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辐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源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
3.目前常用的背光模组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通常设置有扩散板支架,用于支撑扩散板,防止扩散板发生塌陷变形,维持发光二级管灯条与扩散板之间的稳定混光距离,但目前将单个的扩散板支架固定在灯板上,存在生产组装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条形扩散板支架;条形扩散板支架包括:条形连接部和支撑部,支撑部沿条形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排列,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只需要依次安装包含多个支撑部的条形扩散板支架,避免对单个的扩散板支架依次安装固定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一子部平行于背板的截面的宽度沿远离背板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子部平行于背板的截面的宽度沿远离背板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在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接触位置处会出现阶梯状的卡扣;灯板包括与支撑部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这样在第一通孔套在支撑部时,可以将灯板卡在卡扣的位置处,对灯板进行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在灯板上方使用螺钉固定灯板出现的螺钉位置处有暗影,反射不均匀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部主要用于支撑扩散板,因此第二子部的高度大于第一子部的高度。
7.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均为中心对称图形,且第一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中心点与第二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中心点重合,由此可以保证支撑部为中心对称图形,便于条形扩散板支架的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部呈倒圆台状,第二子呈圆锥状;并且为了避免第二子部对扩散板进行支撑时,破坏扩散板,第二子部1222的顶部设置为光滑曲面。
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的内部具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平行于背板的
截面的口径沿远离背板的方向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口径最大。由于整个支撑部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外部宽度最大,当固定灯板时,此处的收缩路径最大,因此中空结构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口径最大,可以保证在卡入灯板时,支撑部收缩更方便,节省制作时间,降低制作成本。
10.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条形连接部包括凹槽和螺钉孔,凹槽位于条形连接部背离背板的一侧;螺钉孔位于凹槽的底部,贯穿条形连接部并且与背板的固定孔一一对应;其中,凹槽用于卡主螺钉的螺钉帽,因此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螺钉帽的厚度,从而防止了螺钉帽在条形连接部上方凸起,使得条形连接部的表面平整,有影响利于后续灯板安装固定。
1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板;灯板包括与支撑部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且小于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的第一通孔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一通孔的宽度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
1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包括:基板、线路层、微型发光二极管和反光层,其中,灯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可以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刚好固定在卡扣处,避免出现灯板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13.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反射片还包括与支撑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并且小于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反射片的第二通孔可以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反射片。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二通孔的宽度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反射片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反射片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
1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与反射片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和反射片均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和反射片。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和反射片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和反射片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22.其中,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11-背板、12-条形扩散板支架、13-灯板、14-扩散板、15-光学膜片、16-反射片、121-条形连接部、122-支撑部、1211-凹槽、1212-螺钉孔、1221-第一子部、1222-第一子部、131-基板、132-线路层、133-微型发光二极管、134-反光层、s1-第一通孔、s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24.液晶显示器主要由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依靠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实现亮度显示。
25.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的电场效应,以控制背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从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参照图1,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
28.显示面板2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的形状与尺寸通常与背光模组相匹配,通常情况下显示面板200可以设置为矩形,包括天侧、地侧、左侧和右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侧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29.显示面板200为透射型显示面板,能够对光的透射率进行调制,但本身并不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背光模组100入射到该像素单元的光线透过率和色彩,以使全部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线构成显示的图像。
30.背光模组100通常位于显示装置的底部,其形状与尺寸与显示装置的形状与尺寸相适应。当应用于电视或移动终端等领域时,背光模组通常采用矩形的形状。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用于在整个出光面内均匀的发出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线,以使显示面板可以正常显示影像。
