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


背景技术:

2.执行野外作业的轮式或履带式机动车在通过沙滩、沼泽等低承载力地段时,经常要在路基上抢铺临时路面,保障车辆机动。我国现有的机动硬质路面铺设方法均为倒车铺设(即“后铺设”),铺设时需调转车头,对空间有一定的条件要求。由于野外条件的不确定性,在狭窄地段难以采用后铺设法进行路面铺设。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能够采用正向行驶铺设(即“前铺设”)法铺设应急机动路面,提高铺设的适应能力和铺设效率。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包括:前支座总成、前支撑杆、上导向架总成、支架总成、牵引装置及导向杆;
6.所述前支座总成安装在车辆本体的驾驶室前端,前支座总成上设有转向轮;
7.所述上导向架总成的中部通过支架总成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底盘大梁上,且所述上导向架总成位于所述车辆本体的驾驶室上方;所述上导向架总成的一端通过前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前支座总成上,上导向架总成的另一端与导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放置路面板的回转平台连接;
8.所述上导向架总成上设有用于支撑与导向路面板的导向滚轮及导向牵引装置的牵引绳的滑轮;
9.所述牵引装置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底盘大梁上,当前铺设机构作业时,牵引装置上的牵引绳从车辆本体的车尾向车头方向绕过上导向架总成的滑轮,并跨过车辆本体的驾驶室后,牵引绳在前支座总成的转向轮处转向,再次返回到上导向架总成,并从车辆本体的车头向车尾方向依次绕过上导向架总成的滑轮后,牵引绳的末端与回转平台上的路面板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导向架总成与支架总成的连接、上导向架总成与前支撑杆的连接、上导向架总成与导向杆的连接及导向杆与回转平台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上导向架总成还包括:上导向架和托轮;
12.所述上导向架为由纵梁、横梁焊接而成的桁架结构;
13.两个以上滑轮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架的中部,两个滑轮为一组,两组以上滑轮沿上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14.两个以上导向滚轮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架的两侧;
15.两个以上托轮分别通过连接轴对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架的两侧。
16.进一步的,所述上导向架的两端均向下弯折。
17.进一步的,所述托轮包括:固定托轮和翻转托轮;
18.所述固定托轮分别位于上导向架的每侧的端部,翻转托轮位于上导向架的每侧的中间,且翻转托轮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固定托轮的高度;
19.所述固定托轮的连接轴不可转动;
20.所述翻转托轮的连接轴可相对于上导向架向下翻转;此时,所述翻转托轮的连接轴为翻转轴;所述前铺设机构处于运输状态时,所述翻转托轮及其翻转轴向下翻转;所述前铺设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翻转托轮及其翻转轴复位,即翻转托轮及其翻转轴与所述上导向架平齐。
21.进一步的,所述前支座总成还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前支撑杆座;
22.所述车辆本体的保险杠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支撑杆座、一个上滚轮和一个下滚轮,且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位于改制保险杠的上下两侧;
23.所述转向轮安装在所述保险杠的中部。
2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支架和下连接板;
25.所述支架为由横杆和纵杆连接而成的刚架结构,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板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底盘大梁上;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以上用于与所述上导向架总成连接的上连接耳。
26.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液压绞盘;
27.所述液压绞盘通过绞盘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的副车架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绕装在所述液压绞盘上,另一端为跨过车辆本体的驾驶室后,与回转平台上的路面板连接。
2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总成上设有固定挂环;
29.所述导向杆采用折叠杆;所述前铺设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导向杆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导向杆展开为长杆;导向杆的一端与上导向架总成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放置路面板的回转平台连接;所述前铺设机构处于运输状态时,导向杆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导向杆折叠为短杆;所述导向杆挂在支架的固定挂环上。
3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尼龙垫块。
31.有益效果:
32.(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装配式桁架结构,能够支承和牵引路面板越过驾驶室实现路面板的前铺设,节省时间、方便操作,特别适用于狭窄地形条件。
33.(2)本实用新型除支架总成外,其余部件均可快速拆装,便于更换和维修。
34.(3)本实用新型的上滚轮、下滚轮起到引导路面板越过驾驶室向下平滑转向至车底的作用,转向轮起到引导牵引装置的钢丝绳转向的作用;导向滚轮起到引导路面板平滑运动的作用;固定托轮和翻转托轮15起到引导路面板尾端的牵引带平滑运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图;
36.图2为图1的左视图的局部图;
37.图3为支架总成的示意图;
38.图4为上导向架总成的结构图;
39.图5为图4的左视图;
40.图6为翻转托轮的翻转示意图;
41.图7为牵引装置的示意图;
