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体感互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管风琴属于气鸣式乐器,是流传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其通过铜质或木质音管来发音。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因此,在展厅、科技馆等场地也会设置有以管风琴为主的舞蹈音乐互动装置用于人们参观学习和现场体验。
3.目前的舞蹈音乐互动装置包括舞台,舞台上方架设有一水平的顶板,顶板朝向舞台的一侧固定有多个长短不一的音柱,不同的音柱可以发出音色不同的管风琴,音柱垂直于顶板布置,且多个音柱在顶板上呈矩阵分布,每个音柱朝向舞台的一端各安装有一用于控制音柱音量大小的距离传感器,而舞台上对应每个管风琴处各安设有一用于控制对应音柱发声的触发开关;当使用者在舞台上跳舞时,随着舞动的位置不断的变动,将会踩在不同的触发开关上,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并且随着使用者起伏身体,音柱在距离传感器与使用者身体距离的变换下,音量大小将随之改变,最终实现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距离传感器与使用者身体的距离也不一,从而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音乐的平均音量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不同使用者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效果,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本技术提供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包括舞台,舞台上方架设有一水平的顶板,顶板朝向舞台的一侧矩阵排布有多个长短不一的音柱,音柱竖直布置,舞台上对应每个管风琴处各安设有一用于控制对应音柱发声的触发开关,每个音柱背离顶板的一侧各安设有一距离传感器,每个音柱与顶板之间各设置有一用于调节对应音柱高度的滑移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首先开启滑移机构,使滑移机构带动音柱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直至将音柱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音乐的平均音量更加均衡,提高了不同使用者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效果,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9.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固定在音柱外周面上靠近音柱顶端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在音柱外周面上间隔布置,每个安装板朝向顶板的一侧各安设有一竖直布置的螺杆,所述顶板上对应每个螺杆处各开设有一供螺杆穿过并滑移连接的滑移孔,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螺杆沿滑移孔上下滑动的驱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音柱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只需开启驱动
组件,使螺杆在滑移孔内上升或下降,即可使音柱沿螺杆的高度方向运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音柱高度的调节效率。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螺杆之间的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位于顶板上方,顶板上架设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同轴固定,每个螺杆上各套设并螺纹连接有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顶板上表面相互抵接,且两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齿牙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电机,使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便会带动两个从动齿轮转动,进而使两个螺杆同步的进行转动,从而提高了两个螺杆带动音柱升降的统一性,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螺杆顶端螺纹连接有一限位环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板的布置,避免了螺杆与从动齿轮相互分离,提高螺杆与从动齿轮相互配合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螺杆底端处开设有一通孔,螺杆上位于安装板上方套设并固定有一限位挡板,所述螺杆上位于安装板下方螺纹连接有一固定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挡板和固定螺杆将安装板进行夹设,从而对音柱与螺杆进行安装,提高了音柱的安装稳定性,而且也便于对音柱进行拆卸维护。
17.可选的,所述限位挡板朝向音柱的一侧呈弧形,且限位挡板朝向音柱一侧的弧形面与音柱外周面相互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板与音柱周面的相互卡设限位,使工作人员更易对固定螺母进行旋拧,提高了固定螺母的旋拧效率。
19.可选的,所述顶板上方倒扣有一用于对螺杆和驱动组件进行遮挡的开口向下的盒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对螺杆和驱动组件的遮挡,减少了灰尘落在螺杆和驱动组件上的可能性,提高了对螺杆和驱动组件的保护。
21.可选的,所述顶板上表面对应盒体边沿处开设有一环槽,所述盒体与环槽相互卡设。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与环槽的相互卡设,减少了盒体在顶板上自由滑动的可能性,且卡设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打开盒体对螺杆和驱动组件进行检修维护。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提高了不同使用者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效果,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感,通过开启滑移机构,使滑移机构带动音柱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直至将音柱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音乐的平均音量更加均衡;
25.2.提高了音柱高度的调节效率,通过开启电机,使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便会带动两个从动齿轮转动,进而使两个螺杆同步的进行转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两个螺杆带动音柱升降的统一性,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舞蹈音乐互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体现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舞台;2、顶板;21、滑移孔;22、环槽;3、音柱;4、距离传感器;5、触发开关;6、滑移机构;61、安装板;62、螺杆;63、限位挡板;64、固定螺母;65、电机;66、主动齿轮;67、从动齿轮;68、限位环板;7、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参照图1,舞蹈音乐互动装置包括一舞台1,舞台1上方架设有一水平的顶板2,顶板2朝向舞台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长短不一的音柱3,音柱3垂直于顶板2布置,不同长度的音柱3可以发出音色不同的管风琴声,多个音柱3在顶板2上呈矩阵排列,每个音柱3朝向舞台1的一端各安装有一用于控制音柱3音量大小的距离传感器4,而舞台1上对应每个管风琴处各安设有一用于控制对应音柱3发声的触发开关5;在每个音柱3与顶板2之间各设置有一用于调节对应音柱3高度的滑移机构6。
31.参照图2,滑移机构6包括固定在音柱3周面上的两个安装板61,安装板61靠近音柱3顶端处且两个安装板61在音柱3周面上呈中心对称布置,每个安装板61上各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一螺杆62,螺杆62上位于安装板61的上方套设并固定有一限位挡板63,且限位挡板63朝向音柱3的一侧呈弧形并与音柱3外周面相互抵接,螺杆62上位于安装板61下方螺纹连接有一固定螺母64,顶板2上对应螺杆62处开设有一滑移孔21,螺杆62顶端穿过滑移孔21并与滑移孔21滑移连接,顶板2上方位于两个螺杆62之间架设有一电机65,电机6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同轴固定有一主动齿轮66,位于主动齿轮66两侧的每个螺杆62上各同轴套设并螺纹连接有一从动齿轮67,两个从动齿轮67分别与主动齿轮66相互配合,且两个螺杆62的螺纹旋向相同。
32.当需要对音柱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只需开启电机65,使电机65带动主动齿轮66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67转动,之后两个螺杆62将会在从动齿轮67与螺杆62的螺纹连接下,沿竖直方向运动,直至将音柱3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然后使用者只需关闭电机65即可,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音乐的平均音量将会更加均衡,提高了不同使用者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效果,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另外在螺杆62顶端还螺纹连接有一限位环板68,以避免螺杆62与从动齿轮67相互分离,提高螺杆62与从动齿轮67相互配合的稳定性。
33.参照图2,为了减少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上积灰,在顶板2上方还倒扣有一开口向下的盒体7,盒体7整体呈矩形状,螺杆62、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位于盒体7内部,从而实现对螺杆62、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的遮挡,减少了因灰尘落在螺杆62与从动齿轮67之间以及主动齿轮66与从动齿轮67之间而影响传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螺杆62、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的磨损,提高了对螺杆62、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的保护;另外在顶板2上表面对应盒体7边沿处还开设有一用于供盒体7开口处各侧板插入的环槽22,盒体7与环槽22的相互卡设,减少了盒体7在顶板2上自由滑动的可能性,且卡设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打开盒体7进行检修维护。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舞蹈音乐互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根据使用者身高的不同,使用者首先开启电机65,使电机65带动主动齿轮66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67转动,之后两个螺杆62将会在从动齿轮67与螺杆62的螺纹连接下,沿竖直方向运动,直至将音柱3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然后使用者只需关闭电机65,即可以更佳的体验感
进行舞蹈创作和演奏音乐。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