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桥梁或栈道工程施工时,底板施工时较为麻烦。一般若下部是地面,则通过搭设施工平台的方式进行登高施工,若下方是水流等特别情况,需配合机械进行施工,由此增加了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而且,如果施工位置下方为水流等特殊情况时,即使配合机械施工也较为困难。
3.因此,如何实现钢结构栈道施工底部的登高施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吊篮、对拉钢丝绳和调节钢丝绳;
7.所述吊篮包括吊篮本体,吊篮本体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一块吊篮耳板,每块吊篮耳板中穿有一个吊环;
8.所述对拉钢丝绳有两条,分别布置于所述吊篮的两侧,用于将吊篮整体挂载于支撑栈道的两条钢柱上;每条钢柱上设有一块钢柱耳板;每条对拉钢丝绳的中部穿过一侧的两个吊环,其一端通过钢丝绳卡扣绑扎固定于吊篮一侧钢柱的钢柱耳板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张紧装置的一端,张紧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吊篮另一侧钢柱的钢柱耳板上;两条对拉钢丝绳通过各自连接的张紧装置张紧;
9.所述调节钢丝绳有四条,每个吊环中穿有一条调节钢丝绳;每条调节钢丝绳的一端作为自由端置于吊篮中,另一端穿过吊环后,再绕过所在侧钢柱上的钢柱耳板后重新通过钢丝绳卡扣绑扎固定于吊环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吊篮耳板中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吊环的环体直径,使吊环在吊篮耳板上能够活动。
11.作为优选,所述张紧装置为手拉葫芦。
12.作为优选,所述吊篮本体采用周围钢筋和底部钢板焊接而成。
13.作为优选,4个吊环和4块钢柱耳板一一对应,每条调节钢丝绳穿过对应的一组吊环和钢柱耳板,并在钢柱耳板的导向下,通过调节钢丝绳的自由端对吊篮施加沿对拉钢丝绳滑动的拉力。
14.作为优选,所述钢柱耳板焊接固定于钢柱上。
15.作为优选,所述吊篮耳板焊接固定于吊篮本体上。
16.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能够可拆卸式固定于对拉钢丝绳上,用于对吊篮的滑动进行限位。
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器为钢丝绳卡扣。
18.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卡扣由底座、u型螺杆和螺母组成;所述底座上开设两个通孔,所述u型螺杆的两个外螺纹端部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由两个螺母拧紧固定。
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该平台中的吊篮可挂在钢丝绳上,而钢丝绳两端与钢柱吊耳进行连接。此工具使工人站在吊篮内伸手即可进行焊接,并且工人站在吊篮中拉动钢丝绳即可移动。如此可节省搭设施工平台的时间与费用,且受环境影响极小。
附图说明
21.图1为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吊环、对拉钢丝绳和调节钢丝绳的连接位置示意图;
24.图4为对拉钢丝绳与手拉葫芦的连接位置示意图;
25.图5为手拉葫芦一侧的钢柱耳板位置穿绳示意图;
26.图6为非手拉葫芦一侧的钢柱耳板位置穿绳示意图;
27.图中附图标记为:钢柱a、吊篮1、吊篮本体101、吊篮耳板102、吊环103、对拉钢丝绳2、调节钢丝绳3、钢丝绳卡扣4、张紧装置5、钢柱耳板6、限位器7。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29.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底部的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其主要组件包括吊篮1、对拉钢丝绳2和调节钢丝绳3。下面对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30.如图2所示,吊篮1包括吊篮本体101,吊篮本体101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一块吊篮耳板102,吊篮耳板102中具有一个通孔,每块吊篮耳板102的通孔中穿有一个吊环103。吊篮本体101的具体形状不限,在本实施例中,吊篮本体101采用周围钢筋和底部钢板焊接而成。在焊接制作时,首先选用大直径钢筋焊接成四周的围护结构,顶部开口,而底部用钢板焊接在围护钢筋的底面上。然后将吊篮耳板102开孔后,将开口的吊环103穿过吊篮耳板102后对开口处进行焊接封闭,然后将吊篮耳板102与围护钢筋焊接固定。为了保证整个吊篮本体101挂载状态下的平衡性,吊篮本体101加工呈长方体形式,而四个吊篮耳板102分别对称布置于顶面的四个角点位置。