4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43.其中,1-前支座总成,2-前支撑杆,3-上导向架总成,4-支架总成,5-牵引装置,6-导向杆,7-上滚轮,8-下滚轮,9-前支撑杆座,10-改制保险杠,11-转向轮,12-上导向架,13-导向滚轮,14-固定托轮,15-翻转托轮,16-支架,17-上连接耳,18-下连接板,19-液压绞盘,20-牵引绳,2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质路面前铺设机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参见附图1,包括:前支座总成1、前支撑杆2、上导向架总成3、支架总成4、牵引装置5及导向杆6;
46.参见附图2,所述前支座总成1安装在车辆本体的驾驶室前端,包括:上滚轮7、下滚轮8、前支撑杆座9、改制保险杠10及转向轮11;所述改制保险杠10在车辆本体的原保险杠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强并预留用于安装上滚轮7、下滚轮8、前支撑杆座9及转向轮11的安装孔;所述改制保险杠10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支撑杆座9、一个上滚轮7和一个下滚轮8,且上滚轮7和下滚轮8分别位于改制保险杠10的上下两侧;所述改制保险杠10的中部安装有一个转向轮11;所述上滚轮7、下滚轮8及转向轮11用于硬质路面铺设导向;所述前支撑杆座9用于固定前支撑杆2;
47.参见附图3,所述支架总成4用于支撑上导向架总成3,包括:支架16和下连接板18;所述支架16为由横杆和纵杆连接而成的刚架结构,所述支架16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板18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底盘大梁上,将铺设过程的荷载向下传递;所述支架16的顶部设有两个以上上连接耳17;所述支架16的侧面设有固定挂环;
48.参见附图4-6,所述上导向架总成3用于硬质路面前铺设过程中的支撑与导向,包括:上导向架12、导向滚轮13、固定托轮14、翻转托轮15及滑轮21;
49.所述上导向架12为钢制的桁架结构,即由纵梁、横梁焊接而成;所述上导向架1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斜架段、中间架段及第二斜架段;第一斜架段和中间架段之间的二面角及中间架段和第二斜架段之间的二面角均为钝角;且第一斜架段和第二斜架段均相对于中间架段为同向弯折,即均向下弯折;
50.所述上导向架12的中部安装有两个以上滑轮21,两个滑轮21为一组,两组以上滑轮21沿上导向架12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51.所述上导向架12的端部及弯折处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滚轮13;
52.所述固定托轮14通过连接轴安装在上导向架12的每个端部的两侧;
53.所述翻转托轮15通过翻转轴销接在所述上导向架12的每个弯折处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可相对于中间架段向下翻转;所述翻转托轮15采用可翻转形式可以保证所述机构运输状态下满足火车运输的限宽要求,所述机构处于运输状态时,所述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向下翻转;所述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复位,即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与所述中间架段平齐,并通过销轴锁死;
54.所述上导向架12的第二斜架段的端部及中间架段和第二斜架段的交汇处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架总成4的支架16顶部的上连接耳17销接,构成荷载传递途径;且所述上导向架12的第一斜架段和中间架段均位于所述车辆本体的驾驶室上方;
55.所述前支撑杆2的一端与前支撑杆座9铰接,另一端与上导向架总成3的第一斜架段的端部铰接,用于支撑上导向架总成3的前端,并辅助承担铺设过程荷载;所述前支撑杆2的两端均采用铰接形式,可快速拆解;所述车辆本体的驾驶室位于所述前支撑杆2和上导向架总成3的包络范围内;
56.所述导向杆6采用折叠杆;所述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导向杆6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导向杆6展开为长杆;导向杆6的一端与上导向架总成3的第二斜架段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放置路面板的回转平台连接,用于路面板铺设时支撑路面板并引导路面板向上运动;所述机构处于运输状态时,导向杆6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导向杆6折叠为短杆;所述导向杆6挂在支架16的固定挂环上;所述导向杆6的外表面安装有尼龙垫块,用于减弱路面板与导向杆6之间的摩擦;
57.参见附图7,所述牵引装置5用于铺设开始阶段牵引路面板越过驾驶室,包括:液压绞盘19和牵引绳20;所述液压绞盘19通过绞盘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的副车架上,所述牵引绳20绕装在所述液压绞盘19上;当所述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牵引绳20的末端从车辆本体的车尾向车头方向依次绕过上导向架12的滑轮21后,牵引绳20在前支座总成1的转向轮11处转向,再次返回到上导向架总成3,并从车辆本体的车头向车尾方向依次绕过上导向架12的滑轮21后,牵引绳20的末端与回转平台上的路面板连接;
58.工作原理:所述机构处于运输状态时,参见附图6,所述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向下翻转,防止上导向架总成3过宽,无法通过火车隧道;导向杆6处于折叠状态,并挂在支架16的固定挂环上;
59.所述机构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翻转托轮15及其翻转轴复位;所述导向杆6处于展开状态,导向杆6的一端与上导向架总成3的第二斜架段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放置路面板的回转平台连接;
60.参见附图8,所述牵引装置5牵引路面板顺序通过导向杆6、上导向架总成3、前支撑杆2及前支座总成1,并同时由上导向架总成3上的导向滚轮13、固定托轮14、翻转托轮15及前支座总成1上的上滚轮7、下滚轮8支撑和导向后,所述路面板跨过驾驶室进入车辆本体的车轮与地面之间;在车辆正向行驶的同时,将路面板顺序压紧并铺在地面上;其中,所述上滚轮7、下滚轮8起到引导路面板越过驾驶室向下平滑转向至车底的作用,转向轮11起到引导牵引装置5的牵引绳20转向的作用,即所述牵引绳17绕过转向轮11后,实现牵引方向的改变;上导向架12用于保证路面板前铺设过程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述导向滚轮13用于路面板的前铺设过程中的支撑与导向;所述固定托轮14和翻转托轮15用于路面板的前铺设的最后阶段支撑和导向路面板尾部的牵引带,由牵引带拉住路面板尾端,辅助路面板平稳落地。
61.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