寸及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3.目前,市政工程中,雨污水检查井井筒多为砖砌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传统升井施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工艺是砌筑或者现浇一层检查井井筒,高度与本层路面结构层同高,盖上临时盖板后摊铺、碾压本层结构层,本工艺需要在检查井井筒施工后进行养护,待砌筑砂浆或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施工道路结构层,造成工期的延误,同时由于养护期不会太长,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也不会太高,井筒结构仍存在被压路机碾压破损或者推移等情况。
4.另一种工艺是在路床施工完毕、检查井井筒施工至路床顶后,盖上临时盖板后摊铺、碾压本层结构层,然后放样检查井所在位置进行反开挖,挖出井筒所在位置后砌筑或者现浇混凝土,本工艺将造成道路结构层材料浪费,且反开挖时无法精确确保开挖形状,造成施工后井筒与道路结构层之间存有较大的空隙,将导致检查井四周路面损坏严重,行车舒适性差,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5.综上可知,当前的检查井升井施工方法,存在工期长、浪费工程成本、污染环境、工艺复杂等缺陷,而且施工完毕后存在路面外观色泽差异、整体性差、易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预制井筒结构,要解决检查井升井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井筒结构,包括井室、井壁、设置在井室上部的第一井筒、设置在第一井筒外侧面的砖砌井筒、设置在井室与第一井筒之间的第二井筒、设置在第一井筒顶面上的预制井圈、设置在预制井圈顶面的检查井盖以及填土结构层,第一井筒顶面和砖砌井筒顶面平齐;
8.第一井筒的直径小于第二井筒的直径;
9.砖砌井筒的底部设置在井壁与第二井筒的连接节点处、砖砌井筒的底部与第一井筒的底部平齐;
10.第二井筒所述填土结构层包括填充在井室四周的井周填土、设置在井周填土上部的水泥土路床、设置在水泥土路床上部的水泥稳定层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预制井圈包括至少三个单元预制井圈。
11.进一步,水泥稳定层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2.进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厚度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13.进一步,预制井圈四周边缘还设置有砂浆垫层;砂浆垫层采用干硬性防水水泥砂浆。
14.进一步,预制井圈的外侧面与砖砌井筒平齐。
15.进一步,单元预制井圈的高度至少为5cm。
16.进一步,检查井盖的顶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顶面平齐。
17.进一步,井周填土的顶面低于第一井筒顶面。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井筒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井筒代替现浇或现砌井筒,可操控性强,缩短施工工期,与结构层铺筑施工衔接顺畅。
20.2,采用“分节升井、随升随铺”的施工工序,避免传统施工工艺中的“随铺随挖”的施工现象,减少无用功及重复性工作。
21.3,由于井筒为厂内集中预制,现场只需简单安装,不受模板工、钢筋工等专业施工人员的限制,且井筒尺寸、直顺度、表面平整度等质量控制要点更有保证。
22.4,不需要进行现场砌筑或者浇筑作业,施工效率高,场地需求小,污染小、噪声小、环保性能高。
2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井室、2-井壁、3-第一井筒、4-砖砌井筒、5-第二井筒、6-单元预制井圈、7-检查井盖、8-井周填土、9-水泥土路床、1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1-沥青混凝土面层、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砂浆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
28.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井筒结构,包括井室1、井壁2、设置在井室1上部的第一井筒3、设置在第一井筒3外侧面的砖砌井筒4、设置在井室1与第一井筒3之间的第二井筒5、设置在第一井筒3顶面上的预制井圈、设置在预制井圈顶面的检查井盖7以及填土结构层,第一井筒3顶面和砖砌井筒4顶面平齐;
29.第一井筒3的直径小于第二井筒5的直径;
30.砖砌井筒4的底部设置在井壁2与第二井筒5的连接节点处、砖砌井筒4的底部与第一井筒3的底部平齐;
31.第二井筒5所述填土结构层包括填充在井室1四周的井周填土8、设置在井周填土8上部的水泥土路床9、设置在水泥土路床9上部的水泥稳定层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11;预制井圈包括至少三个单元预制井圈6。水泥稳定层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的厚度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厚度的三分之二。
32.其中,预制井圈四周边缘还设置有砂浆垫层13;砂浆垫层13采用干硬性防水水泥砂浆。预制井圈的外侧面与砖砌井筒4平齐。单元预制井圈6的高度至少为5cm。井周填土8的顶面低于第一井筒3顶面。检查井盖7的顶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11平齐。
33.施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34.步骤一,井筒预制:根据道路结构层厚度预制各节井筒,井筒采用企口形式,在地面进行试拼。
35.步骤二,垫层施工:水土土路床施工完成后,在路床顶面根据井位浇筑一层比预制井筒外边缘宽出20cm的干硬性防水水泥砂浆,保证第一节预制井筒座浆后起到密实、防水的作用。
36.步骤三,第一节预制井筒安装:清理井周50cm范围后采用汽车吊或小型移动吊具进行对口,采用四角吊装方式,缓慢平稳下落,防止损坏;同时应注意使第一节预制井筒的踏步与井室1内预埋踏步在同一方向。
37.步骤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铺筑:水稳摊铺前,覆盖一块临时盖板(钢板),用冲击钻钻孔在预制井筒上植入3根或4根钢筋,以固定临时钢板,防止在摊铺碾压过程中钢板及预制井筒水平位移,避免物料深入井内或者影响施工质量。水稳摊铺过程中可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对预制井筒周围水稳进行提前夯实,确保检查井周围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度,然后在进行水稳层整体压实工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施工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施工。基层施工完毕后应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养生期一般为7d,养生结束后方可拆除临时钢板安放下一节预制井筒。
38.步骤五,预制井筒接高:吊装第二节井筒时,应慢慢套入第一节井筒中,并调整预制井筒,避免磕碰,确保踏步与上一节方向一致,如此施工直至安装完毕。每一节与结构层厚度相同的预制井筒之间的企口连接应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内侧接缝用原浆勾平缝。
39.步骤六,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铺筑:
40.重复步骤四和五,依次施工下基层、第三节井筒接高和上基层。重复4中第1步的步骤,设置临时盖板,摊铺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施工。
41.步骤七,安装井盖:在预制井筒上预埋φ12地脚螺栓三个,螺栓高度不得大于井盖座厚度的2/3。安装井盖座,精调井盖高程,精调时,需采取井字型挂线,挂线范围为井壁2外2-3m。旋转盖座下方的调节螺帽进行调整,调好后应及时拧紧盖座上方的固定螺帽。确定螺帽不松动后,采用c25细石混凝土浇筑井盖周围,浇筑时先取少量混凝土填实井盖座底混凝土,井内缝隙应采取封堵措施,防止漏浆,保证井座底混凝土密实后方可浇筑井周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密实,覆盖洒水养护。
42.步骤八,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筑:混凝土终凝后,夏天需养护2天,低温期需养护3-4天,确保强度后,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时,要用小型钢轮压路机
对检查井周围反复进行碾压,确保检查井周围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时间,加快成井速度,并且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