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
背景技术:2.在专利文献1~3,记载有具备多个光纤的光纤带。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有使并排的3芯以上的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光纤带(间歇连结型光纤带)。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7480号公报
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38号公报
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0238号公报
6.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在一并包覆多个光纤的光纤带(一并包覆型光纤带)中,由于为不易对光纤施加侧压的构造,因此能够抑制光纤的微弯损耗。与此相对地,在为专利文献2、3记载那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情况下,本案发明人发现了光纤的微弯损耗在规定条件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微弯损耗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
8.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为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和将邻接的两条上述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1μm以下。
9.通过后述的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将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10.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微弯损耗。
附图说明
11.图1是使单芯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
12.图2是其他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
13.图3是图1的x-x剖视图。
14.图4a是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制造系统100的说明图。图4b及图4c是带化装置40的说明图。带化装置40具有涂覆部41、去除部42以及光源43。
15.图5a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高度rq的说明图。图5b是最大高度ry的说明图。图5c是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说明图。
16.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6b是图6a的x2-x2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根据后述的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
18.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和将邻接的两条上述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1μm以下。根据这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能够抑制微弯损耗。
19.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和将邻接的两条上述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y为2.0μm以下。根据这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能够抑制微弯损耗。
20.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和将邻接的两条上述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4μm以下。根据这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能够抑制微弯损耗。
21.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和将邻接的两条上述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的均方根高度rq为0.42μm以下。根据这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能够抑制微弯损耗。
22.优选上述外周树脂部由构成上述连结部的树脂构成。由此,能够将外周树脂部与连结部用相同的树脂形成。
23.优选在上述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在使用添加了有机硅化合物的树脂来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情况下,有时光纤带1的表面变得粗糙,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将上述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粗糙度设为规定值以下。
24.===第一实施方式===
25.<间歇连结型光纤带>
26.图1是使单芯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
27.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是使多个光纤2并排而间歇性地连结而成的光纤带。邻接的两条光纤2通过连结部5连结。连结邻接的两条光纤2的多个连结部5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配置。另外,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多个连结部5沿长边方向及带宽方向二维地间歇性地配置。连结部5通过在涂覆了作为粘合剂的紫外线固化树脂(连结剂)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其固化而形成。此外,也能够由热塑性树脂构成连结部5。在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的连结部5与连结部5之间,形成有非连结部7。即,连结部5与非连结部7沿长边方向交替地配置。在非连结部7中,邻接的两条光纤彼此不被束缚。在形成了连结部5的位置的带宽方向上配置有非连结部7。由此,能够将光纤带1卷起来而为束状,能够将多个光纤2高密度地收容于光缆。