31.吊环103可以为对拉钢丝绳2和调节钢丝绳3提供一定的限位,每个吊环103位置的穿绳状态如图3所示。
32.整个吊篮本体101是通过两条对拉钢丝绳2进行挂载的。而由于施工完毕的栈道中其下方本身具有相应的钢柱,因此承载重量的结构物可以选择栈道自身已施工完毕的钢柱
a。栈道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条钢柱a,因此两条对拉钢丝绳2分别布置于吊篮1的两侧,用于将吊篮1整体挂载于支撑栈道的相邻两条钢柱a上,每条钢柱a上相对两侧设有两块钢柱耳板6。钢柱耳板6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钢柱a上。
33.每条对拉钢丝绳2的中部穿过一侧的两个吊环103,其中每条对拉钢丝绳2的一端通过钢丝绳卡扣4绑扎固定于吊篮1一侧钢柱a的钢柱耳板6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张紧装置5的一端,张紧装置5的另一端固定于吊篮1另一侧钢柱a的钢柱耳板6上。张紧装置5可以是任何能够对对拉钢丝绳2进行松紧调节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装置5为手拉葫芦。由此,两条对拉钢丝绳2可以通过各自连接的张紧装置5实现张紧,以方便安装以及适应不同间距的钢柱a。
34.另外,由于吊篮本体101挂载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吊环103最好能够具有一定的活动度,防止荷载聚集对吊环103与对拉钢丝绳2的连接位置造成损伤。因此,本实施例中,吊篮耳板102中的通孔孔径最好大于吊环103的环体直径,使吊环103在吊篮耳板102上能够活动。
35.另外,吊篮本体101虽然可以在对拉钢丝绳2滑动,但是由于其通常位于山林地区或者水域上方,因此难以通过外部设备进行滑动。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四条调节钢丝绳3来实现吊篮本体101的移动。在4个吊环103中,每个吊环103中各自穿有一条调节钢丝绳3。每条调节钢丝绳3的一端作为自由端置于吊篮1中,另一端穿过吊环103后,再绕过所在侧钢柱a上的钢柱耳板6并重新通过钢丝绳卡扣4绑扎固定于吊环103上。其中调节钢丝绳3仅仅是绕过钢柱耳板6上的开孔,但是两者之间可以自由活动,不存在限位,因此钢柱耳板6构成了调节钢丝绳3的导向装置。
36.需注意的是,4个吊环103和两条钢柱a上的4块钢柱耳板6是一一对应,每条调节钢丝绳3穿过对应的一组吊环103和钢柱耳板6,并在钢柱耳板6的导向下,通过调节钢丝绳3的自由端对吊篮1施加沿对拉钢丝绳2滑动的拉力。施工人员站在吊篮本体101中,通过牵拉对应方向的对拉钢丝绳2,即可朝向相应的方向移动吊篮本体101,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图5和图6分别为本实施例中手拉葫芦一侧和非手拉葫芦一侧的钢柱耳板位置穿绳示意图。
37.但是由于吊篮本体101移动至相应位置后,需要停留进行施工作业,因此对拉钢丝绳2上最好需要设置限位器7,限位器7能够可拆卸式固定于对拉钢丝绳2上,用于对吊篮1的滑动进行限位。限位器7的形式不限,可以是相应的锁止设备,将吊篮1与对拉钢丝绳2的接触位置进行锁定。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方便性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可以直接采用钢丝绳卡扣作为限位器7。这种钢丝绳卡扣与前述用于对拉钢丝绳2和调节钢丝绳3绑扎的钢丝绳卡扣4结构相同。
38.钢丝绳卡扣由底座、u型螺杆和螺母组成。底座上开设两个通孔,u型螺杆的两侧端部均为螺纹端,两个外螺纹端部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由两个螺母拧紧固定。底座垫在需要固定的钢丝绳下,u型螺杆架在钢丝绳上方,穿过底座通孔并用螺母拧紧后,即可由u型螺杆和底座形成一个卡住钢丝绳的围合圈体。这种钢丝绳卡扣作为限位器时,可以直接将其卡在吊篮1侧部的对拉钢丝绳2上,当吊篮本体101与限位器相遇,可阻止吊篮滑动。
3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