32.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通常设置有扩散板支架,用于支撑扩散板,防止扩散板发生塌陷变形,维持光源与扩散板之间的稳定混光距离,但目前安装扩散板支架需要将单个的扩散板支架逐个固定在灯板上,存在生产组装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3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扩散板支架的安装效
率。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35.参照图2至图4,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条形扩散板支架12、灯板13、扩散板14和光学膜片15。
36.背板11位于背光模组的底部,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背板11通常情况下为一矩形结构,当应用于异形显示装置时,其形状适应于显示装置的形状。背板11包括天侧、地侧、左侧和右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侧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37.背板11的材质采用铝、铁、铝合金或铁合金等。背板11用于固定条形扩散板支架12,以及支撑固定扩散板14和光学膜片15等部件的边缘位置,背板11还对灯板13起到散热的作用。
38.背板11包括固定孔g,位于背板11的表面,用于固定条形扩散板支架12。
39.条形扩散板支架12固定于背板11之上,用于支撑扩散板14,防止扩散板14塌陷变形。具体地,条形扩散板支架12包括:条形连接部121和支撑部122。
40.条形连接部121位于背板11之上,条形连接部121可以如图4所示的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排列;或者,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沿第一方向x排列,在此不做限定。
41.如图2所示,条形连接部121包括凹槽1211和螺钉孔1212,凹槽1211位于条形连接部121背离背板11的一侧;螺钉孔1212位于凹槽1211的底部,贯穿条形连接部121并且与背板11的固定孔g一一对应。
42.如图3所示,凹槽1211和螺钉孔1212用于放置螺钉p,螺钉p贯穿螺钉孔1212固定在背板11的固定孔g内,通过螺钉p将条形扩散板支架12固定在背板11上。
43.其中,凹槽1211用于卡主螺钉p的螺钉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槽1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螺钉帽的厚度,从而防止了螺钉帽在条形连接部121上方凸起,使得条形连接部121的表面平整,有利于后续灯板13安装固定。
44.支撑部122位于条形连接部121之上,各支撑部122沿条形连接部121的延伸方向排列,用于支撑固定扩散板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浇筑的方式形成一体式的条状扩散板支架12。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形扩散板支架12至少包括两个支撑部122,当背光模组中所需扩散板支架安装数量较多时,可以在条形连接部121上设置多个支撑部122,在此不做限定。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扩散板支架12包含多个支撑部122,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只需要依次安装条形扩散板支架,避免对单个的扩散板支架依次安装固定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7.其中,如图4所示,支撑部122位于相邻的两个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之间的间隔位置;或者,支撑部122位于相邻的四个微型发光二极管133构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位置,从而可以避开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使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可以顺利地出射光线。
4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参照图2和图5,支撑部122包括:第一子部1221和第二子部1222。
50.第一子部1221位于靠近条形连接部121的一侧,与条形连接部121连接,第一子部1221平行于背板11的截面的宽度沿远离背板11的方向逐渐增大。
51.第二子部1222位于第一子部1221背离条形连接部121的一侧,与第一子部1221连接,第二子部1222平行于背板11的截面的宽度沿远离背板11的方向逐渐减小。
5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子部1222面向第一子部1221的表面m的宽度大于第一子部1221面向第二子部1221的表面n的宽度,由此,在第一子部1221与第二子部1221接触位置处会出现阶梯状的卡扣l;灯板13包括与支撑部122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s1,这样在第一通孔s1套在支撑部122时,可以将灯板13卡在卡扣l的位置处,对灯板13进行固定,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在灯板上方使用螺钉固定灯板出现的螺钉位置处有暗影,反射不均匀,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部1221在背板11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部1222在背板11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均为中心对称图形,且第一子部1221在背板11的正投影的中心点与第二子部1222在背板11的正投影的中心点重合,由此可以保证支撑部122为中心对称图形,便于条形扩散板支架12的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54.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子部1221呈倒圆台状,第二子1222呈圆锥状;第二子部1222主要用于支撑扩散板14,因此第二子部1222的高度大于第一子部1221的高度。并且为了避免第二子部1222对扩散板14进行支撑时,破坏扩散板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部1222的顶部(与扩散板14的接触位置)设置为光滑曲面。
5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灯板13包括与支撑部122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s1,由于支撑部122设置的为自锁卡扣,将灯板13上的第一通孔s1从上向下套住支撑部122,放置在条形连接部121上,即可将灯板13卡在卡扣l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扩散板支架12采用的材料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聚碳酸酯,也可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56.进一步地,为了使自锁卡扣更灵活,固定灯板13时更易操作,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撑部122的内部具有中空结构k,中空结构k平行于背板11的截面的口径沿远离背板11的方向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在第二子部1222与第一子部1221连接处的口径最大。由于整个支撑部122在第二子部1222与第一子部1221连接处的外部宽度最大,当固定灯板13时,此处的收缩路径最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空结构k在第二子部1222与第一子部1221连接处的口径最大,可以保证在卡入灯板13时,支撑部122收缩更方便,节省制作时间,降低制作成本。
5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中空结构k的口径也可以上下一致,只要能保证支撑部122收缩方便,节省制作时间即可,具体中空结构k得口径大小在此不做限定。
58.如图3所示,灯板13位于条形连接部121背离背板11的一侧,灯板11包括与支撑部121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s1,第一通孔s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1221面向第二子部1222的表面n的宽度,且小于第二子部1222面向第一子部1221的表面m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的第一通孔s1卡在支撑部122的卡扣l处,从而固定灯板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一通孔s1的宽度等于第一子部1221面向第二子部1222的表面n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左右晃
