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容易在内部通道中因瞬时间投入量过多而产生堵塞,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挤压成型以及出料;在进行挤压成型工序前的原料因湿度过大,在挤压成型时不易成型;挤压成型后被排出的高温的燃料颗粒脆性较高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重新被粉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解决目前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加工过程中容易堵塞、不易成型、颗粒脆性较高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侧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绞碎腔室、原料通道、挤压腔室、出料冷却装置;进料口与所述绞碎腔室相连通,所述绞碎腔室内部横向水平设置有绞碎辊,所述绞碎辊通过绞碎电机所驱动;所述原料通道竖直设置于绞碎腔室的下端,原料通道的入口与绞碎腔室的出口相连接,原料通道的上部区域水平设置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上垂直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辊通过搅拌电机所驱动,原料通道的下部区域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网、电加热丝、风机,所述烘干网竖直固定于原料通道的侧板上,所述电加热丝设置于烘干网的外部,所述风机设置于电加热丝远离烘干网的一端;所述挤压腔室设置于原料通道的下端,挤压腔室的入口与原料通道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挤压腔室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内部水平设置有螺杆,挤压腔室的内径略大于螺杆的最大直径,螺杆的一端与挤压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切刀相固定连接,挤压腔室远离挤压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定型模具,定型模具的中间位置开有过孔,所述过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螺杆设置有切刀的一端穿过定型模具卡接于轴承中,定型模具上沿着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型孔;所述出料冷却装置设置于定型模具远离挤压电机一端的下部;所述机体的外侧端面下部还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冷却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绞碎腔室的下端面设置有出口,出口周围设置为倾斜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网的孔径小于原料的粒径,所述电加热丝与烘干网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8.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模具为圆柱形结构,卡接固定于挤压腔室的末端。
9.更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下部设置有滚轮。
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在绞碎腔室下部的原料通道内部
设置了搅拌辊,可以对进入原料通道的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发生堵塞;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设置了烘干装置,风机出的风可以将电加热丝的热量通过烘干网吹入原料通道内部,将原料进行烘干干燥,便于挤压;
1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成型后的燃料掉落至出料冷却装置中,高温颗粒经过出料冷却装置的冷却后硬度变高脆性降低更易被收集和保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的定型模具正视图;
17.其中,1为机体、2为进料口、3为绞碎腔室、4为绞碎辊、5为绞碎电机、6为原料通道、7为搅拌辊、8为搅拌电机、9为烘干网、10为电加热丝、11为风机、12为挤压腔室、13为螺杆、14为挤压电机、15为定型模具、16为切刀、17为出料冷却装置、18为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外侧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为喇叭状结构,与机体1内部相连通。
20.所述机体1内部最上端为绞碎腔室3,进料口2与所述绞碎腔室3相连通。所述绞碎腔室3内部横向水平设置有绞碎辊4,所述绞碎辊4通过绞碎电机5所驱动,通过绞碎电机5驱动绞碎辊4,可以将进入绞碎腔室3内的原料绞碎,成为碎末状。所述绞碎腔室3的下端面设置有出口,出口周围设置为倾斜结构,绞碎后的原料可以通过倾斜结构滑落至绞碎腔室3的出口内部。
21.所述机体1内部还设置有竖直的原料通道6,所述原料通道6的入口与绞碎腔室3的出口相连接,从绞碎腔室3出来的原料通过原料通道6的入口进入原料通道6内部。
22.所述原料通道6的上部区域水平设置有搅拌辊7,所述搅拌辊7上垂直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辊7通过搅拌电机8所驱动,搅拌电机8驱动搅拌辊7在原料通道6内部进行转动,防止碎末状的原料在下落的过程中在原料通道6内部堵塞,影响下一步程序。
23.所述原料通道6的下部区域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网9、电加热丝10、风机11,所述烘干网9竖直固定于原料通道6的侧板上,烘干网9的孔径小于原料的粒径,防止原料从原料通道6内洒出;所述电加热丝10设置于烘干网9的外部,与烘干网9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风机11设置于电加热丝10远离烘干网9的一端,风机11出的风可以将电加热丝10的热量通过烘干网9吹入原料通道6内部。
24.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还设置有挤压腔室12,所述挤压腔室12设置于原料通道6的下端,所述挤压腔室12的入口与原料通道6的出口相连接,从原料通道6出来的原料通过挤压腔室12的入口进入挤压腔室12内部。
25.所述挤压腔室12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内部水平设置有螺杆13,挤压腔室12的内径略大于螺杆13的最大直径。螺杆13的一端与挤压电机14相连接,另一端与切刀16相固定连接,挤压电机14驱动螺杆1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螺杆13端部的切刀16一起转动。所述挤压腔室12远离挤压电机14的一端设置有定型模具15,所述定型模具15为圆柱形结构,卡接固定于挤压腔室12的末端。定型模具15的中间位置开有过孔,所述过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螺杆13设置有切刀16的一端穿过定型模具15,卡接于轴承中。螺杆13通过所述轴承,可以在定型模具15中自由转动。所述定型模具15上沿着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型孔。
26.所述机体1内部还设置有出料冷却装置17,所述出料冷却装置17设置于定型模具15远离挤压电机14一端的下部,从定型模具15出来的定型后的物料进入所述出料冷却装置17。
27.所述机体1的外侧端面下部还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料口18,所述出料口18与出料冷却装置17的出口相连通,从出料冷却装置17出来的物料可以直接从出料口18处输出。
28.所述机体的下部设置有滚轮。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0.将原始的原料通过进料口2输入至机体1内部,从进料口2输入的原料首先进入绞碎腔室3,通过绞碎电机5驱动绞碎辊4转动,将原料绞碎为碎末状,并通过绞碎腔室3的出口进入原料通道6中。
31.进入原料通道6的碎末状的原料首先经过搅拌辊7的搅拌,防止原料在原料通道中发生堵塞。通过搅拌辊7的原料经过烘干装置,风机11出的风可以将电加热丝10的热量通过烘干网9吹入原料通道6内部,将原料进行烘干干燥,便于挤压。
32.烘干后的原料从原料通道6进入挤压腔室12中,在螺杆13的作用下,原料被逐渐推送至成型模具15处,并通过成型模具15上的成型孔挤压为长条状结构,由于螺杆13带动切刀16同时转动,挤压出来的长条状的原料被切刀16分别切割为颗粒状的燃料。
33.成型后的燃料掉落至出料冷却装置17中,被排出的高温的颗粒脆性较高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重新被粉碎,高温颗粒经过出料冷却装置的冷却后硬度变高脆性降低更易被收集和保存。
34.经过出料冷却装置17冷却后的燃料从出料口18输出,成为最终的成品。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