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铺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透水砖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的透水砖通常是一体结构,整体都由致密度较高的透水混凝土制成,成本较高,价格昂贵,推广应用的难度较大。并且,这种一体结构的透水砖一旦表层损坏就需要整个更换,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虽然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新的透水砖结构设计,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
4.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包括:
6.正方形的透水砖,其上部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一对限位槽;
7.正方形的塑料承载板,其相对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一对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部,所述塑料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砖、所述塑料承载板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长度相同;
8.以及固定栓,其下端依次贯穿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和所述塑料承载板,并插入到所述透水砖的上部内,其上端面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齐。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以方便的将塑料承载板和透水砖组装到一起,然后通过固定栓固定,避免人行走时让两者相对滑动,又可以在分离时,通过倒置铺装结构,方便的让固定栓落下,以分离塑料承载板和透水砖。并且,在固定栓难以自然落下而分离的情况下,可以从塑料承载板的两侧拨开一定幅度的限位部,从而直接让限位部和限位槽分离,以取下塑料承载板和透水混凝土层。另外,由于铺装结构设置为正方形,方便了固定栓位置的设置。并且,由于固定栓上端面可以设置成与透水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齐,因此该铺装结构的上表面可以为平整的结构,从而满足此类要求。
10.具体的,所述透水砖包括正方形的下部、长方形的中部和长方形的上部,所述中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上部的宽度,所述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下部的宽度,所述上部的两侧下沿、所述中部的两侧壁和所述下部的两侧上沿合围成所述的限位槽。
11.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透水砖的具体结构,其可在相对的两侧壁上部形成限位槽结构。
12.具体的,所述塑料承载板的两侧下沿具有折边结构,所述折边结构包括竖直段和位于其下部的朝内设置的水平段,所述水平段构成所述的限位部,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塑料承载板的具体结构,其可在两侧下沿形成限位部结构。
进一步的,水平段的厚度可以略微大于限位槽的高度,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卡接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栓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中心处。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铺装结构为正方形,固定栓设置在中心处,这样结构对称,铺装结构可以横向竖向摆放,外观的规律性保持一致。
16.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相对的两侧壁下部设置有水平的容纳槽。
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水平的容纳槽可以在局部施工不当或积水难以短时间沉积完时,容纳一定的积水。这样,对于松动的铺装结构,在踩踏时,容纳槽可以受一部分积水的力,容纳一部分的积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铺装结构下的积水被踩踏的四处飞溅。
18.另外,相邻的两块铺装结构可以分别采用横、竖这样的摆放结构,并以此重复这样的摆放。由于铺装结构为正方形,固定栓又位于中心,因此,整体的外观的规律性不会被打破,不影响美观。并且,可以避免对单块透水砖设置过多的容纳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的剖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的分解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的俯视图。
22.附图1、2、3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23.1、透水砖,101、下部,102、中部,103、上部,2、限位槽,3、塑料承载板,301、水平段,4、透水混凝土层,5、固定栓,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件或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位于”、“装配”在另一个零件或组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件和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件和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模块化的组装式路面铺装结构包括:正方形的透水砖1,其上部103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一对限位槽2;正方形的塑料承载板3,其相对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一对与所述限位槽2对应的限位部,所述塑料承载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4,所述透水砖1、所述塑料承载板3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的长度相同;以及固定栓5,其下端依次贯穿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和所述塑料承载板3,并插入到所述透水砖1的上部103内,其上端面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的表面平齐。基于此技术方案,即可以方便的将塑料承载板和透水砖组装到一起,然后通过固定栓固定,避免人行走时让两者相对滑动,又可以在分离时,通过倒置铺装结构,方便的让固定栓落下,以分离塑料承载板和透水砖。并且,在固定栓难以自然落下而分离的情况下,可以从塑料承载板的两侧拨开一定幅度的限位部,从而直接让限位部和限位槽分离,以取下塑料承载板和透水混凝土层。另外,由于铺装结构设置为正方形,方便了固定栓位置的设置。并且,由于固定栓上端面可以设置成与透水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齐,因此该铺装结构的上表面可以为平整的结构,从而满足此类要求。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透水砖1包括正方形的下部101、长方形的中部102和长方形的上部103,所述中部10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部103的宽度,所述上部103的宽度小于所述下部101的宽度,所述上部103的两侧下沿、所述中部102的两侧壁和所述下部101的两侧上沿合围成所述的限位槽2。基于此技术方案提供了透水砖的具体结构,其可在相对的两侧壁上部形成限位槽结构。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塑料承载板3的两侧下沿具有折边结构,所述折边结构包括竖直段和位于其下部101的朝内设置的水平段301,所述水平段301构成所述的限位部,其与所述限位槽2滑动连接。基于此技术方案提供了塑料承载板的具体结构,其可在两侧下沿形成限位部结构。水平段的厚度可以略微大于限位槽的高度,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卡接设置。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栓5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的中心处。基于此技术方案,由于铺装结构为正方形,固定栓设置在中心处,这样结构对称,铺装结构可以横向竖向摆放,外观的规律性保持一致。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透水砖1相对的两侧壁下部101设置有水平的容纳槽6。基于此技术方案,水平的容纳槽可以在局部施工不当或积水难以短时间沉积完时,容纳一定的积水。这样,对于松动的铺装结构,在踩踏时,容纳槽可以受一部分积水的力,容纳一部分的积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铺装结构下的积水被踩踏的四处飞溅。另外,相邻的两块铺装结构可以分别采用横、竖这样的摆放结构,并以此重复这样的摆放。由于铺装结构为正方形,固定栓又位于中心,因此,整体的外观的规律性不会被打破,不影响美观。并且,可以避免对单块透水砖设置过多的容纳槽。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