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垃圾热解气化炉。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中小型垃圾焚烧炉,是通过人工将垃圾投入炉中“闷火”燃烧。直接焚烧的烟气成分非常复杂,而且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焦油含量高,给后端尾气治理带来非常大的负担。另外,传统的垃圾焚烧方法,容易导致垃圾燃烧不充分,不充分燃烧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尤其是二恶英会严重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
3.燃烧炉因其特点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热解、气化,产生co、h2等可燃气,利用这部分可燃气,使垃圾燃烧的尾气充分分解。垃圾热解产生的烟气成分比传统的垃圾焚烧技术所产生的烟气焦油含量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会大幅降低,使尾气治理更加容易,有利于尾气达标排放。
4.然而,目前的燃烧炉最明显的缺点是,进入炉体内的垃圾温度不高,燃烧不充分,且燃烧过程极不稳定,热解气化程度不高,大大影响了炉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解稳定,能耗低,效率高的垃圾热解气化炉。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垃圾热解气化炉,包括:炉体、以及设于炉体上的匀料器、进料管、匀料机构、破渣装置和出渣口;所述匀料器设于炉体的上部,所述进料管设于炉体的上部、且与匀料器对应;所述炉体内从上至下依次为干燥层、热解层、红碳层和灰烬层,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进烟口与干燥层对应,所述出烟口与红碳层对应;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匀料机构,所述匀料机构贯穿于炉体的外壳、且与红碳层对应;所述破渣装置设于炉体的下部、且与灰烬层对应;所述出渣口设于炉体的底部。
7.进一步的,所述破渣装置,包括均设有气孔的锥形转鼓总成、传动管总成和拨管总成;所述锥形转鼓总成的中间水平穿插有传动管总成,所述锥形转鼓总成的中心与传动管总成的两端均竖向穿插有拨管总成;所述锥形转鼓总成的底端连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设有与锥形转鼓总成、传动管总成、拨管总成和气孔连通的进气孔。
8.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拨管总成的顶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且相邻的距离不同。
9.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转鼓总成、传动管总成与三个拨管总成的外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水冷管。
10.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转鼓总成,包括均设有气孔的内锥形转鼓和外锥形转鼓,所述外锥形转鼓套装于内锥形转鼓的外侧、且与内锥形转鼓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拨管总成,包括均设有气孔的内拨管、外拨管、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外拨管套装于内拨管的外侧、且通过气孔连通,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设于外拨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传动管总成,
包括均设有气孔的外传动管和内传动管,所述外传动管的中间与外锥形转鼓连接、其两端分别连接外拨管、且通过气孔连通,所述内传动管的中间与内锥形转鼓连接、其两端分别连接内拨管连接、且通过气孔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的顶端连接有外锥顶和内锥顶,所述外锥顶套装于内锥顶的外侧,所述外锥顶和内锥顶分别与外拨管、内拨管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板通过安装法兰依次连有连接座和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一侧连有传动变速齿轮,所述传动变速齿轮通过变速箱与电机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底端连有支承座;所述安装底板与炉体的外侧连接,所述锥形转鼓总成的底部卡装于炉体的外壳中。
13.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转鼓总成的底部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装在锥形转鼓总成与外壳之间;所述安装底板与安装法兰之间、以及所述回转支承与安装法兰之间均设有隔热垫。
14.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中间顶部设有料斗,所述进料管中设有推料箱、液压管和压缩腔;所述压缩腔设于进料管靠近炉体的一端,所述液压管设于进料管远离炉体的一端,所述推料箱与液压管连接、且可往复于压缩腔的两端;所述推料箱的底端设有支撑轮、其两侧设有导轮。
15.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外壳从内往外依次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所述炉体上设有维护窗;所述出渣口设有出渣箱,所述出渣箱设有四个、且相邻的出渣箱相互垂直设置。