28.图2是其他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该光纤带1具备多个(这里为6对)沿长边方向连续地连结的双联式光纤2的对(光纤对3),邻接的光纤对3之间通过连结部5间歇性地连结。在该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中,在形成了连结部5的位置的带宽方向上也配置有非连结部7。由此,能够将光纤带1卷起来而为束状。另外,在该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中,连结邻接的光纤对3的多个连结部5也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配置,在连结部5与连结部5之间形成有非连结部7。即,在该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中,连结部5与非连结部7也沿长边方向交替地
配置。
29.此外,间歇连结型光纤带1并不限于图1、图2所示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变更连结部5的配置,还可以变更光纤2的数量。
30.图3是图1的x-x剖视图。
31.各个光纤2由光纤裸线2a、包覆层2b以及着色层2c构成。光纤裸线2a由芯及包层构成。包覆层2b是包覆光纤裸线2a的层。包覆层2b例如由一次包覆层(primary coating,初次涂层)及二次包覆层(secondary coating,二次涂层)构成。此外,一次包覆层的杨氏模量为0.4~0.8mpa,外径为150~160μm,二次包覆层的杨氏模量为900~1300mpa,外径为190~200μm。着色层2c是形成于包覆层2b的表面的层。着色层2c通过在包覆层2b的表面涂覆着色材料而形成。也有在包覆层2b与着色层2c之间形成标记的情况。着色层的杨氏模量为850~950mpa,外径为200~210μm。此外,也可以不在包覆层2b的外侧形成着色层2c、标记(即,光纤2也可以由光纤裸线2a和包覆层2b构成)。
32.通过连结剂(紫外线固化树脂)被涂覆/固化于两条光纤2之间,从而形成连结部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纤2的着色层2c的表面也涂覆/固化有连结剂(紫外线固化树脂)。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形成于光纤2的外周(这里为着色层2c的外周)的树脂(这里为固化的连结剂)的称为“外周树脂部8”。另外,有时将连结部5(固化的连结剂)与外周树脂部8合在一起而称为“带化材料部9”。
3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树脂部8由构成连结部5的树脂(连结剂)构成。不过,外周树脂部8只要是形成于光纤2的外周的树脂即可,因此也可以由与构成连结部5的树脂(连结剂)不同的树脂构成。
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纤2的整周。不过,外周树脂部8也可以不形成于光纤2的整周,也可以形成于光纤2的外周的一部分。
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纤2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不过,外周树脂部8也可以不形成于光纤2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形成于光纤2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
36.图4a是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制造系统100的说明图。这里,为了简化附图,针对4芯的光纤带的制造系统100进行说明。
37.制造系统100具有光纤供给部10、印刷装置20、着色装置30、带化装置40以及线轴50。
38.光纤供给部10是供给光纤2的装置(供给源)。这里,光纤供给部10供给单芯的光纤2(由光纤裸线2a及包覆层2b构成的光纤;形成着色层2c之前的光纤)。其中,光纤供给部10也可以供给双联式光纤2的对(光纤对3)。光纤供给部10将光纤2供给至印刷装置20。
39.印刷装置20是对光纤2印刷标记的装置。例如,印刷装置20将表示带编号的标记印刷于各个光纤2。将通过印刷装置20被作标记的多个光纤2供给至着色装置30。
40.着色装置30是形成光纤2的着色层2c的装置。着色装置30针对各个光纤2,通过用于识别光纤2的识别色形成着色层2c。具体而言,着色装置30针对各个光纤2的每一个具有着色部(未图示),各个着色部将规定的识别色的着色剂(紫外线固化树脂)涂覆于光纤2的表面(包覆层2b的表面)。另外,着色装置30具有紫外线照射部(未图示),紫外线照射部向被涂覆于光纤2的着色剂(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着色剂固化,由此形成着色层
2c。将通过着色装置30被着色的光纤2供给至带化装置40。此外,也可以从光纤供给部向带化装置40供给着色完毕的光纤2。
41.带化装置40是间歇性地形成连结部5来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装置。向带化装置40供给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2。图4b及图4c是带化装置40的说明图。带化装置40具有涂覆部41、去除部42以及光源43。
42.涂覆部41是涂覆连结剂的装置。连结剂例如是紫外线固化树脂,通过连结剂固化而形成连结部5。涂覆部41使多个光纤2插通于填充有液状的连结剂的涂层模具,由此遍及长边方向地,在光纤2的外周、邻接的光纤2之间涂覆液状的连结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液状的连结剂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通过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的连结剂,从而易将外周树脂部8从光纤2去除,易对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光纤2进行单芯分离。
43.去除部42是在将通过涂覆部41被涂覆的连结剂的一部分留下的同时将一部分去除的装置。去除部42具有旋转刀片421,旋转刀片421具有凹部421a(参照图4b),配合光纤2的供给速度而使旋转刀片421旋转。通过涂覆部41被涂覆的连结剂被旋转刀片421的外缘拦截而被去除,但在旋转刀片421的凹部421a中,残留连结剂。此外,连结剂残留的部位成为连结部5(参照图1),连结剂被去除的部位成为非连结部7。因此,能够通过调整旋转刀片421的旋转速度、凹部421a的大小,从而调整连结部5的长度、配置。
44.光源43是向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的连结剂照射紫外线的装置。光源43具有临时固化用光源43a和正式固化用光源43b。临时固化用光源43a配置于比正式固化用光源43b靠上游侧的位置。若从临时固化用光源43a照射紫外线,则连结剂临时固化。临时固化后的连结剂未完全地固化,但在表面为固化进行了的状态。正式固化用光源43b照射比临时固化用光源43a强的紫外线而使连结剂正式固化。正式固化后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成为固化到了内部的状态(其中,正式固化后的连结剂(连结部5)具有适度的弹性,能够将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卷起来而为筒状)。
