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插杆,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


背景技术:

2.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墩身施工完毕后,架梁前对支座锚栓孔位的定位及校订,需在2-3m2的墩顶进行操作,按照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必须搭设临边防护或挂设牢固可靠的安全带。而墩顶并无可固定安全带的位置,如能在锚栓孔内插入固定杆作为固定安全带的支撑可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如何将固定杆有效的固定在锚栓孔内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通过将支撑柱的下部设置为可开合结构,利用拉杆转动带动锥杆上提,使支撑柱的下部固定在锚栓孔内,利用两“l”形支撑杆卡在桥墩支座垫石的边沿,并用两压盘压在桥墩支座垫石的边沿处,实现了能够根据锚栓孔和桥墩支座垫石边缘距离的不同调节“l”形支撑杆的角度,达到了有效固定支撑柱的目的。
4.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包括支撑柱和拉杆,支撑柱包括套筒,在套筒的下端套接有套环,在套环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向下延伸的“l”形支撑杆,两螺杆分别竖直螺接在两“l”形支撑杆的顶部,在两螺杆的下端分别设有压盘,在套筒的顶部设有贯通套筒下端的穿孔,两半圆柱分别铰接连接在位于套筒下端的穿孔相对两侧,两半圆柱之间形成缝隙,两半圆柱的外缘形成圆柱形,在两半圆柱相对面的下部分别设有半锥形槽,两半锥形槽的外缘形成锥状腔体,在拉杆的下部设有外螺纹,在拉杆的顶端设有连接环,拉杆的下端沿穿孔的上端穿入后位于缝隙内,连接环抵在穿孔的上口部,拉杆的下端和锥状腔体的底部等高,在拉杆的下端螺接有锥杆,锥杆位于锥状腔体内,在锥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两凸出块均置于缝隙内。
6.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螺杆的上端设有螺头。
7.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l”形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固定环,螺栓穿过固定环和套环上设有的螺孔螺接。
8.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套筒下端的穿孔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片,在两半圆柱的上端分别设有“u”形连接片,两连接片分别置于两“u”形连接片内并通过两销轴铰接连接。
9.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半锥形槽和半圆柱的底部之间设有半圆通槽。
10.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锥杆的上下底之间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螺接。
1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在拉杆的下端设有端块。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通过将支撑柱的下部设置为可开合结构,利用拉杆转动带动锥杆上提,使支撑柱的下部固定在锚栓孔内,利用两“l”形支撑杆卡在桥墩支座垫石的边沿,并用两压盘压在桥墩支座垫石的边沿处,实现了能够根据锚栓孔和桥墩支座垫石边缘距离的不同调节“l”形支撑杆的角度,达到了有效固定支撑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便于操作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锥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连接环;2、套筒;3、螺头;4、螺杆;5、螺栓;6、固定环;7、压盘;8、套环;9、连接片;10、销轴;11、“u”形连接片;12、半圆柱;13、拉杆;14、外螺纹;15、缝隙;16、锥杆;17、凸出块;18、“l”形支撑杆;19、端块;20、穿孔;21、螺孔;22、半锥形槽;23、半圆通槽;24、通孔;25、内螺纹;26、桥墩支座垫石。
具体实施方式
21.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22.结合附图1~5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包括支撑柱和拉杆13,支撑柱包括套筒2,在套筒2的下端套接有套环8,在套环8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向下延伸的“l”形支撑杆18,在“l”形支撑杆18的上端设有固定环6,螺栓5穿过固定环6和套环8上设有的螺孔21螺接,两螺杆4分别竖直螺接在两“l”形支撑杆18的顶部,在螺杆4的上端设有螺头3,在两螺杆4的下端分别设有压盘7,在套筒2的顶部设有贯通套筒2下端的穿孔20,在套筒2下端的穿孔20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片9,在两半圆柱12的上端分别设有“u”形连接片11,两连接片9分别置于两“u”形连接片11内并通过两销轴10铰接连接,两半圆柱12之间形成缝隙15,两半圆柱12的外缘形成圆柱形,在两半圆柱12相对面的下部分别设有半锥形槽22,两半锥形槽22的外缘形成锥状腔体,在拉杆13的下部设有外螺纹14,在拉杆13的顶端设有连接环1,拉杆13的下端沿穿孔20的上端穿入后位于缝隙15内,连接环1抵在穿孔20的上口部,拉杆13的下端和锥状腔体的底部等高,在拉杆13的下端螺接有锥杆16,在锥杆16的上下底之间设有通孔24,在通孔24内设有内螺纹25,内螺纹25和外螺纹14螺接,锥杆16位于锥状腔体内,在拉杆13的下端设有端块19,在锥杆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17,两凸出块17均置于缝隙15内,在半锥形槽22和半圆柱12的底部之间设有半圆通槽23。
