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精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茶叶出口精制生产加工过程中需对茶叶进行打浆炒干、车色加工,传统的加工工艺为:茶叶通过精制加热炒锅中进行加热炒制,当茶叶加热到一定温度以后,需要对通过水泵将加热的糯米浆喷洒在炒制的茶叶上,继续加热炒干到一定的干湿度,然后反转炒锅,倒出茶叶,将茶叶倒入车色锅中进行冷炒,增加茶叶的紧密度,将茶叶炒制到出口要求的灰白色,然后反转倒出茶叶,完成此道加工工艺。
3.上述炒茶工艺中,每道工序都由人单独操作,操作过程复杂;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高,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现有炒茶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上料仓、储茶仓、炒茶装置、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上料仓和炒茶装置之间,用于将上料仓内未炒制的茶叶输送至炒茶装置内;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炒茶装置和储茶仓之间,用于将炒茶装置内经过炒制的茶叶输送至储茶仓内储存。
6.该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对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炒制过程中通过上料机构将上料仓内未炒制的茶叶输送到炒茶装置内进行炒茶作业,整个炒制过程不需要人工频繁操作,可控性较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炒茶装置包括热炒锅、冷炒锅、第一翻转机构以及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热炒锅设置于冷炒锅正上方且与第一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热炒锅翻转以将经过热炒制的茶叶转移至冷炒锅内;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带动所述冷炒锅向下翻转,将茶叶倒出。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热炒锅翻转以将经过热炒制的茶叶转移至冷炒锅内;茶叶经过冷炒制之后,通过第二翻转机构带动冷炒锅向下翻转即可将茶叶沿第二导茶叶斗倒出,保证茶叶从热炒制转移到冷炒制的时间减少,炒制后的茶叶更加紧致。
10.进一步,所述热炒锅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打浆泵。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对热炒锅提供热源,通过打浆泵对炒制的茶叶进行打浆处理。
12.进一步,所述热炒锅和冷炒锅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导茶斗和第二导茶叶斗。
13.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相匹配的上料提升机和上料行走小车;所述上料提升机的进料端与上料仓相连;所述上料行走小车设置于炒茶装置正上方且可沿水平方向输送茶叶。
14.进一步,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相匹配的下料提升机和下料行走小车;所述下料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储茶仓相连;所述下料行走小车设置于炒茶装置正下方且可沿水平方向输送茶叶。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料提升机和上料行走小车配合以实现茶叶精准上料,并且上料行走小车可实现对多个炒茶装置进行上茶作业;通过下料提升机和下料行走小车配合,可以方便对经过炒制的茶叶进行收集,并统一输送至储茶仓内储存。
16.进一步,所述上料仓与上料机构之间还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上料仓的出茶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称重装置和控制阀对茶量进行精准控制,保证最佳炒制效果。
18.进一步,所述炒茶装置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同时设置多组炒茶装置,从而实现同时对多组茶叶同时进行炒制,大幅度提升了炒茶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上料仓,2、储茶仓,3、炒茶装置,31、热炒锅,311、第一导茶斗,32、冷炒锅,321、第二导茶叶斗,33、第一翻转机构,34、第二翻转机构,4、上料机构,41、上料提升机,42、上料行走小车,5、下料机构,51、下料提升机,52、下料行走小车,6、称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优选的实施例