45.如图4c所示,从涂覆部41及去除部42刚刚出来的光纤2相互隔开间隔。在该状态下,临时固化用光源43a向连结剂照射紫外线,使连结剂临时固化。带化装置40在连结剂的临时固化后,逐渐缩小光纤2的间隔,并将多个光纤2并排地排列而集线成带状。此外,由于连结剂临时固化,因此假设即使连结剂被去除的部分(非连结部7)彼此接触,也不会进行连结。另外,由于是正式固化前,因此在通过连结剂连结的区域中也能够缩小光纤2的间隔(集线)。只要正式固化用光源43b照射紫外线而使连结剂正式固化,则制造出图1a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此外,只要能够间歇性地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连结部5,则光源43并不限于由临时固化用光源43a及正式固化用光源43b这两种光源构成,例如也可以由一个光源构成。
46.此外,上述的带化装置40通过在将被涂覆部41涂覆的连结剂的一部分留下的同时将一部分去除,从而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连结部5及非连结部7。不过,间歇性地形成连结部5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带化装置40也可以在以一并包覆多个光纤1的方式涂覆连结剂而使连结剂固化后(即,暂时形成一并包覆的光纤带后),对在光纤1与光纤1之间固化的连结剂加工切口,由此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另外,带化装置40也可以从涂覆机向光纤间歇性地排出连结剂,而使连结剂固化,由此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此外,在
该情况下,涂覆机可以从光纤带的带面的两侧涂覆连结剂,也可以从带面的一侧涂覆连结剂。另外,带化装置40也可以如后述那样,通过呈带状涂覆连结剂从而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参照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粘贴带状的连结带从而形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
47.线轴50是卷绕光纤带1的部件(参照图4a)。通过带化装置40制造出的光纤带1被卷绕于线轴50。
48.<传输损耗的问题>
49.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时,涂覆部41将液状的连结剂涂覆于光纤2的外周、邻接的光纤2之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液状的连结剂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通过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的连结剂,从而易将带化材料部9(光纤2之间的连结部5、和光纤2的外周的固化的连结剂)从光纤2去除,易对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光纤2进行单芯分离。
50.在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中添加有有机硅化合物的连结剂来制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情况下,若紫外线固化树脂与有机硅化合物的相溶性较差,则有时光纤带1的表面变得粗糙。本案发明人发现了若像这样光纤带1的表面变粗糙,则因形成于光纤带1的表面的凹凸而导致微弯损耗增加。
51.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希望光纤带1的表面的凹凸较小(换言之,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较小)。具体而言,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41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最大高度ry优选为2.0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优选为1.4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均方根高度rq优选为0.42μm以下。以下,针对这一方面进行说明。
52.<算术平均粗糙度ra>
53.按照图4a~图4c所示的制造方法,制成了图1所示的12芯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此外,构成包覆层2b(参照图3)的一次包覆层(初次涂层)的外径为150~160μm,二次包覆层(二次涂层)的外径为190~200μm。另外,着色层2c(参照图3)的外径为200~210μm。杨氏模量为850~950mp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一次包覆层的杨氏模量为0.4~0.8mpa,二次包覆层的杨氏模量为900~1300mpa。
54.另外,使连结剂的种类不同,而制成了多个种类的12芯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这里,如下述表1所示,通过变更连结剂(连结部5、外周树脂部8、带化材料部9)的杨氏模量、连结剂中添加的有机硅化合物,从而制成了多个种类的12芯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此外,在氮气吹扫环境下向涂覆成膜厚200μm的连结剂(紫外线固化树脂)以照度500mj/cm2照射紫外线而制成片,将该片形成为宽度10mm的长条形来形成试片,并测定试片在应变2.5%时的弹性模量,由此测定出连结剂的杨氏模量。通过连结剂的sem-eds分析对si比率进行分析而测定出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
55.为了测定形成于光纤带1的表面的凹凸,作为表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的指标,采用算术平均粗糙度ra,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图5a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说明图。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在从粗糙度曲线沿其平均线的方向仅抽取基准长度,并沿该抽取部分的平均线的方向抽取x轴,沿纵倍率的方向抽取y轴,而将
粗糙度曲线用y=f(x)表示时,根据图中所示的式子求出的值(单位:μm)。这里,使用小型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式会社mitutoyo(三丰)小型表面粗糙度计sj-400),并按照jis b0601(1994)的标准,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另外,在使光纤带1的连结部断裂而一条一条地将光纤分离之后,以使连结部5的断裂部位不为测定部位的方式将光纤放置于测定机,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10mm的范围内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光纤2的20处进行测定(n=20),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
