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火麻仁的具体功效如下:1、润燥通便:用于老年体虚便秘病人,常与当归、黑芝麻、寸云等润肠通便之品同用;若肠有湿热者,可与大黄、枳实同用。2、补益虚劳用于消渴阴亏肠燥病人,多与益气生津药同用,以滋阴补虚而润燥。3、火麻仁有修复心肌的作用,对心脏受损有修复和保健作用。
3.市场尚未发现全脂火麻仁粉同类产品,目前的技术是通过液压冷榨方式将火麻仁的脂肪分离出来,形成火麻油和火麻蛋白粉。但火麻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不进行脂肪分离,既能保留火麻仁的全部营养成分,又能提高火麻仁的贮藏性能。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2002年被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火麻仁中蛋白质含量在30%-35%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来源。
4.国人长期食用大豆油、花生油的饮食习惯摄入了过多ω6,容易导致慢性疾病,合适的ω3和ω6摄入比例能维持人体均衡。火麻仁中植物脂肪量≥50%,其中优质不饱和脂肪酸≥80%,ω3和ω6自然形成1:4的黄金比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最理想的脂肪酸搭配,营养价值堪比“深海鱼油”,在欧美日等国家享有“超级食品(super food)”的美称,在国内也被誉为“植物黄金”和“长寿食品”。
5.火麻仁的主要营养成分来自于其不饱和脂肪酸,但正是由于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脂肪,使其成粉加工工艺困难。目前市场上的火麻仁粉,大多是将火麻仁脂肪进行分离后,将剩余部分进行破碎成粉,此方法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但剔除了营养价值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破坏了火麻仁的大部分营养价值。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于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选用有效的食品级壁材包裹火麻仁粉中的脂肪,在不分离脂肪和蛋白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二氧化硅。
9.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10.第一步: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增加风味;
11.第二步: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按照比例和水混合调配后通过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
12.第三步: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加压均质,使火麻仁中的脂肪酸充分游离出来,脂肪酸均匀分布在水溶性壁材中,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化稳定性良好的0/w(水包油)型乳化液;
13.第四步:通过喷雾干燥脱去乳化液中的水分,促使壁材成膜从而包裹均匀分散其中的脂肪酸;
14.第五步:可选择性在成品粉剂中添加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温度为115-125摄氏度。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时间为40-60分钟。
17.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和酸度调节剂的具体比例为如下,火麻仁800份、抗性糊精180份、酪蛋白酸钠3份、单甘脂3份、柠檬酸钠4份和vc钠10份。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混合后的固形物与水按照45:55的比例混合加入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之后混入剪切罐,料液温度维持在55-65℃。
19.优选的,还包括将剪切罐中的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采用30-35mpa压力进行高压均质。
20.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通过喷雾干燥机温度175-185℃,对浆液进行喷雾干燥,成粉含水量≤4%,即得到全脂火麻仁粉产品。
21.优选的,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
22.优选的,本发明生产的全脂火麻仁粉,可直接进行冲调食用,也可代替乳粉或大豆粉用于制作加工冷饮粉、植物饮料、代餐营养粉及作为配料添加到多种现有健康食品当中,可充分发挥火麻仁的营养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3.有益效果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该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制成的产品脂肪含量高达3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30%),且有火麻仁特有的香气。可选择性的采用干混工艺对成品粉剂添加0.5%的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26.(2)、该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通过在火麻仁粉的加工中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仅提高了火麻仁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有效的阻隔了脂肪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证了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了火麻仁粉的营养价值。
27.(3)、该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高了火麻仁粉的水溶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既易于冲调,又不易分层,并极大的简化了终端应用产品的生产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消费性食品加工领域。
28.(4)、该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生产的全脂火麻仁粉,可直接进行冲调食用,也可代替乳粉或大豆粉用于制作加工冷饮粉、植物饮料、代餐营养粉及作为配料添加到多种现有健康食品当中,可充分发挥火麻仁的营养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9.(5)、该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将火麻仁脂肪进行分离后,将剩余部分进行破碎成粉,剔除了营养价值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破坏了火麻仁的大部分营养价值的问题,而本发明应用于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选用有效的食品级壁材包裹火麻仁粉中的脂肪,在不分离脂肪和蛋白的前提下,实现制作出营养价值高的全脂火麻仁粉。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3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2.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如图1所示,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二氧化硅。
36.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37.第一步: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增加风味;
38.第二步: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按照比例和水混合调配后通过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
39.第三步: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加压均质,使火麻仁中的脂肪酸充分游离出来,脂肪酸均匀分布在水溶性壁材中,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化稳定性良好的0/w(水包油)型乳化液;
40.第四步:通过喷雾干燥脱去乳化液中的水分,促使壁材成膜从而包裹均匀分散其中的脂肪酸;
41.第五步:可选择性在成品粉剂中添加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42.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
43.本发明通过在火麻仁粉的加工中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仅提高了火麻仁粉中不饱和
脂肪酸的含量,还有效的阻隔了脂肪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证了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了火麻仁粉的营养价值。
44.实施例二:
45.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如图1所示,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二氧化硅。
46.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47.第一步: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增加风味;
48.第二步: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按照比例和水混合调配后通过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
