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梁体临时支撑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立交、高速公路兴建导致城市交通向着复杂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当桥梁设计平曲线半径较小,即道路转向角度较弯,相比直线型桥梁,常采用吊装法施工。而当匝道或者主桥跨越既有公路结构时,既有公路需要保持正常通行,传统吊装施工中的吊装车无法在既有公路上停留,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匝道或者主桥与既有公路净空有限,吊装空间受限,采用传统吊装工艺已无法满足需要。此时可以采用顶推法进行此范围钢箱梁顶推施工。
3.在顶推施工中,在桥梁设计平曲线半径较小时,桥梁在小曲率半径进行顶推施工时钢箱梁受扭复杂,顶推过程中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不同导致顶推过程控制相比于传统直线顶推及大曲线顶推更加困难,影响桥梁顶推及偏移因素较多,因此相比其它顶推方式,采用步履式顶推为可行。而现有步履式顶推施工中,现有的底部支撑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一方面满堂脚手架也无法保证既有公路的通行,另一方面顶推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容易导致钢箱梁自底部支撑上滑移,特别是当桥梁设计平曲线半径较小时,还容易导致推进过程中偏离设计位置。因此急需一种为顶推设备回程过程中的临时支撑结构,保证受力可靠可承受全桥荷载,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控制钢箱梁顶推过程中的横线偏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要解决现有步履式顶推施工的临时支撑结构存在无法保证既有公路的通行以及顶推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容易导致钢箱梁产生滑移和偏离设计位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沿钢箱梁桥顺桥向架设,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临时墩、拼装支架和操作平台,所述顶推临时墩在桥墩之间的地面上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每个顶推临时墩横桥向设置,所述拼装支架设置在钢箱梁桥与其它既有道路叠合位置的其余部分地面上、相邻两道顶推临时墩之间,所述操作平台平铺在顶推临时墩和操作平台的上侧,所述顶推临时墩和拼装支架的横桥向的宽度与钢箱梁桥的横桥向的宽度相适应,
7.所述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还包括顶推动作系统,所述顶推动作系统成组设置,每组工包括两套,相对固定连接在同一个顶推临时墩上沿横桥向的两端部,每套均包括一个步履式顶推设备和两个临时支座,所述步履式顶推设备位于两个临时支座之间,
8.所述临时支座由全钢制成,包括承托支柱和限位柱,所述承托支柱包括底板、中柱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上下正对并且居中固定连接在中柱的底部和顶部,所述中柱为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顶板的顶标高比该位置钢箱梁桥的底标高低,两个标高的差值为步履式顶推设备的回退空间,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外侧边部,每个顶推临时墩上
设置的两根限位柱的净间距大于钢箱梁桥该位置的横桥向桥宽。
9.所述底板和顶板为尺寸相同的圆形钢板。
10.所述中柱为居中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
11.所述底板的上侧与中柱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周间隔设置的底板加劲板。
12.所述顶板的下侧与中柱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周间隔设置的顶板加劲板。
13.所述限位柱包括立在顶板上的柱本体,所述柱本体为工字钢,包括翼缘板和腹板,所述翼缘板所与该处钢箱梁桥的侧壁平行,所述翼缘板包括内侧翼缘板和外侧翼缘板。
14.所述限位柱还包括限位柱加劲组件,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包括背顶支撑斜杆,所述背顶支撑斜杆为开口朝内的槽钢,所述背顶支撑斜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外侧翼缘板上,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侧。
15.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还包括背顶加劲板,所述背顶加劲板与腹板平行、位于背顶支撑斜杆的两侧,所述背顶加劲板固定连接在外侧翼缘板的外侧表面与顶板的上侧表面之间。
