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脱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


背景技术:

2.转炉煤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随着温度不断降低,煤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成水附着在关闭上,腐蚀管道,造成煤气泄漏,更严重的,还会危害人身安全,同时,含水量大的煤气直接用于燃烧,不仅点火难度大,燃烧温度也低。
3.目前,煤气脱湿有以下三种方法,冷却法脱水、固体吸附脱水和溶剂吸收脱水。其中固体吸附脱水和溶剂吸收法建设费高,运输复杂,城市应用较多,冷却法脱水易与控制煤气冷切温度,易与摄影米奇符合变化,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
4.煤气冷却法脱湿的原理是将煤气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使煤气中水气冷凝析出,从而达到煤气脱湿的目的。现有脱湿装置中冷源是能源院消耗的主要部分,有些装置使用以氨或氟利昂作制冷剂的冷冻机作为冷源,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便于清洗维护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煤气中水分含量,而且利用了制氧厂液氩/液氮气化换热,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网板、换热器、排水器,所述壳体为封闭型腔室,所述壳体中间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底部连通,顶板上安装有煤气放散管,所述壳体下端与排水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腔室侧壁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下侧沿壳体纵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插板口,所述开口分别作为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分别与煤气的输送管道连接,所述隔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板状排水管,板状排水管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入水长孔,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内等间隔斜向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每对插槽上安装有导流网板,第一、第二腔室内的导流网板沿隔板对称设置,所述导流网板一端与板状排水管的入水长孔配合,另一端与腔室侧壁上的插板口配合,所述壳体外部绕设有换热器管道,所述换热器管道与液氩或液氮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管道绕设在插板口间隙中。
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网板为不锈钢钢丝网板。
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器是漏斗形的收集水容器。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表面、隔板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涂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管道卡架,所述换热器管道通过u型卡和锁紧螺母固定在管道卡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煤气放散管安装有阀门。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脱湿装置利用换热器中液氮/液氩气化降温,煤气经过本装置后温度被降低5-15℃,不仅冷却效率高,而且能源利用率高。(2)煤气中
的水蒸汽冷凝后触碰导流网板后顺网流入板状排水管,顺着板状排水管流入排水器,脱水后的每立方标准煤气含水量降到40g/m
³
,含水量降低后,煤气理论燃烧温度可以提高3%,提高了燃烧效率。(3)由于煤气中含的水腐蚀性较强,将该脱湿装置中的导流网板设计为插槽式,易于更换,方便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13.图1、本实用新型转炉煤气脱湿装置正视图。
14.图2、本实用新型转炉煤气脱湿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16.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网板1、换热器2、排水器3。
17.所述壳体为封闭型腔室,所述壳体中间通过隔板6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底部连通,当煤气依次从两个腔室穿过,即实现了二次除湿,除湿效果更好。
18.所述第一、第二腔室顶板上安装有煤气放散管8,所述煤气放散管8安装有阀门。当出现特殊情况时,通过放散管8将煤气及时排出,以防事故发生。所述第一、第二腔室侧壁上部设置有开口,分别作为煤气进口7和煤气出口5,所述煤气进口7和煤气出口5分别与煤气的输送管道连接。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煤气的运动方向。
19.壳体内隔板6两侧对称设置有板状排水管4,板状排水管4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入水长孔,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内等间隔斜向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每对插槽内安装有导流网板1。第一、第二腔室内的导流网板1沿隔板6对称设置,所述导流网板1一端与板状排水管4的入水长孔配合,另一端与腔室侧壁上的插板口配合,并利用密封圈与壳体外侧面形成密封结构。插槽式设计便于导流网板1的清洗维护。
20.所述壳体下端与排水器3连接,煤气中的水蒸汽冷凝后触碰导流网板1,沿导流网板1流入板状板状排水管4,进入排水器3。
21.所述壳体外部绕设有换热器2的管道,所述换热器2的管道与液氩或液氮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管道绕设在插板口间隙中。
2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管道卡架,所述换热器2管道通过u型卡和锁紧螺母固定在管道卡架上。
2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网板1为不锈钢钢丝网板。
2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器3是漏斗形的收集水容器,便于冷凝水的收集。
2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表面、隔板6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涂层。有利于延长壳体的使用寿命。
2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
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流网板、换热器、排水器,所述壳体为封闭型腔室,所述壳体中间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底部连通,顶板上安装有煤气放散管,所述壳体下端与排水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腔室侧壁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下侧沿壳体纵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插板口,所述开口分别作为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分别与煤气的输送管道连接,所述隔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板状排水管,板状排水管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入水长孔,所述第一、第二腔室内等间隔斜向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每对插槽上安装有导流网板,第一、第二腔室内的导流网板沿隔板对称设置,所述导流网板一端与板状排水管的入水长孔配合,另一端与腔室侧壁上的插板口配合,所述壳体外部绕设有换热器管道,所述换热器管道与液氩或液氮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管道绕设在插板口间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网板为不锈钢钢丝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器是漏斗形的收集水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隔板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管道卡架,所述换热器管道通过u型卡和锁紧螺母固定在管道卡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放散管安装有阀门。

技术总结
一种转炉煤气脱湿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网板、换热器、排水器,壳体为封闭型腔室,中间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两腔室底部连通,顶板上安装有煤气放散管,下端与排水器连接,两腔室侧壁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下侧沿壳体纵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插板口,开口分别作为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隔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板状排水管,排水管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入水长孔,第一、第二腔室内等间隔斜向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每对插槽上安装有导流网板,第一、第二腔室内的导流网板沿隔板对称设置,导流网板一端与板状排水管的入水长孔配合,另一端与腔室侧壁上的插板口配合,壳体外部插板口间隙中绕设有换热器管道。本装置高效脱湿,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 卫军 刘永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