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廊桥,特别是涉及可调节的面板及廊桥。
背景技术:2.在一些旧城区,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往往因为年代较久,当时小区和楼房建设时未考虑到安装电梯的问题;而在旧城翻新或者旧楼改造中,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加装电梯成了改造项目的必要要素之一。通常在这种改造项目中,不同的楼房结构、不同的周围环境以及不同的地形,使得电梯的安装也形成有不同的位置,并且需要设置不同的廊桥。由于廊桥不同,现有技术没法做到标准化生产,而需要单独定制,使得工期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的面板及廊桥,其具有标准化生产并且提高制造效率和缩短工期的优点。
4.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面板,包括第一标准板、第二标准板以及第三标准板;多个所述第一标准板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第二标准板沿宽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一标准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标准板沿其宽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二标准板的一侧;
5.所述第二标准板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标准板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标准板的一侧面形成有多个均布的分隔槽,该分隔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三标准板厚度的2/3;多个所述分隔槽在所述第三标准板表面形成齿条形凹槽;
6.所述第一标准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标准板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标准板的厚度一致。
7.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的面板,通过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标准板、第二标准板以及第三标准板,提高了生产和装配的效率;在安装时,根据现场的廊桥长度的需要,适配相应数量的第一标准板。通常,廊桥的长度会是数倍第一标准板的宽度还有余,如果采用切割一块第一标准板来填充剩余的空间,由于第一标准板较厚,切割不方便,而且现场的工具有限,给现场生产带来了麻烦。而本技术中,在不足的部分,若该部分不到第一标准板的宽度的1/2,则采用第三标准板填充,并撕裂出第三标准板的多余部分;若不足部分超过第一标准板的宽度的1/2,则采用第二标准板和第三标准板的组合,先放置第二标准板,再在不足的部分补充第三标准板,撕裂多余的第三标准板。由于第三标准板上形成有多个分隔槽,并且分隔槽的深度大于第三标准板的厚度的2/3,使得任意一个分隔槽处可以相对容易的撕裂开,进而使得第三标准板的宽度可以调节到目标宽度。
8.进一步地,还包括补充管,该补充管放置在所述第三标准板的一侧,且所述补充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标准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9.进一步地,所述补充管的外径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槽的间距。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准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标准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标准板的长度与所述补充管的长度相等;
11.所述第三标准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标准板的长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标准板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标准板的宽度的一半。
13.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廊桥,包括桥架、护栏以及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可调节的面板;
14.所述可调节的面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桥架上,两个所述护栏分别安装在所述桥架的两侧。
15.进一步地,所述桥架包括第一架杆、第二架杆以及连接杆;所述第一架杆和所述第二架杆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架杆和所述第二架杆连接,且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布设置;
16.所述可调节面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杆和所述第二架杆上,且所述可调节面板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
17.其一所述护栏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杆上,另一所述护栏安装在所述第二架杆上。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杆和所述第二架杆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标准板的宽度;
19.所述第三标准板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20.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安装块,多个所述辅助安装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桥架的两端。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准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桥架上,所述第二标准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桥架上,所述第三标准板的两端分别活动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可调节的面板与桥架的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可调节的面板与桥架的装配关系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廊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第三标准板和补充管的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可调节的面板与桥架的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可调节的面板与桥架的装配关系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廊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第三标准板和补充管的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30.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可调节的面板,包括第一标准板31、第二标
准板32以及第三标准板33;多个所述第一标准板31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第二标准板32沿宽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一侧;所述第三标准板33沿其宽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二标准板32的一侧;
31.所述第二标准板32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一侧面形成有多个均布的分隔槽a,该分隔槽a深度大于所述第三标准板33厚度的2/3;多个所述分隔槽a在所述第三标准板33表面形成齿条形凹槽;
32.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厚度、所述第二标准板32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厚度一致。
