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


背景技术:

2.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3.目前,在物流运输车在进入或者离开物流基地时,需要通过导向标进行指引,从而避免走错路,从而提高物流的效率,为了使得导向标的适应性更强,进而会设置一些能够自由移动的导向标,而现有的可移动式的导向标由于万向轮的作用使得基座很难稳定的摆放在路中,可能会出现滑动或者转动的情况发生,因此导致导向标偏移,进而会导致物流车走向偏移正常路线,因此影响物流的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增加稳定性的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包括基座、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滑杆,所述外套杆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内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标识牌,所述基座的底端边缘位置连接有多组万向轮,且内部开设有空腔,用于移动所述万向轮的所述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万向轮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基座的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向所述基座的底端延伸,有利于提高基座的稳定性,防止导向标示牌发生偏移。
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空腔内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上连接有多组与基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有利于带动万向轮移动,增加万向轮的跨度,因此提高基座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的外侧啮合有多组第二平齿轮,多组所述第二平齿轮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蜗杆,多组所述蜗杆的外侧均啮合有蜗轮,多组所述蜗轮分别与多组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有利于传输动力。
8.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第一平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基座滑动连接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腿,有利于对基座进行支撑,提高其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有利于提高基座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导向标示牌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内滑杆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对导向标示牌进行更换和维护。
11.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有利于转动固定螺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进而通过移动组件的作用带动万向轮移动,因此将会使得万向轮远离基座,进而使得基座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支撑组件,进而在万向轮移动的同时支撑组件中的支撑腿将会移动至与地面接触,进而对基座进行支撑,从而防止万向轮转动或者滑动,进而保证基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基座;2-外套杆;3-内滑杆;4-固定螺栓;5-固定环;6-导向标示牌;7-万向轮;8-空腔;9-移动组件;10-支撑组件;11-马达;12-驱动轴;13-传动件;14-第一螺纹杆;15-支撑板;16-第一滑槽;17-连接柱;18
‑ꢀ
第二滑槽;19-第一平齿轮;20-第二平齿轮;21-蜗杆;22-蜗轮;23-第二螺纹杆;24-螺纹柱;25-连接盘;26-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和图2说明实施例1,图示中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路线导向标,包括基座1、移动组件9和支撑组件10,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套杆2,外套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滑杆3,外套杆2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内滑杆3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环5,固定环5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标识牌,基座1的底端边缘位置连接有多组万向轮7,且内部开设有空腔8,用于移动万向轮7的移动组件9安装在空腔8内,且与万向轮7相连接,用于支撑基座1的支撑组件10安装在空腔8内,且向基座1的底端延伸;
23.请参阅图2-图5,图示中的移动组件9包括固定在空腔8内的马达11,马达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2,驱动轴12上连接有传动件13,传动件13上连接有多组与基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14,第一螺纹杆14上螺纹连接有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支撑杆,基座1上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6,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万向轮7固定连接的连接柱17,基座 1上开设有与连接柱17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8;
24.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万向轮7的作用将装置移动至需要导向的位置,此时启动
马达11,进而通过马达11的转动带动驱动轴1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13运行,从而通过传动件13带动第一螺纹杆14转动,因此带动多组支撑板15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柱17移动,因此带动万向轮7移动,从而使得万向轮7的跨度增大,因此提高基座1的稳定性,在驱动轴12转动的同时将会带动支撑组件10运行,因此通过支撑组件10对基座1进行支撑,进而万向轮7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不会随意地进行转动或者滑动,因此保证基座1 在指定位置时,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本方案中,马达11优选y80m1-2型号,马达11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马达11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电路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本方案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25.实施例2
26.请参阅图3和图5说明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图示中传动件13包括与驱动轴12固定连接的第一平齿轮19,第一平齿轮19 的外侧啮合有多组第二平齿轮20,多组第二平齿轮2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基座1转动连接的蜗杆21,多组蜗杆21的外侧均啮合有蜗轮22,多组蜗轮 22分别与多组螺纹杆固定连接;
27.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轴12转动时将会带动第一平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多组第二平齿轮20同时转动,因此带动多组蜗杆21同时转动,因此带动多组蜗轮22同时转动,因此带动多组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杆14转动。
28.实施例3
29.请参阅图3和图5说明实施例3,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图示中支撑组件10包括与第一平齿轮19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杆23,第二螺纹杆23上螺纹连接有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螺纹柱24,螺纹柱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5,连接盘25的底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腿26;
30.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平齿轮20转动时将会带动第二螺纹杆23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柱24移动,因此带动连接盘25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腿26移动,当支撑腿26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后停止移动。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