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的蔬菜种植仍然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粗放模式,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逐渐升级,对于绿色、无污染、功能性的蔬菜的消费需求迅猛增长。近些年,一些人群中流行榨汁等生吃蔬菜的生活方式,超氧物歧化酶(简称sod)对于身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因此在培养绿色、环保、有机蔬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蔬菜内的sod含量具有良好的实际价值。但现有技术中关于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主要是通过营养液或有机-无机固体配合营养液进行栽培生产,存在投入巨大、栽培的产品质量不高但价格较高,难以大规模的应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关于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主要通过营养液或有机-无机固体配合营养液进行栽培生产,存在投入巨大、栽培的产品质量不高但价格较高等问题,难以大规模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所述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进行蔬菜栽培基质的制备:利用腐熟牛粪、腐熟菇渣、炭化稻壳、腐殖酸、椰糠、复合菌剂、钾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镁、螯合铁以及灭菌去离子水通过暴晒发酵的方法进行蔬菜栽培基质的制备,并收集从蔬菜栽培基质淋出的液体得到喷洒用菌液;
7.步骤二,进行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栽培土地的预处理:选择待栽培的叶菜类蔬菜品种;将待栽培土地的周边杂草及地块中杂物清除干净后,耕翻,晒土,翻耙起畦;整地起畦后,取2/3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为基肥施入土壤中,每隔1~2天喷水一次;
8.步骤三,进行蔬菜的播种、移苗以及喷灌管理:将蔬菜种子撒播于畦面,取1/3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覆盖种子;移苗播种后用竹片与固定架搭于畦面,用30~40目防虫网覆盖,四周用坭土压实;蔬菜出苗展叶后,取步骤一收集得到的喷洒用菌液,对防虫网进行喷灌,全程不揭开防虫网;
9.步骤四,进行蔬菜的田间管理:通过在菜田四周挂放诱虫灯、诱虫黄板以及蛾类信息素诱杀专用瓶的方式进行田间的虫害防治;蔬菜移栽播种15天后,喷灌水,每7~10天补充淋追喷洒用菌液1次,采摘前7~10天禁止喷施肥;实行一次性采收方法,即以一个防虫网覆盖面积为单位全揭网全采收。
10.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蔬菜栽培基质按照质量份数计,由腐熟牛粪40~50份、腐熟菇渣30~40份、炭化稻壳15~30份、腐殖酸10~15份、椰糠5~8份、复合菌剂3~6份、钾矿粉1~3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镁1~3份、螯合铁0.2~0.8份以及余量灭菌去离子水组
成。
11.进一步,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且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比例为2~3:4~5:1。
12.进一步,所述复合菌剂中的活菌总数≥250亿cfu。
13.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蔬菜栽培基质以及喷洒用菌液的制备,包括:
14.(1)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原料,将腐熟牛粪、腐熟菇渣、炭化稻壳、腐殖酸和椰糠搅拌混合均匀,拌合均匀后加入过磷酸钙,混匀得混合料a;
15.(2)将钾矿粉、硫酸镁和螯合铁用30~35℃的灭菌去离子水溶解后,均匀喷洒在混合料上直至基质表面湿润即可得混合料b;
16.(3)将混合料b混匀后调整含水量在40~50%w/w之间,加入复合菌剂,充分进行有氧发酵;
17.(4)将发酵完成的栽培基质料堆垛后,雾化喷洒2~3倍重量的水,收集从栽培基质料淋出的液体得到喷洒用菌液。
18.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叶类蔬菜选自菜心、小白菜、芥菜、青梗菜中的任意一种。
19.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耕翻土地深度为20~30cm,晒土5~7天。
20.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翻耙起畦,畦连沟宽1.0~1.5m。
21.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喷洒用菌液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浓度为200~350亿cfu/ml,每亩每次施用所述喷洒用菌液300~600ml。
22.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虫害防治,包括:在菜田四周每15亩挂放3~5个诱虫灯,每亩挂放5~8块诱虫黄板以及2~4组蛾类信息素诱杀专用瓶。
23.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通过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为基肥进行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蔬菜sod含量及产量数倍地提高,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同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的原料主要为生产废弃物,来源广泛,有机质含量高,既能够为蔬菜提供良好的营养,又绿色环保,且吸水率大,持水力强,使用不受地区资源的限制,便于生产推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流程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蔬菜栽培基质及喷洒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栽培土地的预处理方法流程图。