动的问题。
59.具体地,如图3所示,灯板13包括:基板131、线路层132、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和反光层134。
60.基板131位于条形连接部121背离背板11的一侧,基板131的形状与灯板13的整体形状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基板131为板状,整体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6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板13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热导系数较高的玻璃,采用热导系数较高的玻璃制作基板131,可以使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发出的热量很快地散发出去,避免了温度过高引起的降低发光效率的问题,另外,玻璃基板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后期的加工制作。或者,基板13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fr4或pet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层132经导电材料电镀沉积在基板131上,根据需要刻蚀线路形成,导电材料可以采用铜,在此不做限定。导电材料会刻蚀出断口,断口的两侧分别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正极和负极。
63.当线路层132采用上述刻蚀工艺制作而成时,基板131和线路层132可以构成电路板,该电路板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或者,当线路层132采用薄膜工艺制作而成时,基板131和线路层132也可以构成阵列基板,在此不做限定。
64.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位于线路层132之上,线路层132制作完成后会在其表面形成用于焊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焊盘,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焊接于该焊盘上,从而通过控制线路层132的驱动信号驱动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发光。
65.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不同于普通的发光二极管,其具体指的是微型发光二极管芯片。由于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尺寸很小,因此有利于将背光模组的动态发光控制到更小的分区,有利于提高画面的对比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可以采用多种尺寸,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尺寸小于500μm。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相应尺寸的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66.灯板13可以只包括一种颜色的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也可以包括多种颜色的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在此不做限定。
67.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可以采用pob和cob两种方式进行封装,采用pob封装方式对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进行封装时,会在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外侧设置封装支架,封装支架用于封装保护微型发光二极管133,阻隔异物进入到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内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pob封装方式对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进行封装时,其下表面会同时形成贴片电极,该贴片电极与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电极对应电连接,待封装后再将封装好的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贴片到线路层132的对应位置上。pob封装方式工艺成熟,适应性好。
68.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采用cob封装方式对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进行封装,则先将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焊接到线路层132对应的焊盘上,再在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表面采用点胶的方式对微型发光二极管13进行封装,微型发光二极管133表面的封装胶可以采用透明胶体材料,如透过性较佳的硅胶、改性硅胶或环氧树脂等。cob封装具有较高的效率且成本较低。
69.反光层134位于线路层132靠近微型发光二极管133一侧的表面,为绝缘保护层,具有保护电路板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层134采用具有反光性质的材料涂覆于线路层132的表面,再通过刻蚀等工艺将用于焊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焊盘所在的位置暴
露出来,以形成用于暴露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开孔。
7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层134采用的材料为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性质白色油墨,白色油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5%,在此不做限定。
7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s1贯穿基板131、线路层132和反光层134。
7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1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1221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可以卡在支撑部122的卡扣l处,从而固定灯板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13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1221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刚好固定在卡扣l处,避免出现灯板13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73.扩散板14位于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出光侧,与灯板13存在一定的距离,扩散板14的形状与灯板13的整体形状相同。通常情况下扩散板14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74.扩散板14的作用是对入射光线进行散射,使经过扩散板14的光线更加均匀。扩散板14中设置有散射粒子材料,光线入射到散射粒子材料会不断发生折射与反射,从而达到将光线打散的效果,实现匀光的作用。
75.扩散板14具有较高的雾度,均匀效果更加,通常可以采用挤出工艺加工,扩散板14所用材质一般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系材料ps、聚丙烯pp中的至少一种。
76.当灯板13只包括蓝色微型发光二极管133时,扩散板14中还可以设置量子点材料,形成量子点扩散板,量子点材料中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红色光,绿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绿色光,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77.量子点扩散板,在制作背光模组的后续过程中,不再设置量子点膜,既降低了成本,又使显示装置更轻薄。