56.此外,这里,沿着光纤2的长边方向(换言之,沿着圆柱面状的光纤2的母线)测定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但也可以沿着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带宽方向,测定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在该情况下,测定结果受到光纤2的圆形的外周形状的影响,但通过从测定曲线(粗糙度曲线)去除圆形成分而能够提取表面粗糙度成分,从而能够基于该提取出的表面粗糙度成分来测定表面粗糙度(这里,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此外,不仅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在测定其他表面粗糙度(例如最大高度ry、十点平均粗糙度rz、均方根高度rq等)时,也可以沿着光纤2的长边方向测定表面粗糙度,也可以沿着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带宽方向测定表面粗糙度。
57.作为光纤带1的评价,通过otdr测定,测定出-40度的低温下的最大传输损耗。此外,在以不使将1000m的光纤带1卷绕成直径为300mm的束散开的方式用绳带松弛地打捆的状态下,测定出光纤带1的最大传输损耗(若测定对象的光纤带过长,则存在由于打捆时的自重的影响而使传输损耗增加的担忧,因此,这里,测定出不产生自重的影响的程度的长度(1000m)的光纤带1的最大传输损耗)。将测定波长设为1.55μm,将最大传输损耗为0.26db/km以下的光纤带评价为良,将最大传输损耗大于0.26db/km的光纤带评价为劣(此外,传输损耗的测定方法、评价方法在后述的情况也相同)。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那样。
58.[表1]
[0059][0060]
如表1所示那样,在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1μm以下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良”。此外,即使使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变动,也看不到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与最大传输损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1μm以下。
[0061]
<最大高度ry>
[0062]
使用测定出上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光纤带1(光纤2),并且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最大高度ry(即,这里,作为表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的指标,采用了最大高度ry)。图5b是最大高度ry的说明图。最大高度ry是从粗糙度曲线沿其平均线的方向仅抽取基准长度,并在粗糙度曲线的纵倍率的方向上测定该抽取部分的山顶线与谷底线的间隔而得到的值(单位:μm)。在最大高度ry的测定中,也使用小型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式会社mitutoyo(三丰)小型表面粗糙度计sj-400),并按照jis b0601(1994)的标准,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最大高度ry。另外,在使光纤带1的连结部断裂而一条一条地将光纤分离之后,以使连结部5的断裂部位不为测定部位的方式将光纤放置于测定机,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10mm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ry。在光纤2的20处进行测定(n=20),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y的最大值。该情况下的光纤带1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那样。
[0063]
[表2]
[0064][0065]
如表2所示那样,在最大高度ry为2.0μm以下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良”。此外,即使使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变动,也看不到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与最大传输损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y为2.0μm以下。
[0066]
<十点平均粗糙度rz>
[0067]
使用测定出上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高度ry)的光纤带1(光纤2),来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即,这里,作为表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的指标,采用了十点平均粗糙度rz)。图5c是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说明图。十点平均粗糙度rz是从粗糙度曲线沿其平均线的方向仅抽取基准长度,并根据该抽取部分的平均线沿纵倍率的方向测定出的、从最高的山顶到第五山顶的标高(yp1~yp5)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与从最低的谷底到第五谷底的标高(yv1~yv5)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之和的值(单位:μm)。在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测定中,也使用小型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式会社mitutoyo(三丰)小型表面粗糙度计sj-400),并按照jis b0601(1994)的标准,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另外,在使光纤带1的连结部断裂而一条一条地将光纤分离之后,以使连结部5的断裂部位不为测定部位的方式将光纤放置于测定机,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10mm的范围内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在光纤2的20处进行测定(n=20),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最大值。该情况下的光纤带1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那样。
[0068]
[表3]
[0069][0070][0071]
如表3所示那样,在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4μm以下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良”。此外,即使使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变动,也看不到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与最大传输损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4μm以下。
