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制冷涂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还涉及所述制冷涂层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由于基材长时间受紫外照射会造成老化,特别是在车子中,由于车子暴露在户外,长期接受太阳炙考会导致车内环境温度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车体造成损耗,因此,需借助制冷涂料作为保护层来反射热量,从而进行降温防护。
3.然而,当下的制冷涂层,应变力性能和抵抗形变能力差,影响了应用的耐候性,并且,不具备低热导率、吸热少以及可反射较多热量的特性,影响了隔热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制冷涂层,应变力性能和抵抗形变能力差,影响了应用的耐候性,并且,不具备低热导率、吸热少以及可反射较多热量的特性,影响了隔热降温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及其应用。
5.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其供于基体表面的隔热降温使用,所述制冷涂层具备以下组分:基材层材料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制作得到所述制冷涂层;
6.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45%~55%、金红石型钛白粉15%~25%、中空玻璃微珠8%~12%、聚乙二醇分散剂0.4%~0.6%、聚硅氧烷消泡剂0.3%~0.5%、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2%~0.4%、聚氨酯增稠剂2.0%~3.0%、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3%~0.7%、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0%~3.0%、丙烯酸流平剂0.2%~0.4%、去离子水11%~15%。
7.上述制冷涂层,基于基材层材料来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涂覆,有效改善了应变力性能和增强抵抗形变能力,提高制冷涂层使用时的耐候性,并且,具备低热导率、吸热少以及可反射较多热量的特性,有效增强了隔热降温效果。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材料采用200d涤纶纤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50%~55%、金红石型钛白粉15%~20%、中空玻璃微珠9%~11%、聚乙二醇分散剂0.5%~0.6%、聚硅氧烷消泡剂0.4%~0.5%、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2%~0.3%、聚氨酯增稠剂2.5%~3.0%、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4%~0.6%、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0%~2.8%、丙烯酸流平剂0.2%~0.3%、去离子水12%~14%。
11.进一步地,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50%~55%、金红石型钛白粉15%~20%、中空玻璃微珠9%~11%、聚乙二醇分散剂0.5%~0.6%、聚硅氧烷消泡剂0.4%~0.5%、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2%~0.3%、聚氨
酯增稠剂2.5%~3.0%、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4%~0.6%、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0%~2.8%、丙烯酸流平剂0.2%~0.3%、去离子水12%~14%。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混配制得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备用;
14.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混配制备方法,其操作如下:
15.s11取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获得溶液a;
16.s12依次于所述溶液a中加入聚乙二醇分散剂、聚硅氧烷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和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混合获得溶液b;
17.s13将丙烯酸流平剂和金红石型钛白粉加入所述溶液b中,获得溶液c;
18.s14于所述溶液c中加入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聚氨酯增稠剂,混合得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
19.s2取基材层材料涂覆在基体表面,获得基底涂层;
20.s3取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涂覆在所述基底涂层上,获得复合涂层,即制冷涂层。
2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在超声环境下进行,所述混合时间为20~30min。
22.再进一步地,所述涂覆采用浸涂或喷涂;所述基体为需要进行隔热降温的物品。
23.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在制作隔热降温车罩中的应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的操作如下:
25.提供车罩和所述的制冷涂层;
26.将所述制冷涂层涂覆在所述车罩的表面以进行隔热降温。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本发明的制冷涂层,基于200d涤纶纤维的基材层材料来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涂覆得到,因200d涤纶纤维所具备的模量高、弹性好和耐热性好的特性,从而相较于传统制冷涂层而言,有效改善了应变力性能和增强抵抗形变能力,提高制冷涂层使用时的耐候性。
29.本发明的制冷涂层,采用折光系数较高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作为制冷涂层的热反射颜填料,基于折光系数越大,光线的散性越高,涂层吸收的热就越少,能反射更多的热量的特性,本实施例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可有效实现降温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掺入中空玻璃微珠来提高涂层的孔隙率,从而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进一步提高隔热降温效果。
30.本发明的制冷涂层,基于200d涤纶纤维的基材层材料来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涂覆,有效改善了应变力性能和增强抵抗形变能力,提高制冷涂层使用时的耐候性,并且,具备低热导率、吸热少以及可反射较多热量的特性,有效增强了隔热降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其供于基体表面的隔热降温使用。所述制冷涂层具备以下组分:基材层材料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制作得到所述制冷涂层。所述基材层材料采用200d涤纶纤维。本实施例中,基于200d涤纶纤维的基材层材料来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涂覆,得到的制冷涂层因200d涤纶纤维所具备的模量高、弹性好和
