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墨电极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炭质原料进行煅烧,炭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排出所含的水分和挥发份,并相应提高原料理化性能的生产工序称为煅烧。一般炭质原料采用燃气及自身挥发份作为热源进行煅烧,最高温度为 1250-1350℃,煅烧后的物质称为煅后焦,为了能尽快的进行下一步工艺,通常需对煅后焦进行冷却,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风冷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冷却速率较慢,花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以期望提高煅后焦的冷却速率。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底部为圆台状,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刮料叶片,刮料叶片与桶体内壁倾斜面相接触,所述桶体倾斜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孔,在转轴上还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桶体内侧壁设置有干冰磨碎室,干冰磨碎室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在干冰磨碎室内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辊,转辊上间隔设置有破碎齿,两个转辊上的破碎齿相互交错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有桶盖,在桶体底部设置有支腿。
7.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侧部设置有齿轮罩,齿轮罩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两个转辊的一端均穿过桶体与齿轮连接,在齿轮罩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齿轮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排料孔两侧设置有导滑轨条,导滑轨条之间滑动设置有门板,且位于导滑轨条的外侧设置有导料槽。
9.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电机的支撑台和排气管。
10.进一步的,所述干冰磨碎室底面设置有干冰排出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在桶体侧壁设置有干冰磨碎室,干冰磨碎室中设置有两转辊并在两转辊上交错设置有破碎齿,以对干冰进行破碎成小颗粒,破碎后的干冰小颗粒通过干冰排出孔落入到桶体底部通过搅拌杆和刮料叶片的旋转作用,使得干冰小颗粒和煅后焦能混合,在干冰颗粒的升华作用下,能急速的降低煅后焦的温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辊的连接示意图。
15.图中,1-支腿、2-桶体、3-导料槽、4-排料孔、5-导滑轨条、6-门板、7
‑ꢀ
第一电机、8-转轴、9-刮料叶片、10-搅拌杆、11-支撑台、12-第二电机、13
‑ꢀ
干冰磨碎室、14-进料口、15-破碎齿、16-转辊、17-干冰排出孔、18-排气管、 19-齿轮罩、20-桶盖、2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实施例1:
18.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桶体2,桶体2 底部为圆台状,所述桶体2顶部设置有桶盖20,在桶体2底部设置有支腿1,所述桶体2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8,转轴8 上设置有刮料叶片9,刮料叶片9与桶体2内壁倾斜面相接触,所述桶体2倾斜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孔4,通过底部的刮料叶片9以便于排出物料,在转轴8上还设置有搅拌杆10,所述桶体2内侧壁设置有干冰磨碎室13,干冰磨碎室1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4,参考图2所示,在干冰磨碎室13内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辊 16,两转辊16相向转动,转辊16上间隔设置有破碎齿15,两个转辊16上的破碎齿15相互交错设置,干冰通过进料口14进入到干冰磨碎室13的两转辊16 之上通过破碎齿15将干冰破碎成小颗粒,并落入到桶体2底部与煅后焦混合,通过干冰的升华吸热能迅速对煅后焦进行冷却。
19.实施例2:
2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驱动两转辊16相向旋转,所述桶体2侧部设置有齿轮罩19,齿轮罩19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21,两个转辊16的一端均穿过桶体2与齿轮21连接,在齿轮罩19 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齿轮21连接。
21.实施例3:
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排料,所述排料孔4两侧设置有导滑轨条5,导滑轨条5之间滑动设置有门板6,且位于导滑轨条5的外侧设置有导料槽3,导料槽3为倾斜设置。所述桶体2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电机12的支撑台11和排气管18,排气管18用于排放升华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23.实施例4:
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干冰磨碎室 13底面设置有干冰排出孔17,以利于破碎后的干冰通过干冰排出孔17排出到桶体2。
25.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桶体(2),桶体(2)底部为圆台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8),转轴(8)上设置有刮料叶片(9),刮料叶片(9)与桶体(2)内壁倾斜面相接触,所述桶体(2)倾斜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孔(4),在转轴(8)上还设置有搅拌杆(10),所述桶体(2)内侧壁设置有干冰磨碎室(13),干冰磨碎室(1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4)且在干冰磨碎室(13)内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辊(16),转辊(16)上间隔设置有破碎齿(15),两个转辊(16)上的破碎齿(15)相互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顶部设置有桶盖(20),在桶体(2)底部设置有支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侧部设置有齿轮罩(19),齿轮罩(19)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21),两个转辊(16)的一端均穿过桶体(2)与齿轮(21)连接,在齿轮罩(19)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齿轮(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孔(4)两侧设置有导滑轨条(5),导滑轨条(5)之间滑动设置有门板(6),且位于导滑轨条(5)的外侧设置有导料槽(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电机(12)的支撑台(11)和排气管(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冰磨碎室(13)底面设置有干冰排出孔(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底部为圆台状,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刮料叶片,刮料叶片与桶体内壁倾斜面相接触,所述桶体倾斜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孔,在转轴上还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桶体内侧壁设置有干冰磨碎室,干冰磨碎室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在干冰磨碎室内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辊,转辊上间隔设置有破碎齿,两个转辊上的破碎齿相互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煅后焦冷却装置,以期望提高煅后焦的冷却速率。以期望提高煅后焦的冷却速率。以期望提高煅后焦的冷却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常崇山 郜小魁 牛进才 李亚楠 张育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