[0072]
<均方根高度rq>
[0073]
使用测定出上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等的光纤带1(光纤2),来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均方根高度rq(即,这里,作为表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粗糙度的指标,采用了均方根高度rq)。均方根高度rq是基于图5a所示的式子来表示基准长度的均方根的值(单位:μm),且是表示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偏差的值。在均方根高度rq的测定中,也使用小型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式会社mitutoyo(三丰)小型表面粗糙度计sj-400),并按照jis b0601的标准,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均方根高度rq。另外,在使光纤带1的连结部断裂而一条一条地将光纤分离之后,以使连结部5的断裂部位不为测定部位的方式将光纤放置于测定机,而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10mm的范围内的均方根高度rq。在光纤2的20处进行测定(n=20),测定出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均方根高度rq的最大值。该情况下的光纤带1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那样。
[0074]
[表4]
[0075][0076][0077]
如表4所示那样,在均方根高度rq为0.42μm以下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良”。此外,即使使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变动,也看不到杨氏模量、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与最大传输损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表面的均方根高度rq为0.42μm以下。
[0078]
===第二实施方式===
[0079]
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6b是图6a的x2-x2剖视图。
[0080]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光纤带1也是使多个光纤2并排而间歇性地进行连结的光纤带。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光纤带1的带面(与长边方向及宽度方向平行的面)呈带状涂覆连结剂,并使连结剂固化,由此将带化材料部9形成为宽度l的带状。在两条光纤2之间涂覆连结剂并使其固化,由此在两条光纤2之间形成有连结部5。另外,在光纤2的外周涂覆连结剂并使其固化,由此在光纤2的外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8。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结邻接的两条光纤2的多个连结部5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配置。另外,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的多个连结部5沿长边方向及带宽方向二维地间歇性地配置。在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的连结部5与连结部5之间,形成有非连结部7。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非连结部7中,邻接的两条光纤彼此也不被束缚。
[0081]
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纤2的外周的一部分(与此相对地,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纤2的整周)。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
纤2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与此相对地,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周树脂部8形成于光纤2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
[0082]
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在形成有外周树脂部8的部位,光纤带1的表面变得粗糙,则因形成于光纤带1的表面的凹凸而导致微弯损耗增加。为了抑制这样的微弯损耗,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希望光纤带1的表面的凹凸较小。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光纤的微弯损耗,也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1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最大高度ry为2.0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4μm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同样的微弯损耗,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8的均方根高度rq为0.42μm以下。
[0083]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外周树脂部8由带化材料部(构成连结部5的树脂)构成。不过,假设即使外周树脂部不是带化材料部9,但若形成于光纤2的外周的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粗糙,则也因该凹凸而导致微弯损耗增加。因此,在外周树脂部不是带化材料部的情况下,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优选光纤2的外周树脂部的表面粗糙度为规定值以下。
[0084]
===其他===
[0085]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不是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下,能够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也包含其等价物,这些是自不必说的。
[0086]
附图标记说明
[0087]
1光纤带、2光纤,2a光纤裸线、2b包覆层、2c着色层,3光纤对、5连结部、7非连结部,8外周树脂部、9带化材料部,10光纤供给部、20印刷装置、30着色装置,40带化装置、41涂覆部,42去除部、421旋转刀片、421a凹部,43光源、43a临时固化用光源、43b正式固化用光源,50线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