49.第三步: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加压均质,使火麻仁中的脂肪酸充分游离出来,脂肪酸均匀分布在水溶性壁材中,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化稳定性良好的0/w(水包油)型乳化液;
50.第四步:通过喷雾干燥脱去乳化液中的水分,促使壁材成膜从而包裹均匀分散其中的脂肪酸;
51.第五步:可选择性在成品粉剂中添加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52.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温度为115-125摄氏度。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时间为40-60分钟。第二步中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和酸度调节剂的具体比例为如下,火麻仁800份、抗性糊精180份、酪蛋白酸钠3份、单甘脂3份、柠檬酸钠4份和vc钠10份。
53.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
54.本发明通过在火麻仁粉的加工中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仅提高了火麻仁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有效的阻隔了脂肪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证了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了火麻仁粉的营养价值。
55.实施例三:
56.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如图1所示,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二氧化硅。
57.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58.第一步: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增加风味;
59.第二步: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按照比例和水混合调配后通过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
60.第三步: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加压均质,使火麻仁中的脂肪酸充分游离出来,脂肪酸均匀分布在水溶性壁材中,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化稳定性良好的0/w(水包油)型乳化液;
61.第四步:通过喷雾干燥脱去乳化液中的水分,促使壁材成膜从而包裹均匀分散其中的脂肪酸;
62.第五步:可选择性在成品粉剂中添加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63.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温度为115-125摄氏度。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时间为40-60分钟。第二步中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和酸度调节剂的具体比例为如下,火麻仁800份、抗性糊精180份、酪蛋白酸钠3份、单甘脂3份、柠檬酸钠4份和vc钠10份。第二步中混合后的固形物与水按照45:55的比例混合加入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之后混入剪切罐,料液温度维持在55-65℃,将剪切罐中的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采用30-35mpa压力进行高压均质。此产品脂肪含量高达3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30%),且有火麻仁特有的香气。
64.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
65.本发明通过在火麻仁粉的加工中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仅提高了火麻仁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有效的阻隔了脂肪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证了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了火麻仁粉的营养价值。
66.实施例四:
67.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如图1所示,一种全脂火麻仁粉,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和二氧化硅。
68.一种全脂火麻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69.第一步: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增加风味;
70.第二步:将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酸度调节剂,按照比例和水混合调配后通过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
71.第三步: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加压均质,使火麻仁中的脂肪酸充分游离出来,脂肪酸均匀分布在水溶性壁材中,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化稳定性良好的0/w(水包油)型乳化液;
72.第四步:通过喷雾干燥脱去乳化液中的水分,促使壁材成膜从而包裹均匀分散其中的脂肪酸;
73.第五步:可选择性在成品粉剂中添加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74.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温度为115-125摄氏度。第一步中的对火麻仁进行低温烘烤的时间为40-60分钟。第二步中火麻仁、糊精、乳化稳定剂和酸度调节剂的具体比例为如下,火麻仁800份、抗性糊精180份、酪蛋白酸钠3份、单甘脂3份、柠檬酸钠4份和vc钠10份。第二步中混合后的固形物与水按照45:55的比例混合加入胶体磨进行剪切磨浆处理,之后混入剪切罐,料液温度维持在55-65℃,将剪切罐中的浆液通过两道均质机采用30-35mpa压力进行高压均质。第四步中通过喷雾干燥机温度175-185℃,对浆液进行喷雾干燥,成粉含水量≤4%,即得到全脂火麻仁粉产品。此产品脂肪含量高达3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30%),且有火麻仁特有的香气。可选择性的采用干混工艺对成品粉剂添加0.5%的二氧化硅,用以增强成品粉剂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75.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2002年被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火麻仁中蛋白质含量在30%-35%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来源。火麻仁中的脂肪含量在50%-60%,其中8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ω3和ω6的比例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4黄金比例)。
火麻仁的主要营养成分来自于其不饱和脂肪酸,但正是由于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脂肪,使其成粉加工工艺困难。目前市场上的火麻仁粉,大多是将火麻仁脂肪进行分离后,将剩余部分进行破碎成粉,此方法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但剔除了营养价值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破坏了火麻仁的大部分营养价值,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于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选用有效的食品级壁材包裹火麻仁粉中的脂肪,在不分离脂肪和蛋白的前提下,制作出全脂火麻仁粉。
76.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运用到火麻仁粉的生产中,保留了火麻仁中的全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可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保存18个月。
77.本发明通过在火麻仁粉的加工中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仅提高了火麻仁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有效的阻隔了脂肪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证了产品的贮藏性能,提高了火麻仁粉的营养价值。
78.此发明同时又提高了火麻仁粉的水溶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既易于冲调,又不易分层,并极大的简化了终端应用产品的生产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消费性食品加工领域。
79.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将火麻仁脂肪进行分离后,将剩余部分进行破碎成粉,剔除了营养价值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破坏了火麻仁的大部分营养价值的问题,而本发明应用于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选用有效的食品级壁材包裹火麻仁粉中的脂肪,在不分离脂肪和蛋白的前提下,实现制作出营养价值高的全脂火麻仁粉。使用此发明生产的全脂火麻仁粉,可直接进行冲调食用,也可代替乳粉或大豆粉用于制作加工冷饮粉、植物饮料、代餐营养粉及作为配料添加到多种现有健康食品当中,可充分发挥火麻仁的营养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8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