78.光学膜片15位于扩散板14背离灯板13的一侧,光学膜片15整层设置,其形状与扩散板14的整体形状相同,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79.光学膜片15的设置可以使背光模组适应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
8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可以采用蓝光器件,光学膜片15包括量子点层或荧光层。
81.量子点层中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红色光,绿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绿色光,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82.荧光层中包括受激发射红色光和受激发射绿色光的荧光材料,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83.除此之外,光学膜片15还可以包括棱镜片,棱镜片可以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改变显示装置的可观看角度。
84.光学膜片15还可以包括反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作为一种增亮片,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同时使出射光线具有偏振的性质,省略液晶显示面板下偏光片的使用。
8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86.参照图6,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16。
87.反射片16位于灯板13背离背板的一侧,通常情况下设置为矩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射片16包括基材和反射层,基材采用的材料为pet,反射层可采用具有高反射率的混合物对基材进行喷涂形成。
88.反射片16包括多个用于暴露微型发光二极管133的开孔,可以将各微型发光二极管133暴露出来,保证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可以顺利地出射光线。反射片16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性质,因此微型发光二极管133向背板11一侧出射的光线,或者被背光模组中的元件反射回背板11一侧的光线,可以被反射片16重新向出光一侧反射,由此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89.反射片16还包括与支撑部122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s2。其中,第二通孔s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1221面向第二子部1222的表面n的宽度,并且小于第二子部1222面向第一子部1221的表面m的宽度;由此可以反射片16的第二通孔s2可以卡在支撑部122的卡扣l处,从而固定反射片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二通孔s2的宽度等于第一子部1221面向第二子部1222的表面n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反射片16刚好固定在卡扣l位置,避免出现反射片16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
9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13与反射片16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1221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和反射片16均卡在支撑部122的卡扣l处,从而固定灯板13和反射片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13和反射片16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1221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13和反射片16刚好固定在卡扣l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91.根据第一实用新型构思,背光模组包括条形扩散板支架,条形扩散板支架包含多个支撑部,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只需要依次安装条形扩散板支架,避免对单个的扩散板支架依次安装固定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92.根据第二实用新型构思,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在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接触位置处会出现阶梯状的卡扣;灯板包括与支撑部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这样在第一通孔套在支撑部时,可以将灯板卡在卡扣的位置处,对灯板进行固定,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在灯板上方使用螺钉固定灯板出现的螺钉位置处有暗影,反射不均匀,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93.根据第三实用新型构思,第一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均为中心对称图形,且第一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中心点与第二子部在背板的正投影的中心点重合,由此可以保证支撑部为中心对称图形,便于条形扩散板支架的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94.根据第四实用新型构思,为了使自锁卡扣更灵活,固定灯板时更易操作,支撑部的内部具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平行于背板的截面的口径沿远离背板的方向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口径最大。由于整个支撑部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外部宽度最大,当固定灯板时,此处的收缩路径最大,因此中空结构在第二子部与第一子部连接处的口径最大,可以保证在卡入灯板时,支撑部收缩更方便,节省制作时间,降低制作成本。
95.根据第五实用新型构思,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且小于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的第一通孔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一通孔的宽度等于
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
96.根据第六实用新型构思,灯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可以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刚好固定在卡扣处,避免出现灯板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97.根据第七实用新型构思,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反射片还包括与支撑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并且小于第二子部面向第一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反射片的第二通孔可以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反射片。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第二通孔的宽度等于第一子部面向第二子部的表面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反射片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反射片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
98.根据第八实用新型构思,灯板与反射片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和反射片均卡在支撑部的卡扣处,从而固定灯板和反射片。在理想不考虑制作误差的情况下,灯板和反射片的厚度等于第一子部的高度,由此可以保证灯板和反射片刚好固定在卡扣位置,避免出现灯板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
99.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10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