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辅助按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


背景技术:

2.吉他(意大利语:chitarra),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喜欢玩吉他的人很多,但是刚开始学吉他时很多人会选择用吉他辅助按弦辅助器,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学会吉他,但是一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不可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解决了一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不可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包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夹紧装置,位于右侧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右拉紧装置,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铰接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侧活动设有多个第一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移动杆,部分所述移动杆的左侧与固定带的一侧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杆,相邻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均铰接有第二压紧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板与第二压紧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子。
7.优选的,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的下端设有琴颈。
8.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多个弧形夹紧垫,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均贯穿螺纹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与左侧弧形夹紧垫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侧外部活动卡接在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位于右侧所述弧形夹紧垫均与右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右侧拉进装置包括缠绕轮,所述缠绕轮与位于右侧的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缠绕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内部均活动贯穿套设有圆柱手柄,所述绳子固定套设在缠绕轮的外部。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内部活动套设在圆柱手柄的外部,位于上下两端所述移动杆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的右侧铰接,其余所述移动杆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滑动连接。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弹性固定带、移动杆、连接杆、第二压紧板、第一压紧板等结构,其中通过弹性固定带、移动杆、连接杆、第二压紧板、第一压紧板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效果更好,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可以使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提高和弦的音质效果,同时起到减少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的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2螺纹杆、3弹性固定带、4琴颈、5绳子、6缠绕轮、7固定板、8装饰板、9弧形夹紧垫、10第一压紧板、11第二压紧板、12移动杆、13连接杆、14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

5,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例: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包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7,位于左侧固定板7的一侧设有夹紧装置,位于右侧固定板7的右侧设右拉紧装置,位于左侧固定板7的底部均铰接有弹性固定带3,弹性固定带3的一侧活动设有多个第一压紧板10,第一压紧板10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移动杆12,部分移动杆12的左侧与固定带3的一侧滑动连接,相邻两个移动杆12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3,相邻连接杆13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右侧均铰接有第二压紧板11。
20.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板10与第二压紧板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弹性固定带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子5。
21.本实施例中,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8,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下端设有琴颈4。
22.本实施例中,夹紧装置包括多个弧形夹紧垫9,位于左侧固定板 7的左侧均贯穿螺纹套设有螺纹杆2,螺纹杆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右侧与左侧弧形夹紧垫9固定连接,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左侧外部活动卡接在左侧固定板7的内部,位于右侧弧形夹紧垫9均与右侧固定板7固定连接。
23.本实施例中,右侧拉进装置包括缠绕轮6,缠绕轮6与位于右侧的固定板7转动连接,螺纹杆2与缠绕轮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4,转动板14的内部均活动贯穿套设有圆柱手柄,绳子固定套设在缠绕轮6的外部。
24.本实施例中,固定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内部活动套设在
圆柱手柄的外部,位于上下两端移动杆12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3的右侧铰接,其余移动杆12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3滑动连接。
25.工作原理,首先,把琴颈4穿到多个固定板7之间,接着转动左侧圆柱手柄带着转动板14、螺纹杆2转动,会推着移动板、左侧弧形夹紧垫9向右运动,配合右侧弧形夹紧垫9就可以把琴颈4夹紧,接着把左侧的圆柱手柄向右推卡进对应的限位通孔内,接着转动右侧圆柱手柄,使缠绕轮6转动把绳子5缠到缠绕轮5内,接着会使弹性固定带3弯曲,这个过程中第二压紧板11右侧的弹性垫会先压着琴颈4的外部,接着随手弹性固定带3的弯曲,会连接杆13的受力,会推着移动杆12移动,进而会使第一压紧板10的高度变高,同时第二压紧板11会变低一点,这样通过对琴颈4的外部进行压紧,固定好后,同样把右侧圆柱手柄插进右侧的限位通孔内。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包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7),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一侧设有夹紧装置,位于右侧所述固定板(7)的右侧设右拉紧装置,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均铰接有弹性固定带(3),所述弹性固定带(3)的一侧活动设有多个第一压紧板(10),所述第一压紧板(10)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移动杆(12),部分所述移动杆(12)的左侧与固定带(3)的一侧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12)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3),相邻所述连接杆(13)的右侧均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均铰接有第二压紧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板(10)与第二压紧板(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固定带(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子(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8),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1)的下端设有琴颈(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多个弧形夹紧垫(9),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左侧均贯穿螺纹套设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与左侧弧形夹紧垫(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侧外部活动卡接在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内部,位于右侧所述弧形夹紧垫(9)均与右侧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拉紧装置包括缠绕轮(6),所述缠绕轮(6)与位于右侧的固定板(7)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与缠绕轮(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的内部均活动贯穿套设有圆柱手柄,所述绳子(5)固定套设在缠绕轮(6)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内部活动套设在圆柱手柄的外部,位于上下两端所述移动杆(12)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3)的右侧铰接,其余所述移动杆(12)的左侧均与弹性固定带(3)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吉他辅助按弦装置,涉及吉他辅助按弦技术领域,针对一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不可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所述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夹紧装置,位于右侧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右拉紧装置,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铰接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侧活动设有多个第一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可以使吉他和弦辅助器主体固定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提高和弦的音质效果,同时起到减少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少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少因和弦按压不到位带来的杂音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殷飞 殷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兴市美音乐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