2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蔬菜的播种、移苗以及喷灌管理方法流程图。
2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32.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含sod的蔬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s101,进行蔬菜栽培基质的制备;
34.s102,进行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栽培土地的预处理;
35.s103,进行蔬菜的播种、移苗以及喷灌管理;
36.s104,进行蔬菜的田间管理。
3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1中,所述进行蔬菜栽培基质的制备:包括:
38.利用腐熟牛粪、腐熟菇渣、炭化稻壳、腐殖酸、椰糠、复合菌剂、钾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镁、螯合铁以及灭菌去离子水通过暴晒发酵的方法进行蔬菜栽培基质的制备,并收集从蔬菜栽培基质淋出的液体得到喷洒用菌液。
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1中,所述蔬菜栽培基质按照质量份数计,由腐熟牛粪40~50份、腐熟菇渣30~40份、炭化稻壳15~30份、腐殖酸10~15份、椰糠5~8份、复合菌剂3~6份、钾矿粉1~3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镁1~3份、螯合铁0.2~0.8份以及余量灭菌去离子水组成。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且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比例为2~3:4~5:1。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菌剂中的活菌总数≥250亿cfu。
42.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1中,所述蔬菜栽培基质以及喷洒用菌液的制备,包括:
43.s201,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原料,将腐熟牛粪、腐熟菇渣、炭化稻壳、腐殖酸和椰糠搅拌混合均匀,拌合均匀后加入过磷酸钙,混匀得混合料a;
44.s202,将钾矿粉、硫酸镁和螯合铁用30~35℃的灭菌去离子水溶解后,均匀喷洒在混合料上直至基质表面湿润即可得混合料b;
45.s203,将混合料b混匀后调整含水量在40~50%w/w之间,加入复合菌剂,充分进行有氧发酵;
46.s204,将发酵完成的栽培基质料堆垛后,雾化喷洒2~3倍重量的水,收集从栽培基质料淋出的液体得到喷洒用菌液。
47.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2中,所述进行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栽培土地的预处理,包括:
48.s301,选择待栽培的叶菜类蔬菜品种;
49.s302,将待栽培土地的周边杂草及地块中杂物清除干净后,耕翻,晒土,翻耙起畦;
50.s303,整地起畦后,取2/3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为基肥施入土壤中,每隔1~2天喷水一次。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类蔬菜选自菜心、小白菜、芥菜、青梗菜中的任意一种。
5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耕翻土地深度为20~30cm,晒土5~7天。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耙起畦,畦连沟宽1.0~1.5m。
54.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3中,所述进行蔬菜的播种、移苗以及喷灌管理,包括:
55.s401,将蔬菜种子撒播于畦面,取1/3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基质覆盖种子;
56.s402,移苗播种后用竹片与固定架搭于畦面,用30~40目防虫网覆盖,四周用坭土压实;
57.s403,蔬菜出苗展叶后,取步骤一收集得到的喷洒用菌液,对防虫网进行喷灌,全程不揭开防虫网。
5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洒用菌液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浓度为200~350亿cfu/ml,每亩每次施用所述喷洒用菌液300~600ml。
59.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所述进行蔬菜的田间管理,包括:
60.s501,通过在菜田四周挂放诱虫灯、诱虫黄板以及蛾类信息素诱杀专用瓶的方式进行田间的虫害防治;
61.s502,蔬菜移栽播种15天后,喷灌水,每7~10天补充淋追喷洒用菌液1次,采摘前7~10天禁止喷施肥;
62.s503,实行一次性采收方法,以一个防虫网覆盖面积为单位全揭网全采收。
6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虫害防治,包括:在菜田四周每15亩挂放3~5个诱虫灯,每亩挂放5~8块诱虫黄板以及2~4组蛾类信息素诱杀专用瓶。
6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