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阻尼隔振器的设备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


背景技术:

2.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钢轨及轨道道床等构件均采用了相应减振措施,钢弹簧阻尼隔振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外套筒则是钢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重要部件,通常与钢筋混凝土浮置板浇筑于一体,是重要的承力部件,受力频率高,制造要求高。
3.如公开号为cn2062683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套筒,其包括上顶板作为主要的顶升部件,为了保证产品的密闭性,该专利设计了紧固环和环形插槽等结构,导致上顶板的直径大于筒体,不便于现场施工,也由于上顶板与筒体的分离降低了外套筒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技术目的
5.针对现有的钢弹簧阻尼隔振器的外套筒顶升部件的结构不合理、不便于现场施工并降低了外套筒结构强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包括底板、筒体和盖板,筒体的底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筒体内壁上部水平设置有承力圈,筒体内壁上部高于承力圈处水平设置有顶升圈,顶升圈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盖板通过螺纹孔与顶升圈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承力圈和顶升圈内侧设有形状形同、在竖直方向上互不遮挡的孔洞。
10.通过设置互不遮挡的孔洞,下料时孔洞可用于隔振器其他构件套料。
11.进一步地,筒体和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为直角三角形板状结构,加强筋的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筒体外侧焊接连接,加强筋的另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焊接连接,加强筋沿筒体均匀分布。
12.加强筋通过连接筒体和底板,增加了筒体与加强筋的结合面以及底板和加强筋的结合面处的结构强度,使外套筒更加稳定可靠。
13.进一步地,所述承力圈和顶升圈均与筒体内壁双面焊连接。
14.通过双面焊接,加强了承力圈和顶升圈与筒体的连接强度。
15.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壁设置用于固定筒体的的把手,把手在筒体外壁上对称分布。
16.把手使外套筒更易于搬运,易于在工作场景操作。
17.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在筒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两组把手其中一组位于筒体上部,另一组位于筒体下部,并且两组把手垂直设置。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将顶升圈设置于筒体内,减小了外套筒的外径,更方便了外套筒现场绑扎钢筋施工,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同时底板与筒体间设置加强筋,大大提高了底板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外套筒的安全系数,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线路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主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俯视图。
23.其中,1-底板,2-筒体,3-承力圈,4-顶升圈,5-把手,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包括底板1、筒体2和盖板,筒体2的底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筒体2内壁上部水平设置有承力圈3,筒体2内壁上部高于承力圈3处水平设置有顶升圈4,承力圈3和顶升圈4均与筒体2内壁双面焊连接,加强了承力圈3、顶升圈4和筒体2的连接强度。承力圈3和顶升圈4内侧设有形状形同、在竖直方向上互不遮挡的孔洞,下料时孔洞可用于隔振器其他构件套料。顶升圈4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盖板通过螺纹孔与顶升圈4固定连接。
26.筒体2和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为直角三角形板状结构,加强筋6的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筒体2外侧焊接连接,加强筋6的另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焊接连接,加强筋6沿筒体2均匀分布,增加了筒体2与加强筋6的结合面以及底板1和加强筋6的结合面处的结构强度,使外套筒更加稳定可靠。筒体2外壁上设置用于固定筒体的的把手5,把手5在筒体2外壁上对称分布,方便搬运施工。
27.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在筒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两组把手其中一组位于筒体上部,另一组位于筒体下部,并且两组把手垂直设置。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筒体2外圈的把手5对筒体进行固定,位于筒体中部的承力圈3增强筒体的强度,对筒体进行支撑,在筒体内部装入隔振器时,通过顶升圈4将筒体顶升,完成隔振器的安装。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筒体(2)和盖板,筒体(2)的底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筒体(2)内壁上部水平设置有承力圈(3),筒体(2)内壁上部高于承力圈(3)处水平设置有顶升圈(4),顶升圈(4)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盖板通过螺纹孔与顶升圈(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圈(3)和顶升圈(4)内侧设有形状形同、在竖直方向上互不遮挡的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和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为直角三角形板状结构,加强筋(6)的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筒体(2)外侧焊接连接,加强筋(6)的另一个直角侧面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焊接连接,加强筋(6)沿筒体(2)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圈(3)和顶升圈(4)均与筒体(2)内壁双面焊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外壁设置用于固定筒体的把手(5),把手(5)在筒体(2)外壁上对称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在筒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两组把手其中一组位于筒体上部,另一组位于筒体下部,并且两组把手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承力圈内置式外套筒,包括底板、筒体和盖板,筒体的底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筒体内壁上部水平设置有承力圈,筒体内壁上部高于承力圈处水平设置有顶升圈,顶升圈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盖板通过螺纹孔与顶升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顶升圈设置于筒体内,减小了外套筒的外径,更方便了外套筒现场绑扎钢筋施工,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同时底板与筒体间设置加强筋,大大提高了底板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外套筒的安全系数,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线路行车安全。线路行车安全。线路行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许俪馨 袁敏 周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创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