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


背景技术:

2.竹条就是竹筒开片后,经机械加工形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横断面基本为矩形的长条状竹片,竹制品与一般的木制品不同,竹制品通过蒸煮烘千后,使用期限远超过木制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生白灰烧泡加工过的板材,可制做高档家具﹑装饰材料、室内木门和乐器等,加工后的板材不变型、不裂缝,增加材质密度,并有越擦越亮原纹络特点的环保型新材料。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竹条接条架的接条效果并不好,填料时容易损坏竹条的材质,且需要人工手动对齐竹条,不仅加重工人负担,而且容易发生夹伤的危险,且竹条在高低不平时,接片效果不够理想,经常不符合生产需求。
3.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466376u中公开了一种竹条接片机,该竹条接片,启动接片机,固定辊与活动辊转动,在固定辊与活动辊的夹持滚动带动下,竹条插入到切料槽内,将竹条裁剪均匀,经过涂胶送料槽时,竹条的两侧均匀涂抹上木质胶水,竹条继续移动至传动带上被第一挡板挡住,第二液压杆伸长,将竹条紧密压实在推杆与第二挡板之间,竹条完成接片,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先后收缩,将接片好的竹片从底板上取下即可,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涂胶不均匀,造成接片不严密。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竹条接条架的接条效果并不好,填料时容易损坏竹条的材质,且需要人工手动对齐竹条,不仅加重工人负担,而且容易发生夹伤的危险,且竹条在高低不平时,接片效果不够理想,经常不符合生产需求。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辊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辊上设置有竹条,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与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背面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前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端与连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与胶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胶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
第二支架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夹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中部与固定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固定轴的后端与固定板的正面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传送带接触,第二支架位于胶箱的右侧,第一支架位于胶箱的左侧。
10.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与限位块的宽度相适配,第一支撑板与限位块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第一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板是缓冲板。
12.优选的,所述胶箱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毛刷与竹条的外表面接触。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通过设置的竹条、传送辊、第一电机和电机板的配合,对竹条进行传送,通过第一液压缸和挡板的配合,将竹条对齐,通过第二电机、转盘、连接轴和连杆的配合,使得连杆不断进行偏转,连杆、固定轴、移动板和连接块的配合,能够使得连接块产生高度上的变化,进而连接块、胶箱配合,对竹条进行涂胶,实现了自动化涂胶。
16.2、该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通过支撑块、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夹板的配合,将竹条进行连接,提高了接条效率,利用弹簧的弹性,对挡板的升降进行缓冲,避免升降力度过大时,对装置造成损坏,传送带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与限位块的宽度相适配,支撑板与限位块滑动连接,避免了胶箱左右摆动,影响工作。
17.3、该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通过胶箱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毛刷与竹条的外表面接触,将竹条上均匀涂抹上木质胶水,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第一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板是缓冲板,避免了第二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震动幅度过大,对装置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轴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板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架;2、第一电机;3、电机板;4、传送辊;5、竹条;6、传送带;7、第一支架;8、第一液压缸;9、固定板;10、第一气缸;11、挡板;12、限位块;13、第一支撑板;14、胶箱;15、弹簧;16、连接块;17、移动板;18、固定轴;19、连杆;20、第二电机;21、转盘;22、连接轴; 23、第二支架;24、第二支撑板;25、支撑块;26、第二气缸;27、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板3,电机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型号是57bygh56

401a,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与传送辊4固定连接,传送辊4设置有四组,四组传送辊4等距均匀的排列在固定架1上,传送辊4上设置有竹条5,固定架1的右侧与传送带6 固定连接,传送带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是u形结构,第一支架7的两端均与传送带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架7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8,第一液压缸8的型号是hob40,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端与挡板1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7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15,弹簧15是合金弹簧,弹簧15的底端与挡板11固定连接,传送带6的背面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固定板9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型号是 50ktyz,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9与转盘21固定连接,转盘2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2,连接轴22的前端与连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19的另一端与移动板17的右端转动连接,移动板17的左端与连接块16 的顶部转动连接,连接块16的底端与胶箱14上表面固定连接,胶箱1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块12,限位块12与第一支撑板13滑动连接,传送带6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23,第二支架23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与支撑块25固定连接,支撑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6,第二气缸26的输出端与夹板27固定连接。
24.具体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设置了移动板17的中部与固定轴18 的前端固定连接,固定轴18的后端与固定板9的正面活动连接,使得移动板 17以移动板17和固定轴18的连接端作为支撑点进行偏转。
25.具体的,为了提高装置的便捷性,设置了第二支架23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板24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4的底端与传送带6接触,第二支架23位于胶箱14的右侧,第一支架7位于胶箱14的左侧,方便对竹条进行接条。
26.具体的,为了对胶箱14的升降进行限位,设置了传送带6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3的宽度与限位块12的宽度相适配,第一支撑板13与限位块12滑动连接,避免了胶箱14左右摆动,影响工作。
27.具体的,为了固定第二电机20,设置了固定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第一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2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板是缓冲板,避免了第二电机20在工作过程中震动幅度过大,对装置造成损坏。
28.具体的,为了对竹条5进行涂胶,设置了胶箱14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毛刷与竹条5的外表面接触,将竹条5上均匀涂抹上木质胶水。
29.在使用时,首先将竹条5放置在传送辊4上,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 2带动传送辊4转动,从而传送辊4将竹条5向传送带6一侧运输,经过第一支架7,启动第一液压缸8,第一液压缸8带动挡板11向下移动,将竹条5对齐,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带动转盘21转动,转盘21带动连接轴 22转动,连接轴22带动连杆19进行偏转,使得连杆19的另一端带动
移动板17的右端向下方偏转,使得移动板17以移动板17和固定轴18的连接端作为支撑点,移动板17的另一端带动连接块16进行升降,利用了杠杆原理,使得连接块16带动胶箱14向下移动,胶箱14与竹条5接触,对竹条5进行涂胶,由于胶箱14在不断的进行上下升降,能够对竹条5重复进行多次涂胶,使得涂胶更加均匀,经过传送带6的运输,竹条5与第一支撑板24接触,启动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向下移动,启动第二气缸26,第二气缸26带动夹板27向靠近竹条5的一侧移动,将竹条5进行固定,完成接条。
30.综上所述,该用于竹条生产的接条架,通过设置的竹条5、传送辊4、第一电机2和电机板3的配合,对竹条5进行传送,通过第一液压缸8和挡板 11的配合,将竹条5对齐,通过第二电机20、转盘21、连接轴22和连杆19 的配合,使得连杆19不断进行偏转,连杆19、固定轴18、移动板17和连接块16的配合,能够使得连接块16产生高度上的变化,进而连接块16、胶箱 14配合,对竹条5进行涂胶,实现了自动化涂胶,通过支撑块25、第二气缸 26、第一气缸10和夹板27的配合,将竹条5进行连接,提高了接条效率,利用弹簧15的弹性,对挡板11的升降进行缓冲,避免升降力度过大时,对装置造成损坏,传送带6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3的宽度与限位块12的宽度相适配,支撑板13与限位块12滑动连接,避免了胶箱14左右摆动,影响工作,通过胶箱14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毛刷与竹条5的外表面接触,将竹条5上均匀涂抹上木质胶水,固定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第一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2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板是缓冲板,避免了第二电机20在工作过程中震动幅度过大,对装置造成损坏。
31.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