耐热性好的特性,从而相较于传统制冷涂层而言,有效改善了应变力性能和增强抵抗形变能力,提高制冷涂层使用时的耐候性。
33.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45%~55%、金红石型钛白粉15%~25%、中空玻璃微珠8%~12%、聚乙二醇分散剂0.4%~0.6%、聚硅氧烷消泡剂0.3%~0.5%、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2%~0.4%、聚氨酯增稠剂2.0%~3.0%、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3%~0.7%、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0%~3.0%、丙烯酸流平剂0.2%~0.4%、去离子水11%~15%。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本实施例中,采用折光系数较高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作为制冷涂层的热反射颜填料,基于折光系数越大,光线的散性越高,涂层吸收的热就越少,能反射更多的热量的特性,本实施例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可有效实现降温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掺入中空玻璃微珠来提高涂层的孔隙率,从而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进一步提高隔热降温效果。
34.综上,本发明的制冷涂层,相较于当下隔热降温涂料而言,具备下述优点:本发明的制冷涂层,基于200d涤纶纤维的基材层材料来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涂覆,有效改善了应变力性能和增强抵抗形变能力,提高制冷涂层使用时的耐候性,并且,具备低热导率、吸热少以及可反射较多热量的特性,有效增强了隔热降温效果。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其供于基体表面的隔热降温使用。所述制冷涂层具备以下组分:基材层材料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制作得到所述制冷涂层。所述基材层材料采用200d涤纶纤维。
37.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50.8%、金红石型钛白粉15%、中空玻璃微珠12%、聚乙二醇分散剂0.4%、聚硅氧烷消泡剂0.5%、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2%、聚氨酯增稠剂2.9%、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7%、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3%、丙烯酸流平剂0.2%、去离子水15%。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其供于基体表面的隔热降温使用。所述制冷涂层具备以下组分:基材层材料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制作得到所述制冷涂层。所述基材层材料采用200d涤纶纤维。
40.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50%、金红石型钛白粉20%、中空玻璃微珠10%、聚乙二醇分散剂0.5%、聚硅氧烷消泡剂0.4%、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3%、聚氨酯增稠剂2.5%、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5%、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5%、丙烯酸流平剂0.3%、去离子水13%。
41.实施例3
4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其供于基体表面的隔热降温使用。所述制冷涂层具备以下组分:基材层材料和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复合制作得到所述制冷涂层。所述基材层材料采用200d涤纶纤维。
43.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50%、金红石型钛白粉21%、中空玻璃微珠9%、聚乙二醇分散剂0.6%、聚硅氧烷消泡剂0.4%、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0.4%、聚氨酯增稠剂2.6%、醇酯十二成膜助剂0.6%、乙烯基硅烷偶联剂3.0%、丙烯酸流平剂0.4%、去离子水12%。
44.实施例4
45.本发明提供了制冷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应用于如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的制备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s1混配制得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备用。
47.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的混配制备方法,其操作如下:
48.s11取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获得溶液a。
49.s12依次于所述溶液a中加入聚乙二醇分散剂、聚硅氧烷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润湿剂、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和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混合获得溶液b。
50.s13将丙烯酸流平剂和金红石型钛白粉加入所述溶液b中,获得溶液c。
51.s14于所述溶液c中加入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聚氨酯增稠剂,混合得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
52.s11~s14中,所述混合在超声环境下进行,所述混合时间为25min。
53.s2取基材层材料涂覆在基体表面,获得基底涂层.
54.s3取所述热反射隔热降温材料涂覆在所述基底涂层上,获得复合涂层,即制冷涂层。
55.所述涂覆采用浸涂或喷涂。所述基体为需要进行隔热降温的物品。
56.实施例5
5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热导率的制冷涂层在制作隔热降温车罩中的应用,所述应用的操作如下:
58.提供车罩和如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涂层。
59.将所述制冷涂层涂覆在所述车罩的表面以进行隔热降温。
60.本实施例,基于制冷涂层所具备的低热导率特性,使得应用在车罩上时,作为阻隔层,有效反射照射在车体上的热量,从而达到隔热降温的防护目的。
61.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发明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