16.垃圾由进料管进入炉体后,通过匀料器进行匀料后,垃圾筒向下先后进入干燥层和热解层,之后通过匀料机构再次匀料,之后向下先后进入红碳层和灰烬层,之后通过破渣装置进行破渣、匀料和供氧。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且还能有效克服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问题;破渣装置在运动中实现破渣、匀料和供氧的目标,分散融熔状态下的渣质,把炉膛内垃圾摊匀,确保垃圾在炉膛内各反应层的热解稳定,能耗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破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出渣箱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炉体,11、耐火层,12、保温层,13、维护门,14、出渣口,141、出渣箱,21、干燥层,22、热解层,23、红碳层,24、灰烬层,25、进烟口,26、出烟口,31、匀料器,32、进料管,321、料斗,322、推料箱,323、液压管,324、压缩腔,33、匀料机构,4、破渣装置,41、锥形转鼓总成,411、内锥形转鼓,412、外锥形转鼓,413、安装底板,414、密封圈,42、传动管总成,421、外传动管, 422、内传动管,43、拨管总成,4311、外锥顶,4312、内锥顶,4321、内拨管,4322、外拨管,4331、下连接板,4332、中连接板,4333、下连接板,44、进气孔、45、气孔, 46、连接座,461、安装法兰,462、隔热垫,47、回转支承,471、支承座,48、传动变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所示,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实施例,包括:炉体1、以及设于炉体1上的匀料器31、进料管32、匀料机构33、破渣装置4和出渣口14;匀料器31设于炉体1的上部,进料管32设于炉体1的上部、且与匀料器31对应;炉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为干燥层21、热解层22、红碳层23和灰烬层24,炉体1的外壳上设有进烟口25和出烟口26,进烟口25与干燥层21对应,出烟口26与红碳层23对应;炉体1的两侧设有匀料机构33,匀料机构33贯穿于炉体1的外壳、且与红碳层23对应;破渣装置4设于炉体1的下部、且与灰烬层24对应;出渣口14设于炉体1的底部。
24.如图2所示,破渣装置4,包括均设有气孔45的锥形转鼓总成41、传动管总成42和拨管总成43;锥形转鼓总成41的中间水平穿插有传动管总成42,锥形转鼓总成41的中心与传动管总成42的两端均竖向穿插有拨管总成43;锥形转鼓总成41的底端连有安装底板413,安装底板413设有与锥形转鼓总成41、传动管总成42、拨管总成43和气孔435连通的进气孔44;三个拨管总成43的顶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且相邻的距离不同。
25.破渣装置4采用气冷和水冷混合模式,既保证的氧气的进入,也防止破渣装置4过热变红而造成的设备损坏。锥形转鼓总成41、传动管总成42与三个拨管总成43的外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水冷管。
26.锥形转鼓总成41,包括均设有气孔45的内锥形转鼓411和外锥形转鼓412,外锥形转鼓412套装于内锥形转鼓411的外侧、且与内锥形转鼓411之间设有空隙;拨管总成43,包括均设有气孔45的内拨管4321、外拨管4322、上连接板4331和下连接板4333,外拨管4322套装于内拨管4321的外侧、且通过气孔45连通,上连接板4331和下连接板4333分别设于外拨管4322的上端和下端;传动管总成42,包括均设有气孔45的外传动管421和内传动管422,外传动管421的中间与外锥形转鼓412连接、其两端分别连接外拨管4322、且通过气孔45连通,内传动管422的中间与内锥形转鼓411连接、其两端分别连接内拨管4321连接、且通过气孔45连通。
27.上连接板4331的顶端连接有外锥顶4311和内锥顶4312,外锥顶4311套装于内锥顶4312的外侧,外锥顶4311和内锥顶4312分别与外拨管4322、内拨管4321连接;安装底板413通过安装法兰461依次连有连接座46和回转支承47,回转支承47的一侧连有传动变速齿轮48,传动变速齿轮48通过变速箱与电机连接,回转支承47的底端连有支承座471;安装底板413与炉体1的外侧连接,锥形转鼓总成41的底部卡装于炉体1的外壳中;锥形转鼓总成41的底部套装有密封圈414,密封圈414卡装在锥形转鼓总成41与外壳之间;安装底板413与安装法兰461之间、以及回转支承47与安装法兰461之间均设有隔热垫462。
28.进料管32的中间顶部设有料斗321,进料管32中设有推料箱322、液压管323和压缩腔324;压缩腔324设于进料管32靠近炉体1的一端,液压管323设于进料管32远离炉体1的一端,推料箱322与液压管323连接、且可往复于压缩腔324的两端;推料箱322的底端设有支撑轮、其两侧设有导轮。
29.炉体1的外壳从内往外依次设有耐火层11和保温层12,炉体1上设有维护窗13;如图3所示,出渣口14设有出渣箱141,出渣箱141设有四个、且相邻的出渣箱141相互垂直设置。
30.干燥层21:位于炉体1上部,烟气从顶部抽出,加快物料干燥。
31.热解层22:干燥后的垃圾经过吸收红碳层23的热能,气化产生h2/co/ch4/c2h6等碳氢类可燃气体,在缺氧条件下,温度在500℃到600℃时,可燃气体浓度即达到最好条件。
32.红碳层23:缺氧或少氧环境,无明火产生,稳定的红碳层23约500mm厚,温度600℃,为上层气化和干燥提供稳定的热能。
33.灰烬层24:红碳层23的物料充分燃尽后形成灰渣,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可用于路基填料或定点填埋,正常使用后每天定时出一定灰渣。
34.说明书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