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条码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条码也被广泛运用,随着条码的量大,传统的印刷方式也不再适用,而是应运而生了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印刷可以一张起印、数据可变,还可使图文以各种介质进行传播,大大提高了数码成像的商业运用范围。但是,印刷的条码如果长时间被光照,印刷的字体容易泛黄老化,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
4.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油墨准备: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将原料混合后于搅拌机中搅拌1-3小时,取出后静置3-4天,即得油墨;
6.s2、条码绘制:在pc设备上获取待印刷的条码数据,建立excel表格并设置每个单元格的布局、长度、高度,导入获取的条码数据,调整后将其保存;
7.s3、条码打印:将pc设备与印刷机连接起来,将油墨倒入印刷机的墨盒中,启动印刷机,并在pc设备上点击excel表格中的打印键进行打印即可。
8.优选的,所述连结料是由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
9.优选的,所述爽滑剂为脂肪酸酰胺和蜡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剂。
10.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邻苯二酚、丁子香酚和2,6-二特丁基-4-甲基酚中的任意一种。
11.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特丁基-4-甲基酚。
12.优选的,所述耐光助剂由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混合而成的组合剂。
13.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的质量比为2:3。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在本发明中,通过向油墨的原料中添加由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组成的耐光助剂,纳米氧化锌的添加可以提高对紫外线的反射性能,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墨层的耐光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17.实施例1:
18.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油墨的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
19.实施例2:
20.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油墨的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
21.实施例3:
22.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油墨的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
23.在上述实施例1-3中,连结料是由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爽滑剂为脂肪酸酰胺和蜡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剂;抗氧化剂为2,6-二特丁基-4-甲基酚;耐光助剂由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按质量比2:3混合而成的组合剂,且纳米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20%。
24.上述实施例1-3中的油墨均通过下述过程进行条码打印:
25.s1、油墨准备:按质量份计称取油墨原料,将原料混合后于搅拌机中搅拌1小时,取出后静置3天,即得油墨;
26.s2、条码绘制:在pc设备上获取待印刷的条码数据,建立excel表格并设置每个单元格的布局、长度、高度,导入获取的条码数据,调整后将其保存;
27.s3、条码打印:将pc设备与印刷机连接起来,将油墨倒入印刷机的墨盒中,启动印刷机,并在pc设备上点击excel表格中的打印键进行打印即可。
28.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将耐光助剂替换为肉桂酸苄酯,不再含有纳米氧化锌,其余原料不变;
29.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将耐光助剂替换为肉桂酸苄酯,不再含有纳米氧化锌,其余原料不变;
30.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将耐光助剂替换为肉桂酸苄酯,不再含有纳米氧化锌,其余原料不变;
31.参照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再添加耐光助剂,其余原料不变;
32.参照例2:与实施例2相比,不再添加耐光助剂,其余原料不变;
33.参照例3:与实施例3相比,不再添加耐光助剂,其余原料不变;
34.上述对比例1-3以及参照例1-3中的油墨在进行条码打印时的过程与实施例1-3的过程一致。
35.对上述实施例1-3、对比例1-3以及参照例1-3中的油墨所打印后的条码按gb/t 22771-2008《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的规定进行测试,并将耐光性等级的结果记录于下表:
[0036][0037]
由上表试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3中墨层的耐光性等级介于5-7之间,对比例1-3中墨层的耐光性等级介于3-4之间,而参照例1-3中墨层的耐光性等级介于1-3之间,由此可见,油墨原料中添加的肉桂酸苄酯可以起到提高墨层耐光性的效果,而配合纳米氧化锌则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其耐光性。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油墨准备: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将原料混合后于搅拌机中搅拌1-3小时,取出后静置3-4天,即得油墨;s2、条码绘制:在pc设备上获取待印刷的条码数据,建立excel表格并设置每个单元格的布局、长度、高度,导入获取的条码数据,调整后将其保存;s3、条码打印:将pc设备与印刷机连接起来,将油墨倒入印刷机的墨盒中,启动印刷机,并在pc设备上点击excel表格中的打印键进行打印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料是由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剂为脂肪酸酰胺和蜡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邻苯二酚、丁子香酚和2,6-二特丁基-4-甲基酚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特丁基-4-甲基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光助剂由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混合而成的组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和肉桂酸苄酯的质量比为2:3,且纳米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条码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数字印刷技术的条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油墨准备:按质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炭黑45-70份、连结料21-30份、滑石粉2-6份、爽滑剂18-30份、五氯酚钠6-10份、聚山梨酯3-6份、去离子水100-150份、耐光助剂20-40份、抗氧化剂10-16份和SRE-4026X分散剂12-14份,将原料混合后于搅拌机中搅拌1-3小时,取出后静置3-4天,即得油墨;S2、条码绘制:在PC设备上获取待印刷的条码数据,建立Excel表格并设置每个单元格的布局、长度、高度,导入获取的条码数据,调整后将其保存。本发明通过提高墨层对紫外线的反射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耐光老化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耐光老化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成 黄文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通益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