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配件粘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易于撕膜的泡棉双面粘。
背景技术:2.常规l型拼接的框贴泡棉双面粘结构一般为三层,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离型膜层、泡棉双面胶层和保护膜层。其中保护膜层设计有伸出撕手结构,方便在我们贴合撕离保护膜时更好起撕,此撕手的位置一般没有限制,仅考虑手工操作方便性而设计,这样设计的撕手由于撕手位置有两处,故撕起保护膜时需要撕两次,降低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撕膜的泡棉双面粘,由于第二l型双面粘与第一l型双面粘呈点对称设置,且第一长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撕膜手柄,第二短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膜手柄,即第一撕膜手柄与第二撕膜手柄位于同一侧且紧挨着,使得工作人员在撕膜时可以同时撕起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只需撕一次即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撕膜的泡棉双面粘,其包括第一l型双面粘、第一保护膜、第二l型双面粘和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一保护膜包括设于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上方且相互连接的第一长边保护膜和第一短边保护膜,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撕膜手柄;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与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呈点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保护膜包括设于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上方且相互连接的的第二长边保护膜和第二短边保护膜,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可与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拼接,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可与所述第二长边保护膜拼接,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膜手柄,所述第一撕膜手柄与所述第二撕膜手柄的朝向相同。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与除第一撕膜手柄之外的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与除第二撕膜手柄之外的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形状完全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边保护膜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长边保护膜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凸起。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的末端的外缘或中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一短边保护膜的末端的外缘或中间。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包括泡棉和设于所述泡棉上方的弱粘性胶水和设于所述泡棉下方的强粘性胶水。
12.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与所述弱粘性胶水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13.进一步地,所述泡棉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所述强粘性胶水设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
14.进一步地,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有红色颜料。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由于第二l型双面粘与第一l型双面粘呈点对称设置,且第一长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撕膜手柄,第二短边保护膜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膜手柄,即第一撕膜手柄与第二撕膜手柄位于同一侧且紧挨着,使得工作人员在撕膜时可以同时撕起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只需撕一次即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撕膜的泡棉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19.图3为图1中第一l型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撕膜的泡棉双面粘,其包括第一l型双面粘1、第一保护膜2、第二l型双面粘3和第二保护膜4,所述第一保护膜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1上方且相互连接的第一长边保护膜21和第一短边保护膜22,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21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撕膜手柄23;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3与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1呈点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保护膜4包括设于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3上方且相互连接的第二长边保护膜41和第二短边保护膜42,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21可与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42拼接,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42可与所述第二长边保护膜41拼接,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42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膜手柄43,所述第一撕膜手柄23与所述第二撕膜手柄43的朝向相同。由于第二l型双面粘3与第一l型双面粘1呈点对称设置,且第一长边保护膜21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撕膜手柄23,第二短边保护膜42的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膜手柄43,即第一撕膜手柄23与第二撕膜手柄43位于同一侧且紧挨着,使得工作人员在撕膜时可以同时撕起第一保护膜2和第二保护膜4,只需撕一次即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1与除第一撕膜手柄23之外的所述第一保护膜2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二l型双面粘3与除第二撕膜手柄43之外的所述第二保护膜4的形状完全相同。即第一l型双面粘1除了不在第一撕膜手柄23处设置之外,在第一保护膜2的其它地方均设置有第一l型双面粘1;第二l型双面粘3除了不在第二撕膜手柄43处设置之外,在第二保护膜4的其它地方均设置有第二l型双面粘3。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边保护膜2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凸起24,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42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24相对应的第一凹槽44。即第一l型双面粘1和第二l型双面粘3设置有与第一凸起24和第一凹槽44对应的结构,当第一l型双面粘1和第二l型双面粘3连接成型后,其连接处多了一层凸起阻挡灰尘,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防尘能力,使其可以更适用于触控模组,避免产生mura。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边保护膜2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长边保护膜41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5相对应的第二凸起45。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44设于所述第二短边保护膜42的末端的外缘或中间,设置在外缘时,易于生产,当设于中间时,虽然相对于设置外缘不易于生产,但是阻挡灰尘的遮挡更多,提升了阻挡灰尘的能力。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25设于所述第一短边保护膜22的末端的外缘或中间。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双面粘1包括泡棉11和设于所述泡棉11上方的弱粘性胶水12和设于所述泡棉11下方的强粘性胶水13,利用弱粘性胶水12的一面粘贴膜片,强粘性胶水13的一面粘贴胶框,从而防止膜片变形。
28.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13与所述弱粘性胶水12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其通过控制胶水粘力来对膜片造成拉扯避免mura,进而防止膜片变形。
29.进一步地,所述泡棉11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14,所述强粘性胶水13设于所述pet基材层14的下表面,由于设有pet基材层14作为识别,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
30.进一步地,所述pet基材层14的下表面涂布有红色颜料,红色颜料更加醒目,进一步起到防呆作用。
3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