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净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腔加热式倾斜电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2.从油井开采出来的原油通常含有大量的杂质,原油含水不仅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荷和能耗,甚至还会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因此需要将原油中的水分经过多此净化分离处理,采用沉降净化装置将油水分离得到低含水量的原油后,再将分离出的原油调整至合适温度并排至电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处理,以除去以乳化水滴的形式存在于原油中的水。但是,现有技术对电脱水前乳化原油的加热时,是将水分和原油进行整体加热,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消耗的能源较多,经济投入也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腔加热式电脱水装置,可减少电脱水前调整原油温度时产生的能量浪费,提高加热效率,节约经济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腔加热式倾斜电脱水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罐本体,所述罐本体上设置有油气水入口,所述罐本体的内部被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一堰板分隔成分离腔、缓冲腔和电脱水腔,所述分离腔设置在罐本体高度较高的一侧,所述缓冲腔和电脱水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与罐本体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堰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堰板将分离腔分隔成位于下侧的油水腔和位于上侧的油腔,所述油腔与所述油水腔的上侧相连通;所述油腔的下侧还连通有加热隔腔,所述加热隔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隔腔的底部连接有热油管线,所述热油管线穿过第一挡板和第一堰板伸入到电脱水腔内,所述电脱水腔内设置有脉冲电场脱水装置。通过在油腔上连通加热隔腔,可仅仅加热净化分离除去污水后的原油,避免了整体加热时产生的能量浪费。
5.作为优化,所述加热装置为若干组电加热棒。
6.作为优化,所述缓冲腔的下侧设置有净化油输出口,由于电脱水腔和缓冲腔的顶部相连通,电脱水后的原油可从顶部排出至缓冲腔内,随后经由净化油输出口外输。
7.作为优化,所述电脱水腔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罐本体的最底端,以便将电脱水腔内的水彻底排出。
8.作为优化,所述罐本体内还设置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设置在分离腔和缓冲腔之间,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油水腔的底部相连通,以便收集油水腔产生的污水。
9.作为优化,所述油水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输水管,所述油水腔和所述集水腔通过输水管相连通,以便将油水腔内的污水排出至集水腔内。
10.作为优化,所述电脱水腔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罐本体与集水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冲砂水口,所述冲砂水口与所述集水管相连通,便于增大电脱水腔内污水的
排出效率。
11.作为优化,所述罐本体的上部与所述分离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集水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气相连通口,便于排出罐体内的气体,防止对分离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12.作为优化,所述罐本体通过设置在底部且高度不一的支撑腿倾斜设置,所述分离腔一侧的支撑腿高度大于所述电脱水腔一侧的支撑腿高度,罐本体的倾斜设置可避免电脱水腔内积存,造成安全事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加热隔腔的设置,可将油腔收集后的上层原油直接加热和单独加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体腔室加热的弊端,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节约了经济成本;优化了整体结构和设计,在罐本体内同时设置有多个处理腔室,将油腔内收集的上层原油直接导流入加热隔腔后再输入电脱水腔内,大大节省了设备成本,节约了处理流程,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倾斜设置的罐本体,有效避免了电脱水腔内积存气体的现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罐本体,2、油气水入口,3、第一挡板,4、第一堰板,5、分离腔,6、缓冲腔,7、电脱水腔,8、脉冲电场脱水装置,9、净化油输出口,10、排水管,11、集水腔,12、输水管,13、冲砂水口,14、气相连通口,15、加热隔腔,16、加热装置,17、热油管线,18、支撑腿,19、集水管,501、第二挡板,502、第二堰板,503、油水腔,504、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1所示,一种隔腔加热式倾斜电脱水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罐本体1,所述罐本体1上设置有油气水入口2,所述油气水入口设置在罐本体1高度较高的一侧,所述罐本体1的内部被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3和第一堰板4分隔成分离腔5、缓冲腔6和电脱水腔7。所述分离腔5也设置在罐本体1高度较高的一侧,所述第一堰板4的上端与罐本体1之间留有空隙,
使得所述缓冲腔6和电脱水腔7的顶部相连通,便于电脱水处理后且位于上层的原油及时排入缓冲腔6内。所述分离腔5内设置有与罐本体1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二挡板501,所述第二挡板501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堰板502,所述第二挡板501 和第二堰板502将分离腔5分隔成位于下侧的油水腔503和位于上侧的油腔504,所述第二堰板的上端与所述罐本体之间留有空隙,使得所述油腔504与所述油水腔503的上侧相连通,经油水分离后的上层原油可越过第二堰板502进入油腔504,第二堰板502 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状态,因此可起到导流作用。所述油腔504的下侧还连通有加热隔腔15,所述加热隔腔15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6,所述加热装置16为若干组电加热棒,可对油腔所收集的低含水量的上层原油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隔腔15的底部连接有热油管线 17,所述热油管线17穿过第一挡板3和第一堰板4伸入到电脱水腔7内,所述电脱水腔 7内设置有脉冲电场脱水装置8,经加热后的上层原油被热油管线17输送至电脱水腔7 内进行脱水处理。
20.所述缓冲腔6的下侧设置有净化油输出口9,及时排出缓冲腔6收集的电脱水后的原油。
21.电脱水腔7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位于罐本体1的最底端,可将电脱水7腔内的水分彻底排净。
22.所述罐本体1内还设置有集水腔11,所述集水腔11设置在分离腔5和缓冲腔6之间,且所述集水腔11与所述油水腔50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油水腔50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输水管12,所述油水腔503和所述集水腔11通过输水管12相连通,及时收集油水腔503内位于下层的污水。
23.为了进一步加速电脱水腔7内水的排出,避免电脱水效率降低,在所述电脱水腔7 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19,所述罐本体1与集水管19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冲砂水口 13,所述冲砂水口13与所述集水管19相连通。
24.为了及时排出整个净化过程所产生的气体,调整装置内的气相平衡状态,在所述罐本体1的上部与所述分离腔5、所述缓冲腔6和所述集水腔11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气相连通口14。
25.所述罐本体1通过设置在底部且高度不一的支撑腿18倾斜设置,且所述分离腔5 一侧的支撑腿18高度大于所述电脱水腔7一侧的支撑腿18高度,以便将整个罐体倾斜,以此保证交直流电脱水腔7的顶部始终为满液状态,将电脱水腔内的气体挤压出去。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腔加热式倾斜电脱水装置,在使用时,将油气水混合物经混合物入口2排进分离腔5,由于密度的差异,油水在油水腔503内分层,原油位于上层,随着液面上升原油越过第二堰板502后进入上层油腔504,经由第二挡板501的导流作用进入加热隔腔15内,被加热后经由热油管线17输送至电脱水腔7内进行脱水处理,随着电脱水后的原油不断积累,原油液面不断上升,随后越过第一堰板4流入缓冲腔6内收集,最后经由底部的净化油输出口9外输。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