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光纤连接器通过暗扣与适配器固定,为了方便拆卸,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光纤连接器上设置驱动臂来解锁暗扣。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完成后,如果想拆除,则需要从上方按压驱动臂才能解锁。因此光纤连接器在安装时需要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容易导致设置的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此外,现有的光纤连接器在换极时往往需要拆卸壳体和驱动臂,操作复杂,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通过在第一框套上设置可转动的锁止件,且锁止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连接定位件和拉杆,使定位件、锁止件和拉杆之间形成杠杆结构,水平移动拉杆即可带动定位件升起或下压,减少光纤连接器解锁时占用的操作空间。第一框套还通过止挡件转动连接第二框套,光纤连接器换极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框套,简化操作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4.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止挡件、第二框套、外壳、锁止件和拉杆。所述第一框套连接所述第二框套,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第二框套的外表面,所述拉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框套的一侧间隔设有定位件和安装部,所述锁止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且所述锁止件的一端抵持连接所述定位件,所述锁止件的另一端抵持连接所述拉杆。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锁止件绕所述安装部转动,带动所述定位件升起或下压。所述第一框套套设于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框套。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包括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连接所述定位部,且所述第一抵持部覆盖部分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连接所述拉杆,且所述第二抵持部覆盖部分所述拉杆,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力臂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力臂长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朝向所述第二框套的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框套。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的外周侧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框套内设有第二曲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套设,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接触。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曲面和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对称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曲面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曲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平面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平面一一对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上还设有凸缘,所述第二框套内设有凹槽,所述凸缘
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套的相对两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导向槽的通槽,所述拉杆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贯穿所述通槽,并内移动设于导向槽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插芯、弹性元件和保护套,所述插芯插接于所述第一框套内,所述弹性元件抵持连接于所述插芯与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保护套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框套背离所述第二框套的一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尾套和连接件,所述尾套连接于所述第二框套背离所述第一框套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尾套与所述第二框套之间。
14.本技术提供的光纤连接器通过拉杆就可以实现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等外部结构的锁定以及解锁,避免了从上方按压驱动臂才能解锁,最大限度减小了用于按压驱动臂所需要的操作空间,允许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形成更紧密的排列,互换极性时,直接将前端第一框套进行旋转,再切换拉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光纤连接器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在锁定状态的侧视图。
17.图3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在解锁状态的侧视图。
18.图4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所示局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光纤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的旋转示意图。
21.图7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7所示结构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24.图10为图9所示结构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6.27.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框套、止挡件、第二框套、外壳、锁止件和拉杆。所述第一框套连接所述第二框套,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第二框套的外表面,所述拉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框套的一侧间隔设有定位件和安装部,所述锁止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且所述锁止件的一端抵持连接所述定位件,所述锁止件的另一端抵持连接所述拉杆。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锁止件绕所述安装部转动,带动所述定位件升起或下压。所述第一框套套设于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框套。
32.上述光纤连接器通过在第一框套上设置可转动的锁止件,且锁止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连接定位件和拉杆,使定位件、锁止件和拉杆之间形成杠杆结构,水平移动拉杆即可带动
定位件升起或下压,减少光纤连接器解锁时占用的操作空间。第一框套还通过止挡件转动连接第二框套,光纤连接器换极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框套,简化操作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3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框套10、止挡件20、第二框套30、外壳40、锁止件50和拉杆60。所述第一框套10套设于所述止挡件20的一端,光纤连接器100的插芯91设置于第一框套10和止挡件20内。所述止挡件2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框套30,所述外壳40设于所述第二框套30的外侧。所述锁止件5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套10,所述拉杆6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40,并且所述拉杆60抵持连接所述锁止件50。
