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
背景技术:2.相邻两个基坑通常设置共用围护结构,如钻孔灌注桩或地连墙。根据施工工况先行基坑施工完成后,再开挖后开挖基坑。
3.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先行基坑10a和后开挖基坑20a之间设置共用围护结构30a。先行基坑10a内施工多层结构板11a。先行基坑10a的结构板11a的端部与围护结构30a之间连接钢筋混凝土传力带12a。
4.接着进行后开挖基坑20a的开挖施工,在后开挖基坑20a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40a。开挖完成后,在后开挖基坑20a内从上到下施工结构梁21a,结构梁21a的端部和围护结构30a之间连接钢筋混凝土传力带22a。
5.需待结构梁21a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破除位于结构梁21a下部的围护结构30a,但是此拆除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传力带12a、22a的混凝土结构传力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破除围护结构30a产生的垃圾外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破除围护结构时传力带传力不稳定垃圾外运困难的问题。
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包括:
9.第一预埋件,预埋固定于第一基坑内第一主体结构的靠近围护结构的端部;
10.第一钢支撑,水平固接于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之间;
11.第二预埋件,预埋固定于第二基坑内第二主体结构的靠近所述围护结构的端部;
12.第二钢支撑,水平固接于所述第二预埋件和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之间;以及
13.填充结构,封堵于所述第一钢支撑的端部、所述第二钢支撑的端部与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之间的缝隙内。
14.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
15.第一封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封板的第一埋筋,所述第一埋筋埋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内,所述第一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的端面。
16.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钢支撑包括:
17.第一型钢,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封板;
18.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固接。
19.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预埋件包括:
20.第二封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二埋筋,所述第二埋筋埋设于所述第二主体结构内,所述第二封板贴设于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端面。
21.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钢支撑包括:
22.第二型钢,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封板;
23.第二连接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型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固接。
24.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结构为填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围护结构的主筋之间缝隙的细石混凝土结构。
25.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钢支撑、第二钢支撑相对连接于围合结构的两侧,且通过填充结构加强两侧结构的连接,形成传力体系,保证结构正常传力,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在拆除围护结构时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性。第一钢支撑、第二钢支撑可通过切割进行拆除,拆除方便,可周转使用。换撑装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留出吊运空间便于下部的围护结构用静力切割破除后吊装至主体结构后装车外运。垃圾可从换撑装置的间隔缝隙吊运出基坑,施工方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29.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为图3的俯视图。
31.图5为图4的b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3.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包括:
34.第一预埋件40,预埋固定于第一基坑10内第一主体结构11的靠近围护结构20的端部;
35.第一钢支撑50,水平固接于第一预埋件40和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之间;
36.第二预埋件60,预埋固定于第二基坑20内第二主体结构21的靠近围护结构30的端部;
37.第二钢支撑70,水平固接于第二预埋件60和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之间;以及
38.填充结构80,封堵于第一钢支撑50的端部、第二钢支撑70的端部与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之间的缝隙内。
39.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钢支撑50、第二钢支撑70相对连接于围合结构30的两侧,且通过填充结构80加强两侧结构的连接,形成传力体系,保证结构正常传力,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在拆除围护结构时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性。第一钢支撑50、第二钢支撑70可通过切割进行拆除,拆除方便,可周转使用。换撑装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留出吊运空间便于下部的围护结构用静力切割破除后吊装至主体结构后装车外运。垃圾可从换撑装置的间隔缝隙内吊运出基坑,施工方便,提高效率。
40.作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预埋件40包括:第一封板41和垂直固定于第一封板41的第一埋筋42,第一埋筋42埋设于第一主体结构11内,第一封板41贴设于第一主体结构11的端面。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板41为钢板,贴设于第一主体结构11的端面,用于和第一钢支撑50焊接固定。
42.作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5为图4的b部分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一钢支撑50包括:第一型钢51,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封板41;第一连接板52,垂直固定于第一型钢51的另一端,第一连接板52和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固接。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型钢51为工字钢。第一型钢51的一端和第一封板41焊接固定,第一型钢51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板52焊接固定。第一连接板52和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的侧壁焊接固定,形成一体的传力体系,加强换撑的稳定性。
44.作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二预埋件60包括:第二封板61和垂直固定于第二封板61的第二埋筋62,第二埋筋62埋设于第二主体结构21内,第二封板61贴设于第二主体结构21的端面。
4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板61为钢板,贴设于第二主体结构21的端面,用于和第二钢支撑70焊接固定。
46.作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二钢支撑70包括:第二型钢71,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二封板61;第二连接板72,垂直固定于第二型钢71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板72和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固接。
47.作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填充结构80为填充于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72与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之间缝隙的细石混凝土结构,将缝隙填满,加强传力的稳定性。
48.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72相对贴设于围护结构30的主筋31的两侧,主筋为圆柱体,从而三者贴设围合形成有缝隙,通过细石混凝土将缝隙填满,加强连接结构牢固性和传力的稳定性。
49.在本实施例中,先施工第一基坑,接着施工第二基坑。基坑施工好之后,中间共用的围护结构需进行破除,便于将两个基坑内的主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围护结构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破除。通过设置换撑装置,换撑装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留出吊运空间便于下部的围护结构用静力切割破除后吊装至主体结构后装车外运。围护结构破除时利用换撑
装置进行有效连接,保证基坑内结构正常传力,保证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
50.本实用新型拆除相邻基坑共用围护结构用的换撑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5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钢支撑、第二钢支撑相对连接于围合结构的两侧,且通过填充结构加强两侧结构的连接,形成传力体系,保证结构正常传力,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在拆除围护结构时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性。第一钢支撑、第二钢支撑可通过切割进行拆除,拆除方便,可周转使用。换撑装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留出吊运空间便于下部的围护结构用静力切割破除后吊装至主体结构后装车外运。垃圾可从换撑装置的间隔缝隙吊运出基坑,施工方便,提高效率。
52.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