33.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的面板,通过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标准板31、第二标准板32以及第三标准板33,提高了生产和装配的效率;在安装时,根据现场的廊桥长度的需要,适配相应数量的第一标准板31。通常,廊桥的长度会是数倍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还有余,如果采用切割一块第一标准板31来填充剩余的空间,由于第一标准板31较厚,切割不方便,而且现场的工具有限,给现场生产带来了麻烦。而本技术中,在不足的部分,若该部分不到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的1/2,则采用第三标准板33填充,并撕裂出第三标准板33的多余部分;若不足部分超过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的1/2,则采用第二标准板32和第三标准板33的组合,先放置第二标准板32,再在不足的部分补充第三标准板33,撕裂多余的第三标准板33。由于第三标准板33上形成有多个分隔槽a,并且分隔槽a的深度大于第三标准板33的厚度的2/3,使得任意一个分隔槽a处可以相对容易的撕裂开,进而使得第三标准板33的宽度可以调节到目标宽度。
3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补充管34,该补充管34放置在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一侧,且所述补充管34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设置补充管34,能够对剩余的空间起到补充填充的作用;而且采用管状结构,一方面能够较第三标准板33有更好的形变能力,另一方面较第三标准板33而言,具有更多的空间用来填充胶液,方便安装和调整。
3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充管34的外径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槽a的间距。这样的尺寸,使得补充管34具有更好的空间补充能力,进而填充小于两个分隔槽a的间距的空间。
3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标准板32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长度与所述补充管34的长度相等;
37.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长度。
3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的一半。
39.本技术的第一标准板31、第二标准板32以及第三标准板33,可以采用木板、钢板以及铁板等承重能力强的板件。
40.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廊桥,包括桥架10、护栏20以及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可调节的面板;
41.所述可调节的面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桥架10上,两个所述护栏20分别安装在所述桥架10的两侧。本技术示例性的廊桥,在完成桥架10和护栏20的定制之后,桥架10上安装的面板可以适应性的调节,在保证面板平齐度的同时,提高了通用性,实现了标准化生
产,提高了生产和施工的效率。为了保证桥架10的支撑强度,桥架10的长度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定制。
4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桥架10包括第一架杆11、第二架杆12以及连接杆13;所述第一架杆11和所述第二架杆12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架杆11和所述第二架杆12连接,且多个所述连接杆13均布设置;
43.所述可调节面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杆11和所述第二架杆12上,且所述可调节面板置于所述连接杆13的上方;
44.其一所述护栏20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杆11上,另一所述护栏20安装在所述第二架杆12上。
45.设置第一架杆11和第二架杆12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杆13一方面是加强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对可调节的面板的支撑的作用。
4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杆11和所述第二架杆12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有限位槽14,该限位槽1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
47.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4内。
48.设置限位槽14,用于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的限位放置,并且可以将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的两端分别容纳,以便加强固定,以保证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更牢固的安装。因为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的节段的宽度较小,相较于第一标准板31而言,仅通过连接杆13进行支撑和固定,效果不够好,设置限位槽14之后,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的两端能够更稳固的连接在桥架10上,使得安装更稳固可靠。限位槽14的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板31的宽度,以便至少能够容纳一个第三标准板33,甚至还能容纳一个第二标准板32。
4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安装块40,多个所述辅助安装块40分别固定在所述桥架10的两端。设置辅助安装块40,以便于桥架10与固定建筑物的连接,桥架10与电梯的连接更稳固。
5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准板3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桥架10上,所述第二标准板3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桥架10上,所述第三标准板33的两端分别活动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4内。
51.本技术示例性的廊桥的工作原理:
52.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定制对应长度的桥架10和护栏20,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对应数量的第一标准板31,剩余的不到一个第一标准板31的空间,测量其宽度,若该宽度大于一个第二标准板32宽度,则先安装一个第二标准板32,再安装第三标准板33;若该宽度小于一个第二标准板32的宽度,则安装一个第三标准板33。当剩余的空间有较大间隙时,通过补充管34填充。在安装第三标准板33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第三标准板33上相应位置,从相应的分隔槽a处将第三标准板33折断或者撕裂。
53.此外,由于第三标准板33上形成的分隔槽a,提供了热胀冷缩的间隙;而且在安装和固定第一标准板31和第二标准板32时,板与板之间预留适当的间隙,该间隙处可以填充胶液,以保证热胀冷缩的形变空间,防止热胀之后,板材变形凸起。
54.第一标准板31和第二标准板32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桥架10上,第三标准板33和补充管34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活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槽14内。
55.由此,本技术的廊桥,实现了面板的可调节装配,并且实现了面板的标准化生产,
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装配效率,还能满足不同长度廊桥的装配使用。
5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