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片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2.原木多片锯是常用的原木加工工具,由于原木形状不规则,原木多片锯在切割原木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原木摆放到原木多片锯的传送装置上,并使原木位于传送装置的中间位置,原木加工现场靠近原木多锯片位置噪音大、粉尘多,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5.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的上端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对中机构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驱动机构外壳,所述驱动机构外壳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外壳的下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对中电机,所述对中电机的传动端穿入驱动机构外壳内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中电机伸进驱动机构外壳内的传动端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横杆,所述联动齿轮远离第二联动横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联动横杆,所述第二联动横杆和第一联动横杆靠近联动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啮合齿条,所述啮合齿条与联动齿轮啮合配合。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贯通的驱动开口,所述第二联动横杆和第一联动横杆远离传送带的一端均以相反方向穿出驱动开口外部,所述第一联动横杆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上侧设置有呈倒“l”型的第二对中立杆,所述第二对中立杆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二对中推杆,所述第二联动横杆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上侧设置有呈倒“l”型的第一对中立杆,所述第一对中立杆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一对中推杆。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呈椭圆环形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主动传动轮,所述传送带远离主动传动轮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被动传动轮,所述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均套设在传送带的内部,所述传送带内部两端的环形结构均与套设的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适配,所述主动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主动传动轮远离传动电机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传送带支撑板,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与主动传动轮的中间位置处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适配的传动电机底座,所述传送带支撑板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动轴承,所述联动轴承的内环内安装有呈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主动传动轮远离传动电机底座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的两侧设置的传送带支撑板上的连接柱均与主动传动轮远离传动电机底座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的两侧中间位置处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设置有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上送料的原木出现不对中的情况时,启动对中机构内的对中电机使得对中机构两端的第一对中立杆和第二对中立杆向输送机构中间靠拢,使得第一对中推杆与第二对中推杆对输送机构上输送的原木进行校正,能对输送机构上未对中的原木进行对中送料,相较于现有的人工扶正,避免了人员在扶正时遭受噪音污染和粉尘侵害,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12.图1为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输送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对中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6为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俯视图;
18.图中:1、对中机构;2、输送机构;3、传送带;4、传动电机;5、传动电机底座;6、传送带支撑板;7、主动传动轮;8、被动传动轮;9、联动轴承;10、连接柱;11、对中电机;12、驱动机构外壳;13、联动齿轮;14、驱动开口;15、啮合齿条;16、第一对中立杆;17、第二对中立杆;18、第二联动横杆;19、第一联动横杆;20、第一对中推杆;21、第二对中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原木多片锯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对中机构1,对中机构1能对原木进料产生偏移时进行校正,对中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用于输送原木物料进入多片锯机进行切割,对中机构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驱动机构外壳12,驱动机构外壳12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外壳12的下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对中电机11,对中电机11的传动端穿入驱动机构外壳12内部,启动对中电机11能对输送机构2上输送的原木进行校正对中。
21.实施例2,请参阅图4,对中电机11伸进驱动机构外壳12内的传动端连接有联动齿轮13,联动齿轮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横杆18,联动齿轮13远离第二联动横杆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联动横杆19,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靠近联动齿轮13的一侧均设置有啮合齿条15,啮合齿条15与联动齿轮13啮合配合,启动对中电机11带动联动齿轮13转动继而带动与联动齿轮13啮合的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相互呈反方向运动,对输送机构2上的原木校正提供驱动力。
22.实施例3,请参阅图4,驱动机构外壳12的两侧均开设有贯通的驱动开口14,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远离传送带3的一端均以相反方向穿出驱动开口14外部,第第一联动横杆19远离联动齿轮13的一端上侧设置有呈倒“l”型的第二对中立杆17,第二对中立杆17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二对中推杆21,第二联动横杆18远离联动齿轮13的一端上侧设置有呈倒“l”型的第一对中立杆16,第一对中立杆16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一对中推杆20,启动对
中电机11对第一联动横杆19和第二联动横杆18产生驱动推力,使得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带动第一对中立杆16和第二对中立杆17向输送机构2的中间靠拢继而带动第一对中推杆20和第二对中推杆21对输送机构2上不对中的原木进行原木校正。
23.实施例4,请参阅图3,输送机构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呈椭圆环形的传送带3,传送带3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主动传动轮7,传送带3远离主动传动轮7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被动传动轮8,主动传动轮7和被动传动轮8均套设在传送带3的内部,传送带3内部两端的环形结构均与套设的主动传动轮7和被动传动轮8适配,主动传动轮7的一侧设置有传动电机4,主动传动轮7远离传动电机4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8的两侧均设置有传送带支撑板6,传动电机4的传动端与主动传动轮7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启动传动电机4带动主动传动轮7转动,主动传动轮7转动带动传送带3转动继而带动被动传动轮8转动,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传动结构,在传送带3的表面上放置物料进行输送。
24.实施例5,请参阅图4,传动电机4的下端设置有适配的传动电机底座5,传动电机底座5为传动电机4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保障传动电机4工作的稳定性,传送带支撑板6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动轴承9,联动轴承9的内环内安装有呈圆柱形的连接柱10,主动传动轮7远离传动电机底座5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8的两侧设置的传送带支撑板6上的连接柱10均与主动传动轮7远离传动电机底座5的一侧和被动传动轮8的两侧中间位置处连接,传送带支撑板6用于支撑传送带3,联动轴承9的自身特性使得与连接柱10连接的主动传动轮7和被动传动轮8的转动时传送带支撑板6能保持静止,为传送带3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6.在输送机构2上输送的原木物料出现不对中的情况时,启动对中机构1内的对中电机11,对中电机11带动联动齿轮13转动,联动齿轮13转动使得与联动齿轮13啮合的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做相对于联动齿轮13的直线运动且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的远东方向相反,第二联动横杆18和第一联动横杆19运动带动第一对中立杆16和第二对中立杆17移动继而带动第一对中推杆20和第二对中推杆21靠拢,对输送机构2上的原木物料进行校正,使得输送机构2上不对中的原木物料对中输送。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