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
背景技术:2.目前下穿隧道排水主要通过路面两侧u型槽排水沟,截水沟上方覆盖镂空钢板进行排水。而车辆通过下穿隧道碾压钢板会产生噪声。而封闭框架箱体和开敞段构成独特的声源特性,表现为隧道口对隧道内噪声具有放大和扩散效应,而隧道内声音的多次反射、叠加产生相对于开放空间更大的噪声值且混响时间长,导致隧道附近交通噪声辐射水平增加,使隧道洞口开敞段成为道路下穿隧道对两侧居民区产生噪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解决了车辆通过现有隧道中的u型槽排水沟时,车轮碾压钢板产生噪声对隧道两端处的居民区产生噪声影响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提供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包括路基,路基内设置有截水沟装置,截水沟装置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截水沟箱体,截水沟箱体的两端开口分别贯穿路基两侧面,截水沟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路基上表面铺设有一层透水沥青层,截水沟箱体的顶面与透水沥青层下表面接触。
6.进一步地,截水沟箱体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一个排水沟,两个排水沟均呈开口朝上的“u”字形结构,两个排水沟沿路基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排水沟均与路基两侧面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路基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截水沟箱体的安装沟槽,截水沟箱体通过灌浆锚固的方式与安装沟槽固定。
8.进一步地,透水沥青层内设置有挡水板,截水沟箱体顶面靠近隧道入口侧上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截水沟箱体顶面固定连接,挡水板横截路基。
9.进一步地,挡水板呈“l”型,挡水板的水平段与截水沟箱体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挡水板的竖直段底部与截水沟箱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10.挡水板的高度为透水沥青层的厚度的4/5,挡水板的材料为pvc,挡水板的厚度为5mm。
11.进一步地,透水沥青层为双层结构,每层透水沥青层的厚度为40cm~50cm,透水沥青层的空隙率为20%~25%。
12.进一步地,每个透水孔的上横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横截面的面积。
13.进一步地,截水沟箱体倾斜放置在路基内。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去掉了传统截水沟的盖板,通过在路基上设置透水沥青层和在路基内设置截水沟装置,对路基上的积水进行排
出,由于截水沟装置埋设与路基内,可以避免车辆碾压截水沟钢板而产生的噪声,大大的降低了峰值噪声,同时不影响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又改善了下穿隧道附近的噪声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隧道路面排水体系易于施工,能够很好的适配上沥青混凝土路面,从而解决了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排水降噪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截水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透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路基;2、截水沟装置;3、截水沟箱体;4、透水孔;5、透水沥青层;6、排水沟;7、安装沟槽;8、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21.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包括路基1,路基1内设置有截水沟装置2,截水沟装置2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截水沟箱体3,截水沟箱体3的两端开口分别贯穿路基1两侧面,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4;路基1上表面铺设有一层透水沥青层5,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与透水沥青层5下表面接触。
22.每个透水孔4的上横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横截面的面积。透水孔4的整体呈放射状,可避免透水孔4发生堵塞。
23.截水沟箱体3倾斜放置在路基1内,增加了受水面积,是雨水更不容易穿过截水沟装置2,而进入隧道。
24.本方案中的隧道路面排水体系,通过在路基1上设置透水沥青层5和在路基1内设置截水沟装置2的方式对隧道路面进行排水,去掉了传统截水沟的盖板,在排水的同时,由于截水沟装置2埋于沥青路面底,所以本方案中的隧道路面排水体系避免了车辆碾压截水沟钢板而产生的噪声,解决了车轮碾压钢板产生噪声对隧道两端处的居民区产生噪声影响的问题。
25.截水沟箱体3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一个排水沟6,两个排水沟6均呈开口朝上的“u”字形结构,两个排水沟6沿路基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排水沟6均与路基1两侧面固定连接。雨水经纵向流动后到达透水沥青层5,经过下渗到达箱型截水沟,然后由排水沟6排出,避免雨水在路基1两侧长时间的积留,消除雨水积留对路基1造成破损的安全隐患。