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设计的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上料仓1、储茶仓2、炒茶装置3、上料机构4以及下料机构5五个大部分。上料机构4 设置于上料仓1和炒茶装置3之间,用于将上料仓1内未炒制的茶叶输送至炒茶装置3内;下料机构5设置于炒茶装置3和储茶仓2之间,用于将炒茶装置 3内经过炒制的茶叶输送至储茶仓2内储存。上料仓1储存未炒制的茶叶,炒制过程中通过上料机构4将上料仓1内未炒制的茶叶输送到炒茶装置3内进行炒茶作业,经过炒制的茶叶通过下料机构5,输送到储茶仓2中进行储存,从而实现茶叶自动化炒制加工,不需要人工频繁操作,可控性较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28.本实施例中,炒茶装置3包括热炒锅31、冷炒锅32、第一翻转机构33以及第二翻转机构34,热炒锅31和冷炒锅32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导茶斗 311和第二导茶叶斗321,设置的第一导茶斗311和第二导茶叶斗321便于将茶叶导入或导出热炒锅31和冷炒锅32。热炒锅31设置于冷炒锅32正上方且与第一翻转机构33相连,第一翻转机构33用于带动热炒锅31翻转以将经过热炒制的茶叶转移至冷炒锅32内。其中,热炒锅3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打浆泵,图中未标出;另外可在第一导茶斗311和第二导茶叶斗321设置感应器感应茶叶进出,同时在热炒锅31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待炒制的茶叶通过第一导茶斗311后,通过加热装置开始加热,热炒锅31开始对茶叶进行热炒制,并通过打浆泵进行打浆,打浆泵可有流量计进行控制。茶叶经过炒制以后,第一翻转机构33带动热炒锅31翻转,使得第一导茶斗311和第二导茶叶斗321 对接,炒制后的茶叶自然落入到冷炒锅32中进行冷炒制,从而增加茶叶的紧密性。茶叶经过冷炒制之后,通过第二翻转机构34带动冷炒锅32向下翻转即可将茶叶沿第二导茶叶斗321倒出。
29.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可采用柴煤加热、生物质颗粒燃料加热、电加热以及天然气加热等热源进行加热。第一翻转机构33和第二翻转机构34均可采用电机驱动式翻转机构。
30.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4包括相匹配的上料提升机41和上料行走小车42;上料提升机41的进料端与上料仓1相连;上料行走小车42设置于炒茶装置3 正上方且可沿水平方向输送茶叶。下料机构5包括相匹配的下料提升机51和下料行走小车52;下料提升机51的出料端与储茶仓2相连;下料行走小车52设置于炒茶装置3正下方且可沿水平方向输送茶叶。上料过程中通过上料提升机 41将上料仓1汇总未炒制的茶叶进行提升,然后通过上料行走小车42将茶叶导入炒茶装置3进行炒制即可。待茶叶炒制完毕后,通过下料行走小车52承接经过炒制的茶叶,并通过下料提升机51输送到储茶仓2内储存。
31.本实施例中,上料仓1与上料机构4之间还设置有称重装置6;上料仓1 的出茶口处设置有控制阀。当上料仓1内的茶叶沿出茶口下料后,会先通过称重装置6进行称重,当茶量达到设定的重量以后,控制阀关闭,中止下料,从而对待炒制的茶叶进行精准定量上料,根据茶叶的类别选择对应的重量,保证每种茶叶炒制后的品质较高。
32.本实施例中,炒茶装置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通过设置多组炒茶装置3,从而实现同时对多组茶叶同时进行炒制,大幅度提升了炒茶效率。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茶叶精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全程采用 plc控制器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不仅保证精准控制,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35.首先,将待炒制的茶叶储存至上料仓1中,上料仓1的出茶口正对上料提升机41;操作启动下茶后,控制阀打开使得茶叶下料,同时称重装置6对茶叶进行称量,茶量到达设定的重量以后,控制阀关闭停止下料。
36.随后,茶叶通过上料提升机41提升至上料行走小车42上,完成下料;上料提升机41的下料口处可设置自动感应器,下料过程中,同时打开对应热炒锅 31内加热装置进行预热,随后通过上料行走小车42将茶叶输送到对应热炒锅 31的第一导茶斗311上装茶,此时第一个热炒锅31上料工序结束,随后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对后续的热炒锅31进行上料。
37.当热炒锅31完成上料之后,启动热炒锅31对茶叶进行热炒制,同时温度传感器实
时检测热炒锅31中的温度,当热炒锅31中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打浆泵自动启动进行打浆,打浆量由流量计控制,达到设定的量以后打浆泵自动停止,继续加热炒制,打浆次数根据不同的茶叶设定,当炒制到设定的时间后通过第一翻转机构33翻转使得第一导茶斗311和第二导茶叶斗321对接,炒制后的茶叶自然落入到冷炒锅32中进行冷炒制,从而增加茶叶的紧密性。启动冷炒锅32进行冷炒制,茶叶经过冷炒制之后设定的时间后,通过第二翻转机构 34带动冷炒锅32向下翻转即可将茶叶沿第二导茶叶斗321倒出,即完成炒茶过程。
38.最后,炒制完毕的茶叶落入到下料行走小车52上收集,下料行走小车52 将炒制完毕的茶叶输送至下料提升机51后,下料提升机51将茶叶传输至储茶仓2,即可完成茶叶炒制过程;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对茶叶的连续加工,加工效率较高。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