16.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还包括腹板加劲板,所述腹板加劲板位于腹板的两侧并且两侧的设置位置相对,腹板加劲板与翼缘板平行、位于内侧翼缘板和外侧翼缘板之间,所述腹板加劲板固定连接在腹板的外侧表面与顶板的上侧表面之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顶推施工的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在顶推动作系统中设计了新型临时支座与步履式顶推设备配合使用,可有效控制钢箱梁顶推过程中的横线偏位的情况。新型临时支座采用全钢结构,受力牢固可靠,在非顶推作业中可承受全桥荷载,同时可对偏移量进行实时测量。新型临时支座的施工安装方便,可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侧视投影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临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顶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临时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临时支座横桥向相对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钢箱梁桥、2-顶推临时墩、3-拼装支架、4-操作平台、5-步履式顶推设备、6-临时支座、7-承托支柱、71-底板、72-中柱、73-顶板、74-底板加劲板、75-顶板加劲板、8-限位柱、81-内侧翼缘板、82-外侧翼缘板、83-腹板、84-背顶支撑斜杆、85-背顶加劲板、86-腹板加劲板、9-既有道路、1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沿钢箱梁桥1顺桥向架设,包括顶推临时墩2、拼装支架3和操作平台4,所述顶推临时墩2在桥墩10之间的地面上沿顺桥向
间隔设置有一组,每个顶推临时墩2横桥向设置,所述拼装支架3设置在钢箱梁桥1与其它既有道路叠合位置的其余部分地面上、相邻两道顶推临时墩2之间,所述操作平台4平铺在顶推临时墩2和操作平台4的上侧,所述顶推临时墩2和拼装支架3的横桥向的宽度与钢箱梁桥1的横桥向的宽度相适应。顶推临时墩2为双侧顶推临时墩。
29.所述钢箱梁临时支撑构造还包括顶推动作系统,所述顶推动作系统成组设置,每组工包括两套,相对固定连接在同一个顶推临时墩2上沿横桥向的两端部,每套均包括一个步履式顶推设备5和两个临时支座6,所述步履式顶推设备5位于两个临时支座6之间。
30.在本实施例中,与既有道路9交叉位置的两侧的顶推临时墩为单侧顶推临时墩,分设在既有道路9两侧,每个单侧顶推临时墩上设有一套顶推动作系统。
31.实施例参见图4-7所示,所述临时支座6由全钢制成,包括承托支柱7和限位柱8,所述承托支柱7包括底板71、中柱72和顶板73,所述底板71和顶板73上下正对并且居中固定连接在中柱72的底部和顶部,所述中柱72为钢管混凝土柱,共同承受钢箱梁载荷。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71和顶板73为尺寸相同的圆形钢板。所述中柱72为居中设置在底板71和顶板73之间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
33.所述底板71的上侧与中柱72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周间隔设置的底板加劲板74。所示底板加劲板74绕一周共设置有八块。
34.所述顶板73的下侧与中柱72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周间隔设置的顶板加劲板75。所示顶板加劲板75绕一周共设置有八块。底板加劲板74与顶板加劲板75上下对应。
35.所述限位柱8防止箱梁顶推过程中横向偏位过大,包括立在顶板上的柱本体,所述柱本体为工字钢,包括翼缘板和腹板83,所述翼缘板所与该处钢箱梁桥1的侧壁平行,所述翼缘板包括内侧翼缘板81和外侧翼缘板82。
36.所述限位柱8还包括限位柱加劲组件,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包括背顶支撑斜杆84,所述背顶支撑斜杆84为开口朝内的槽钢,所述背顶支撑斜杆8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外侧翼缘板82上,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73的上侧。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还包括背顶加劲板85,所述背顶加劲板85与腹板83平行、位于背顶支撑斜杆84的两侧,每侧各设有一块。所述背顶加劲板85固定连接在外侧翼缘板82的外侧表面与顶板73的上侧表面之间。所述限位柱加劲组件还包括腹板加劲板86,所述腹板加劲板86位于腹板83的两侧并且两侧的设置位置相对,每侧共设有两块,腹板加劲板86与翼缘板平行、位于内侧翼缘板81和外侧翼缘板82之间,所述腹板加劲板86固定连接在腹板83的外侧表面与顶板73的上侧表面之间。
37.所述顶板73的顶标高比该位置钢箱梁桥1的底标高低,两个标高的差值为步履式顶推设备5的回退空间,所述限位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73的外侧边部,每个顶推临时墩2上设置的两根限位柱8的净间距大于钢箱梁桥1该位置的横桥向桥宽。安装时需测量复核支座的顶面标高,每个支座顶面设计标高比该位置的成桥线型高度低50mm,安装时需确认宁低勿高。本实用新型中,临时支座上所有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连接。
3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施工桥墩,然后在设计位置搭设顶推临时墩,安装顶推动作系统,完成步履式顶推设备的联调;然后搭设拼装支架,拼装支架上平铺操作平台,然后在拼装支架上焊接连接导梁和一节钢箱梁,然后通过顶推动作系统将钢箱梁向前曲线顶推,其中顶推过程中,钢箱梁的底部先通过步履式顶推设备向前推进,然后回退,此时钢箱梁落置在临时支座上,然后步履式顶推设备再次向前推进。内外侧步履式顶推设备的顶
推次数不同,外侧次数大于内侧,顶推过程中,保证箱梁和导梁腹板始终在顶推设备纵向中心线上,直至整个钢箱梁施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