26.路基1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截水沟箱体3的安装沟槽7,截水沟箱体3通过灌浆锚固的方式与安装沟槽7固定,方便整个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施工。
27.透水沥青层5内设置有挡水板8,截水沟箱体3顶面靠近隧道入口侧上设置有挡水板8,挡水板8与截水沟箱体3顶面固定连接,挡水板8横截路基1,挡水板8呈“l”型,挡水板8
的水平段与截水沟箱体3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挡水板8的竖直段底部与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固定连接;挡水板的高度为所述透水沥青层的厚度的4/5,挡水板8的材料为pvc,挡水板8的厚度为5mm。挡水板8可以阻挡透水沥青层5内的雨水向隧道内流入,避免雨水进入隧道内的路面,造成集水。
28.考虑到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提高透水沥青层5的耐久性、使用寿命和透水效果,透水沥青层5为双层结构,每层透水沥青层5的厚度为40cm~50cm,透水沥青层5的空隙率为20%~25%。
29.本方案中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为:先铺设好路基1材料,并预留出截水沟装置2的安装沟槽7,安装沟槽7的尺寸大于截水沟箱体3的尺寸以便于浇筑,待路基1材料稳定凝固后,将工厂提前预制的截水沟箱体3置于预留沟槽,再进行灌浆锚固,固定好截水沟箱体3,待截水沟箱体3固定好之后,在截水沟箱体3上固定设置挡水板8,最后在截水沟箱体3顶面铺好厚度经过计算的透水沥青层5。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排水路径为:雨水经纵向流动后到达透水沥青层5,雨水经过下渗到达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雨水进入到截水沟箱体3内部,最后雨水从截水沟箱体3两端端口处流入排水沟6内排出。
技术特征:1.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内设置有截水沟装置(2),所述截水沟装置(2)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截水沟箱体(3),所述截水沟箱体(3)的两端开口分别贯穿路基(1)两侧面,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4);路基(1)上表面铺设有一层透水沥青层(5),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与所述透水沥青层(5)下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箱体(3)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一个排水沟(6),两个所述排水沟(6)均呈开口朝上的“u”字形结构,两个排水沟(6)沿所述路基(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排水沟(6)均与路基(1)两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截水沟箱体(3)的安装沟槽(7),截水沟箱体(3)通过灌浆锚固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沟槽(7)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层(5)内设置有挡水板(8),截水沟箱体(3)顶面靠近隧道入口侧上设置有所述挡水板(8),所述挡水板(8)与截水沟箱体(3)顶面固定连接,挡水板(8)横截所述路基(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8)呈“l”型,挡水板(8)的水平段与截水沟箱体(3)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挡水板(8)的竖直段底部与截水沟箱体(3)的顶面固定连接;挡水板(8)的高度为所述透水沥青层(5)的厚度的4/5,挡水板(8)的材料为pvc,挡水板(8)的厚度为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层(5)为双层结构,每层透水沥青层(5)的厚度为40cm~50cm,透水沥青层(5)的空隙率为20%~2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透水孔(4)的上横截面的面积小于下横截面的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箱体(3)倾斜放置在所述路基(1)内。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其包括路基,路基内设置有截水沟装置,截水沟装置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截水沟箱体,截水沟箱体的两端开口分别贯穿路基两侧面,截水沟箱体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截水沟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路基上表面铺设有一层透水沥青层,截水沟箱体的顶面与透水沥青层下表面接触;本方案中的隧道路面排水体系,去掉了传统截水沟的盖板,透水沥青层和截水沟装置的设置,对路基上的积水进行排出,由于截水沟装置埋设与路基内,可以避免车辆碾压截水沟钢板而产生的噪声,大大的降低了峰值噪声,同时不影响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又改善了下穿隧道附近的噪声问题,从而解决了隧道路面排水体系的排水降噪问题。水降噪问题。水降噪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 姜克锦 李旭 李点点 艾嘉 韩斌 胡兆奇 赵嵘琦 刘仪 梁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