35.具体地,所述第一框套10的一侧设有定位件11和安装部12,所述定位件11与所述安装部12间隔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11为一弹性件,一端与第一框套10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持连接所述锁止件50的一端。所述锁止件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2。所述定位件11、所述安装部12与所述第一框套1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成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注塑成型。所述锁止件5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抵持部51、第二抵持部52和连接部53。所述连接部53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12。所述第一抵持部51抵持连接所述定位件11,且所述第一抵持部51覆盖定位件11自由端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二抵持部52抵持连接所述拉杆60的一端,且第二抵持部52覆盖拉杆60的部分端部。定位件11、锁止件50和拉杆60之间形成杠杆结构。第一抵持部51与连接部53之间的力臂长度小于第二抵持部52与连接部53之间的力臂长度。所述拉杆60用于带动所述锁止件50绕安装部12转动,从而改变第一抵持部51对定位件11的压力,让定位件11升起或下压,实现光纤连接器100的锁定或解锁。
36.如图2所示,光纤连接器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拉杆60朝向第一框套10推动,拉杆60的端部位于第二抵持部52靠近连接部53的一端,第一抵持部51对定位件11的作用力减小,锁止件50在定位件11的弹力推动下顺时针旋转,即锁止件50朝向外壳40转动,使定位件11上升,以将光纤连接器100锁定在外部结构中。
37.如图3所示,光纤连接器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拉杆60远离第一框套10拉动,拉杆60的端部位于第二抵持部52远离连接部53的一端,拉杆60移动过程中带动锁止件50逆时针旋转,即锁止件50朝向定位件11转动,第一抵持部51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压迫定位件11,使定位件11下移,让光纤连接器100可以顺利从外部结构中取出,实现光纤连接器100的解锁。
38.请再次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拉杆60包括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所述第二部分62连接于第一部分61和第三部分63之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拉杆60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所述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部分61抵持连接所述第二抵持部52。所述第二部分62移动连接所述外壳40,以导向拉杆60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三部分63表面设有摩擦纹,方便用户握持拉杆60,实现拉杆60的前推或后拉。进一步地,沿同一方向,即图4中箭头a指示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部分62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61的宽度,从而使第二部分62的相对两侧形成避空槽621。光纤连接器100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抵持部52部分设于避空槽621内,以便为锁止件50提供转动空间。
39.请参阅图1和图6,两组第一框套10和止挡件20并列连接于第二框套30,光纤连接器100的两极芯体分别设于两组第一框套10和止挡件20内。第一框套10通过止挡件20实现
与第二框套30之间的相对转动。外壳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当光纤连接器100需要换极时,可以直接180
°
旋转第一框套10,锁止件50随第一框套10同步运动,从外壳40的第一表面41移动至第二表面42,拉杆60也从外壳40的第一表面41移除,并安装至第二表面42,且重新连接锁止件50,实现光纤连接器100的换极过程。具体地,先将第一框套10按照图6中箭头指示方向将第一框套10旋转90
°
,锁止件50与拉杆60分离并移动至外壳40的侧边,接着将拉杆60从外壳40的第一表面41取下,然后将拉杆60安装至外壳40的第二表面42,随后将第一框套10继续旋转90
°
,使锁止件50运动至外壳40的第二表面42,锁止件50的第二抵持部52重新连接拉杆60,完成光纤连接器100的换极过程。
40.请参阅图7至图10,所述止挡件20朝向所述第二框套30的一端设有定位部21,所述定位部21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框套30。具体地,所述定位部21外周侧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曲面211和第一平面212,所述第二框套30内设有分别对于第一曲面211和第一平面212的第二曲面31和第二平面32。所述定位部21插接于所述第二框套30时,第二曲面31与第一曲面211套设,第二平面32与第一平面212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曲面211和两个第一平面212对称设于定位部21的外周侧,且第一平面212与第一框套10的一侧表面大致平行。所述第二曲面31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曲面21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平面32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平面212一一对应,从而使止挡件20随第一框套10每旋转180
°
时,第一平面212都能与第二平面32接触,实现第一框套10与第二框套30的定位,减少第一框套10发生意外转动的问题,同时,第一平面212与第二平面32接触还能提供旋转到位的感觉,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4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21上还设有凸缘213,所述第二框套30内设有对应所述凸缘213的凹槽33。所述凹槽33大致呈环形槽结构,所述凸缘21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凹槽33内,从而限制止挡件20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减少止挡件20从第二框套30意外脱出的问题。
4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40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上均设有通槽43,所述第二框套30的相对两侧表面设有导向槽34,所述导向槽34连通所述通槽43。沿所述第二框套30的厚度方向,所述通槽43与所述导向槽34在第一表面41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拉杆60上还设有凸块64,所述凸块64贯穿所述通槽43,并移动设于所述导向槽34内,推拉所述拉杆60时,所述凸块64沿所述导向槽34移动,从而导向拉杆60的移动方向,避免出现拉杆60偏移的问题。沿第一方向a,所述通槽43的宽度小于导向槽34的宽度,凸块64从第二框套30的端面滑入导向槽34时,通槽43两侧的外壳面板抵持凸块64,避免凸块64从导向槽34意外脱出。
43.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所述止挡件20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扣件22,所述第一框套10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卡扣件22的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框套10套设于所述止挡件20时,所述第一卡扣件22扣接所述第一卡槽13,以定位所述第一框套10与所述止挡件20。
44.所述外壳40为一体式结构,且外壳40与第二框套30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框套30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扣件35,所述外壳40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卡扣件35的第二卡槽44。外壳40套设于第二框套30的外表面时,所述第二卡扣件35扣接所述第二卡槽44。
45.所述光纤连接器100还包括尾套70和连接件80。所述尾套70连接于所述第二框套30背离所述第一框套10的一侧,用于连接外部线缆,所述连接件80设于所述尾套70与所述第二框套30之间,以固定连接所述尾套70与所述第二框套30。所述连接件80包括但不限于铆接件。
46.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连接器100还包括插芯91、弹性元件92和保护套93,所述插芯91插接于所述第一框套10内,所述弹性元件92抵持连接于所述插芯91与所述止挡件20之间,以定位所述插芯91,让光纤连接器100与外部结构连接时,插芯91在弹力作用下能保持接触外部结构,减少接触不良的问题。所述保护套93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第一框套10背离所述第二框套30的一端,光纤连接器100不使用时,保护套93用于保护插芯91的端部,还能起到防尘作用。
47.本技术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00通过拉杆60就可以实现光纤连接器100与适配器等外部结构的锁定以及解锁,避免了从上方按压驱动臂才能解锁,最大限度减小了用于按压驱动臂所需要的操作空间,允许光纤连接器100和适配器形成更紧密的排列,互换极性时,直接将前端第一框套10进行旋转,再切换拉杆60,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48.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