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尤其是路面排水。


背景技术:

2.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一般分为明渠和暗渠两种,都具有排水槽结构。
3.目前在道路上使用的排水结构简单,仅具有简单的过滤功能,且过滤孔较小,在雨水较大时,雨水携带的垃圾容易堵塞排水结构,影响雨水的排水,且雨水中携带的泥沙等容易淤堵在排水管道底部,影响排水结构排水时的流速,不便于路面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过滤效果更好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还包括孔板、滤网、盖板和隔板,孔板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排水槽的侧壁上;隔板的底部与排水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滤网固定连接在隔板和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之间;盖板固定连接在隔板的顶部和排水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盖板、滤网和孔板共同围成第一腔室;滤网、隔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二腔室;隔板、盖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滤网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隔板上的通孔连通。
6.进一步的是,在第二腔室中设有朝向隔板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长度方向与排水槽的长度方向相同。
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清洁器,清洁器位于第二腔室中,清洁器由导杆和清洁板组成,清洁板均匀固定在导杆上,清洁板的边缘与滤网、排水槽和隔板均滑动配合。
8.进一步的是,清洁板的边缘上设有清扫材料。
9.进一步的是,清扫材料为毛刷。
10.进一步的是,在第三腔室中的排水槽的底面设有沿排水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沉积板,第一沉积板的高度小于隔板的高度,第一沉积板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沉积槽。
11.进一步的是,在排水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沉积板,第二沉积板和第一沉积板之间形成第二沉积槽,第二沉积板和排水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水槽。
12.进一步的是,第二沉积板的高度小于第一沉积板的高度。
13.进一步的是,滤网和盖板均朝向排水槽的一个侧壁倾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还包括孔板、滤网、盖板和隔板,孔板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排水槽的侧壁上;隔板的底部与排水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滤网固定连接在隔板和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之间;盖板固定连接在隔板的顶部和排水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盖板、滤网和孔板共同围成第一腔室;滤网、隔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二腔室;隔板、盖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
第二腔室通过滤网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隔板上的通孔连通。雨水依次流经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雨水通过孔板流入第一腔室,孔板对雨水中较大的杂物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掉较大的杂物;滤网对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滤掉较小的杂物;雨水进入第二腔室后被隔板进行第三次过滤,滤掉更小的杂物;雨水最终从第三腔室中流走。本实用新型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使得雨水中的杂物少,过滤效果更好。雨水在从第三腔室中流动排出时,杂物在第三腔室中的堆积量少,使得雨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更有利于雨水的排放。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向剖面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17.图3是局部放大图a;
18.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排水槽1、路基2、第一支撑板3、孔板4、第二支撑板5、盖板6、滤网7、隔板8、第一沉积板9、第二沉积板10、导流板11、导杆12、清洁板13、清扫材料1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至3所示,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1,还包括孔板4、滤网7、盖板6和隔板8,孔板4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连接在排水槽1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起到支撑孔板4的作用,为了方便检修,推荐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与排水槽1可拆卸连接,;隔板8的底部与排水槽1的底面固定连接;滤网7固定连接在隔板8和排水槽1的一个侧壁之间;盖板6固定连接在隔板8的顶部和排水槽1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盖板6、滤网7和孔板4共同围成第一腔室;滤网7、隔板8和排水槽1共同围成第二腔室;隔板8、盖板6和排水槽1共同围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滤网7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隔板8上的通孔连通。
21.为了便于雨水流向第三腔室,实现导流的作用。在第二腔室中设有朝向隔板8倾斜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的长度方向与排水槽1的长度方向相同。雨水流经倾斜的导流板11时,在重力作用下流向隔板8,也有利于第二腔室中的沉积物向第三腔室流动。
22.为了方便清理滤网7和隔板8的孔中的杂物,也为了方便清理第二腔室中的杂物,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洁器,清洁器位于第二腔室中,清洁器由导杆12和清洁板13组成,清洁板13均匀固定在导杆12上,清洁板13的边缘与滤网7、排水槽1和隔板8均滑动配合。使用清洁器时,拉动导杆12沿着第二腔室的轴线直线运动即可,清洁板13即可刮除与之接触的杂物,使得杂物脱离滤网7、排水槽1和隔板8的表面,进而被雨水带走。
23.为了使得清洁器清理滤网7和隔板8上的孔中的杂物效果更好,清洁板13的边缘上设有清扫材料14,例如海绵、毛刷或橡胶条等。
24.由于毛刷能伸入孔的内部进行清理,推荐清扫材料14使用毛刷。
25.为了使得流入第三腔室的细小杂物不堵塞第三腔室,在第三腔室中的排水槽1的底面设有沿排水槽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沉积板9,第一沉积板9的高度小于隔板8的高度,第一沉积板9和隔板8之间形成第一沉积槽。杂物先沉积在第一沉积槽,当第一沉积槽未被杂
物填满时,雨水可在第一沉积槽和第二沉积槽中流动;当第一沉积槽被杂物填满后,雨水和杂物再漫过第一沉积板9进入第一沉积板9的另一侧流动和沉积;至少保证雨水和杂物有一个通道可流动。
26.同理,为了使得排水效果更好,在排水槽1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沉积板10,第二沉积板10和第一沉积板9之间形成第二沉积槽,第二沉积板10和排水槽1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水槽。同理,还可根据排水槽的宽度设置第三沉积板、第四沉积板等。
27.为了便于雨水流动,第二沉积板10的高度小于第一沉积板9的高度。
28.为了便于雨水流向滤网7,进而方便雨水流入第二腔室,滤网7和盖板6均朝向排水槽1的一个侧壁倾斜。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孔板(4)、滤网(7)、盖板(6)和隔板(8),孔板(4)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连接在排水槽(1)的侧壁上;隔板(8)的底部与排水槽(1)的底面固定连接;滤网(7)固定连接在隔板(8)和排水槽(1)的一个侧壁之间;盖板(6)固定连接在隔板(8)的顶部和排水槽(1)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盖板(6)、滤网(7)和孔板(4)共同围成第一腔室;滤网(7)、隔板(8)和排水槽(1)共同围成第二腔室;隔板(8)、盖板(6)和排水槽(1)共同围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滤网(7)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隔板(8)上的通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腔室中设有朝向隔板(8)倾斜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的长度方向与排水槽(1)的长度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器,清洁器位于第二腔室中,清洁器由导杆(12)和清洁板(13)组成,清洁板(13)均匀固定在导杆(12)上,清洁板(13)的边缘与滤网(7)、排水槽(1)和隔板(8)均滑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清洁板(13)的边缘上设有清扫材料(1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清扫材料(14)为毛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腔室中的排水槽(1)的底面设有沿排水槽(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沉积板(9),第一沉积板(9)的高度小于隔板(8)的高度,第一沉积板(9)和隔板(8)之间形成第一沉积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排水槽(1)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沉积板(10),第二沉积板(10)和第一沉积板(9)之间形成第二沉积槽,第二沉积板(10)和排水槽(1)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水槽。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沉积板(10)的高度小于第一沉积板(9)的高度。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滤网(7)和盖板(6)均朝向排水槽(1)的一个侧壁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领域,尤其是路面排水;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过滤效果更好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一种道路设计用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还包括孔板、滤网、盖板和隔板,孔板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排水槽的侧壁上;隔板的底部与排水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滤网固定连接在隔板和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之间;盖板固定连接在隔板的顶部和排水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盖板、滤网和孔板共同围成第一腔室;滤网、隔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二腔室;隔板、盖板和排水槽共同围成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滤网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隔板上的通孔连通。通。通。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 周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