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


背景技术:

2.水环境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下污水管网的敷设工作也愈加重要,倒虹管作为市政排水管道穿越河道、山涧、洼地等障碍物的关键节点,控制着整个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
3.地下管网的建设通常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我国早期的管网建设多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分流制管网也因为地形或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地下管网系统均存在雨污分流不彻底甚至无雨污分流的现象。在非降雨的天气条件下,管网系统通常能够将收集到的生活污水输送至污水厂处理排放;但在梅雨季节,尤其暴雨期,大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沿着山渠、路边沟或雨污分流不彻底的雨水管渠汇入污水管网系统,导致污水干管水量激增,在倒虹管排水不畅的检查井处常常会出现污水溢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雨水资源丰富的东南沿海地区,尤其地形起伏明显的丘陵地区常常出现,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倒虹管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倒虹管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倒虹管;
6.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和进水检查井,所述进水管、进水检查井顺次连通;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检查井和出水管,所述出水检查井和所述出水管顺次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的管底标高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底标高。
7.进一步,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倒虹管之间的间距大于0.4m。
8.进一步,所述倒虹管包括顺次连通的下行管段、水平管段和上行管段,所述下行管段与所述进水单元连通,所述上行管段与所述出水单元连通。
9.进一步,位于最上方的倒虹管的水平管段距河床底部不小于0.5m。
10.进一步,所述上行管段与水平管段的交角、下行管段与水平管段的交角均不大于30
°

11.进一步,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沉泥井,所述进水管、沉泥井、进水检查井顺次连通,所述沉泥井与所述进水检查井通过过渡口连通。
12.进一步,所述过渡口处设有筛网。
13.进一步,所述筛网为不锈钢筛网。
14.进一步,所述筛网的孔径不大于所述倒虹管管径的1/4。
15.进一步,所述沉泥井下部设有事故排放管。
16.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将至少两条倒虹管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敷设在障碍物下方,能有效地缓解暴雨天气条件下倒虹管排水不及时导致的检查井溢冒等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倒虹管系统,可根据上游管网来水和检查井液位变化实时自主地调节管道内的过流流量,无需在检查井或管道口设置闸阀或其他启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人工投入少、适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非降雨和弱降雨条件下倒虹管系统运行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强降雨和暴雨条件下倒虹管系统运行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虹管系统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泥井的侧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水检查井和出水检查井的侧视图。
23.图中,1、进水管;2、沉泥井;3、进水检查井;4、上倒虹管;41、上行管段;42、水平管段;43、下行管段;5、下倒虹管;6、出水检查井;7、出水管;8、筛网;9、事故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6.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倒虹管排水不畅的检查井处常常会出现污水溢冒的现象”,申请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关于倒虹管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通常是将两条倒虹管平行敷设在障碍物下方,其中一条倒虹管作为备用管道在另一条倒虹管维护时使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在倒虹管维护的过程中整个管网系统的排水流畅性,但是检查井中往往需要设置阀门来控制倒虹管的启闭,无法从条本上解决因暴雨引起的倒虹管检查井溢冒的问题。
27.本公开止在提出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在降低人工操作和维护的基础上倒虹管系
统既能在非降雨条件下保证流速,又能在强降雨条件下快速提高倒虹管泄流量。
28.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9.本公开提供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如图1-5所示,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倒虹管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倒虹管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倒虹管;
30.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和进水检查井,所述进水管、进水检查井顺次连通;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检查井和出水管,所述出水检查井和所述出水管顺次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的管底标高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底标高,且二者高差满足所述系统的水头损失。
31.具体地,所述进水管的管底标高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倒虹管进水口的口底标高;所述出水管的管底标高不低于位于最下方的倒虹管出水口的口底标高。
32.具体地,所述倒虹管单元中的倒虹管可设置2条、3条、4条、5条。
33.在本实施例中,倒虹管单元中的若干倒虹管为竖直间隔设置,进水管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倒虹管,出水管不低于位于最下方的倒虹管,且相关高度差应至少可以抵消整个系统的水头损失,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排污。
34.本实施例的倒虹管系统可根据上游管网来水和检查井液位变化实时自主地调节管道内的过流流量,进水单元的水位到达哪条倒虹管的高度则可直接从该倒虹管及其下方的倒虹管进行排污,进水单元、出水单元与倒虹管单元之间无需再设置阀门来控制倒虹管的启闭,具有结构简单、人工投入少、适用性强等特点,排污顺畅,以解决因暴雨引起的进水检查井和/或出水检查井的溢冒问题。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敷设的相邻两个倒虹管之间的间距宜大于0.4m,该间距的设置主要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有水流通过的倒虹管会有多多少少的形变,该间距的设置可避免位于下方的倒虹管因受到位于上方的倒虹管的压迫产生变形,甚至损坏。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倒虹管包括顺次连通的下行管段、水平管段和上行管段,其中,下行管段与所述进水单元连通,所述上行管段与所述出水单元连通,位于最上方的倒虹管的水平管段距河床底部不宜小于0.5m,以防止河道冲刷,破坏倒虹管结构。
37.且,所述上行管段与水平管段的交角、下行管段与水平管段的交角均不宜大于30
°
。该交角的角度越大,系统的水头损失越大,该不大于30
°
的限定主要是为了在满足倒虹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系统水头损失而设定的。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沉泥井,所述进水管、沉泥井、进水检查井顺次连通,所述沉泥井与所述进水检查井通过过渡口连通,具体地,所述过渡口的口底标高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倒虹管的管底标高,所述进水管的的管底标高不低于所述过渡口的口底标高。
39.其中,沉泥井具有沉降泥沙、拦截树枝、石子、垃圾等作用。沉泥井下部设有事故排放管,可以在出现倒虹管淤堵、管道破损等需要检修的情况下使用。
40.其中,如图5所示,进水检查井与倒虹管的下行管段连通,进水检查井为检修维护人员检查倒虹管进水是否正常提供操作空间。
41.进一步,所述过渡口处设有筛网,具体可以为不锈钢筛网,该筛网可将树枝、石子、垃圾等拦截在沉泥井内,避免堵塞倒虹管,筛网孔径应不大于倒虹管管径的1/4,以避免有杂物进入堵塞管道,如,倒虹管管径为dn200,则筛网孔径不大于50mm。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单元的出水检查井与倒虹管的上行管段连通,该出水检查井为检修维护人员检查倒虹管出水是否正常提供操作空间。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倒虹管系统的防溢冒方法(以倒虹管单元设置上下2条倒虹管为例,且为描述方便,该2条倒虹管分别为上倒虹管、下倒虹管),具体为:
44.s1:非降雨期和弱降雨期:如图1所示,污水经市政污水的进水管流入沉泥井,当沉泥井的液位到达筛网的高度时,污水由沉泥井溢流入进水检查井,树枝、石子、垃圾等杂物被截留在沉泥井中定期清理,流入进水检查井的污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经由下倒虹管流入出水检查井,再经市政污水的出水管将污水输送至下游管网系统,上倒虹管在此阶段属于闲置和备用状态;
45.s2:强降雨期和暴雨期:如图2所示,水量激增,市政污水管呈满管流或近似满管流状态,下倒虹管的过水能力无法满足管网上游来水水量的冲击,当进水检查井的液位上升到上倒虹管的管底标高时,上倒虹管开始工作,上倒虹管及下倒虹管两条倒虹管共同工作将管网上游来水尽快输送至下游管网系统,避免因单条倒虹管过流流量不足而导致进水检查井溢冒。
46.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4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