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乐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乐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放置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乐器支架。


背景技术:

2.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
3.琵琶或阮在闲置或展出时,通常需要将琵琶或阮放置于乐器支架上,一方面保护琵琶或阮不受损,另一方面方便展出,且展出美观。目前,现有的用于方制琵琶或阮的乐器支架通常体积比较大,导致占用空间大,且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乐器支架,以解决现有乐器支架占用空间大且携带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所述乐器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座可折叠或打开,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打开时,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的同一侧。
7.优选地,所述乐器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折叠时,多个所述固定块分布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8.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交叉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
9.优选地,所述乐器支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另一侧。
10.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支撑架的宽度均相等,所述支撑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
11.优选地,所述支撑块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本体未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
12.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架通过活页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一侧端面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端面均倾斜设置。
14.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活页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面均倾斜设置。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乐器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乐器支架,通过支撑架与底座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架相对于底座可折叠或打开;当支撑架相对于底座打开时,利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放置琵琶或阮等乐器,使得乐器放置的更加稳固,方便乐器的展出;当支撑架相对于底座折叠时,可方便将乐器支架收起,节约占用空间,且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折叠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折叠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折叠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打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打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乐器支架打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11、第一本体;12、第二本体;2、支撑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固定块;6、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乐器支架不仅可以用于放置琵琶,还可以用于放置阮以及其他与琵琶外形相似的乐器。下面仅以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乐器支架放置琵琶为例进行说明。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乐器支架,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底座1可折叠或打开。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底座1打开时,所述第一凹槽3的中心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4的中心的同一侧,以便于利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放置琵琶,且使得琵琶倾斜放置,更加稳固,其中,第一凹槽3放置琵琶的上部,第二凹槽4放置琵琶的下部;优选地,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打开时,支撑架2与底座1相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打开时,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还可以大于90度。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折叠时,支撑架2贴合于底座1的表面,以节约占用空间。优选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槽底均呈弧状。
28.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2与底座1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可折叠或打开;当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打开时,利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放置琵琶或阮等乐器,使得乐器放置的更加稳固,方便乐器的展出;当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折叠时,可方便将乐器支架收起,节约占用空间,且方便携带。
29.优选地,所述乐器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第二凹槽4设置于固定块5的上表面,且每个所述固定块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凹槽4,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利用第二凹槽4放置琵琶的下部;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底座1折叠时,多个所述固定块5分布于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以不干涉支撑架2的折叠,且多个固定块5间隔设置;位于支撑架2两侧的固定块5的数量可以
相等,也可以不等。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块5,在每个固定块5上均设置第二凹槽4,利用多个第二凹槽4共同支撑琵琶,使得琵琶放置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了两个固定块5,两个固定块5分别位于支撑架2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上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五个固定块5。本实施例中,固定块5呈长条状,第二凹槽4的中心轴线与固定块5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交叉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本体11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架2相对于第一本体11可折叠或打开,所述第二凹槽4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12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两侧,以不干涉支撑架2相对于第一本体11折叠收起。优选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相互垂直,呈十字形,第一本体11中设置有供第二本体12穿过的通孔,第二本体12穿过通孔与第一本体11固定,使得底座1的上表面平整。当第二凹槽4设置于固定块5的上表面时,多个固定块5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乐器支架具有两个固定块5,一个固定块5设置于第二本体12的其中一端,另一个固定块5设置于第二本体12的另一端。两个固定块5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本体1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均呈矩形长条状,以方便制作。固定块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本体12的长度方向垂直,固定块5的一端与第二本体12固定,固定块5的另一端悬空设置。
31.进一步地,所述乐器支架还包括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可折叠或打开,所述第一凹槽3设置在所述支撑块6的另一侧。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折叠时,支撑块6的表面可贴合在支撑架2的表面;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打开时,支撑块6与支撑架2呈设定角度固定,优选为支撑块6与支撑架2垂直固定,以便于利用支撑块6端部的第一凹槽3放置琵琶。
32.优选地,所述支撑块6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本体11、所述支撑架2的宽度均相等,所述支撑块6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本体11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架2的长度,使得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折叠,且支撑架2相对于第一本体11折叠后,支撑块6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11的上表面不接触,从而使得支撑架2折叠后可贴合在第一本体11的上表面,进一步节约占用空间。并且,支撑块6、支撑架2和第一本体11的宽度均相等,使得支撑架2、支撑块6折叠后,便于对乐器支架进行收纳。
33.优选地,所述支撑块6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3的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本体11未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一方面在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折叠后,通过设置的倾斜端面使得支撑块6的端部与支撑架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倾斜端面更加方便将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打开,便于对支撑块6的操作;另一方面,将第一本体11的端面倾斜设置,使得支撑架2与第一本体11贴合后,第一本体11与支撑块6相对的端面倾斜,便于第一本体11的端面与支撑块6的倾斜端面贴合。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6与所述支撑架2通过活页连接,可转动至与支撑架2垂直的状态后固定;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活页连接,具体与第一本体11通过活页连接,支撑架2可转动至与第一本体11垂直的状态后固定。
3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6的一侧端面与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端面均倾斜设置,使得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打开时,所述支撑块6的端面与所述支撑架2的端面贴合。所述支撑
架2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底座1的一侧端面均倾斜设置,使得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打开时,支撑架2的端面相对于底座1的端面贴合。支撑块6与支撑架2的连接端面均呈45
°
倾斜,支撑架2与底座1的连接端面均呈45
°
倾斜。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6上倾斜设置的端面均指的是与支撑块6长度方向垂直的端面,支撑架2上倾斜设置的端面均指的是与支撑架2长度方向垂直的端面,第一本体11上倾斜设置的端面指的是与第一本体1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端面。
37.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支撑块6和固定块5均采用红木制作而成。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9.使用时,将支撑架2连同支撑块6向上抬起,使得支撑架2相对于第一本体11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本体11垂直后固定,将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打开,使得支撑块6与支撑架2垂直后固定,将琵琶的下部放置于两个固定块5的第二凹槽4中,将琵琶的上部放置于支撑块6的第一凹槽3中,完成对琵琶的放置。由于琵琶、支撑架2和底座1呈三角分布,使得琵琶可以放置稳固。
40.将乐器支架收起时,首先将支撑块6相对于支撑架2折叠至贴合在支撑架2的表面,之后,将支撑架2连同支撑块6相对于第一本体11折叠至贴合在第一本体11的表面,完成对乐器支架的收纳。
41.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乐器支架,其通过支撑架2与底座1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可折叠或打开;当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打开时,利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放置琵琶或阮等乐器,使得乐器放置的更加稳固,方便乐器的展出;当支撑架2相对于底座1折叠时,可方便将乐器支架收起,节约占用空间,且方便携带。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