23.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结合附图6,连接环1抵在穿孔20的上口部,拉杆13的下端和锥杆16螺接,锥杆16置于锥状腔体内,两凸出块17均置于缝
隙15内,将支撑柱的下部伸入锚栓孔内,使套环8担在锚栓孔的口部,两“l”形支撑杆18分别设有的竖杆位于桥墩支座垫石26的侧方,转动连接环1,连接环1的转动带动拉杆13开始转动,两凸出块17均开在缝隙15内,使锥杆16无法转动,进而使锥杆16逐渐上提,锥杆16的上提使和其接触的锥状腔体的侧壁受到压迫,使两半圆柱12的下端逐渐撑开,两半圆柱12的下端抵在锚栓孔的侧壁上,使支撑柱紧固于锚栓孔内,调整两“l”形支撑杆18的开和角度,直至两“l”形支撑杆18的竖杆和桥墩支座垫石26的侧壁相接触,转动两螺杆4,使两压盘7分别压在桥墩支座垫石26的顶部,这时本实用新型就紧紧地固定在桥墩支座垫石26上,将操作工人的安全带和连接环1固接,就可以进行架梁前对桥墩支座垫石26锚栓孔位的定位及校订;当工作完成后将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将本实用新型取下并再次利用。
2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和拉杆(13),支撑柱包括套筒(2),在套筒(2)的下端套接有套环(8),在套环(8)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向下延伸的“l”形支撑杆(18),两螺杆(4)分别竖直螺接在两“l”形支撑杆(18)的顶部,在两螺杆(4)的下端分别设有压盘(7),在套筒(2)的顶部设有贯通套筒(2)下端的穿孔(20),两半圆柱(12)分别铰接连接在位于套筒(2)下端的穿孔(20)相对两侧,两半圆柱(12)之间形成缝隙(15),两半圆柱(12)的外缘形成圆柱形,在两半圆柱(12)相对面的下部分别设有半锥形槽(22),两半锥形槽(22)的外缘形成锥状腔体,在拉杆(13)的下部设有外螺纹(14),在拉杆(13)的顶端设有连接环(1),拉杆(13)的下端沿穿孔(20)的上端穿入后位于缝隙(15)内,连接环(1)抵在穿孔(20)的上口部,拉杆(13)的下端和锥状腔体的底部等高,在拉杆(13)的下端螺接有锥杆(16),锥杆(16)位于锥状腔体内,在锥杆(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17),两凸出块(17)均置于缝隙(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螺杆(4)的上端设有螺头(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l”形支撑杆(18)的上端设有固定环(6),螺栓(5)穿过固定环(6)和套环(8)上设有的螺孔(21)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套筒(2)下端的穿孔(20)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片(9),在两半圆柱(12)的上端分别设有“u”形连接片(11),两连接片(9)分别置于两“u”形连接片(11)内并通过两销轴(10)铰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半锥形槽(22)和半圆柱(12)的底部之间设有半圆通槽(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锥杆(16)的上下底之间设有通孔(24),在通孔(24)内设有内螺纹(25),内螺纹(25)和外螺纹(14)螺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其特征是:在拉杆(13)的下端设有端块(19)。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锚栓孔的安全带固定杆,涉及一种固定插杆,在套环(8)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向下延伸的“L”形支撑杆(18),拉杆(13)的下端沿穿孔(20)的上端穿入后位于缝隙(15)内,连接环(1)抵在穿孔(20)的上口部,拉杆(13)的下端和锥状腔体的底部等高,在拉杆(13)的下端螺接有锥杆(16),锥杆(16)位于锥状腔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柱的下部设置为可开合结构,利用拉杆转动带动锥杆上提,使支撑柱的下部固定在锚栓孔内,利用两“L”形支撑杆卡在桥墩支座垫石的边沿,并用两压盘压在桥墩垫石的边沿处,实现了能够根据锚栓孔和桥墩边缘距离的不同调节“L”形支撑杆的角度,达到了有效固定支撑柱的目的。柱的目的。柱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涛 谷晓宁 周伟 杨卓 肖传玉 刘培勇 张椅磊 齐蒙蒙 任聪慧 肖飞翔 彭光毅 张鹤轩 王慎慎 王江超 张浩然 陈兆辉 张坤 张超杰 张元涛 谷宁 张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