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在进行汽车底盘检修教学实训时,通常是将汽车车轮行驶至两条支撑台上使底盘抬离地面适当高度后,检修人员钻入汽车底部躺在地面上进行底盘检修工作。在底盘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有时需要向上抬起上半身以便于观察及操作,这样容易导致检修人员腰部和颈部产生疲劳损伤。同时在进行检修操作时,尤其是检修人员长时间手持工具操作时,手臂非常容易产生酸痛感。另外,由于汽车底部有些位置光线较差,不便于检修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为此,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汽车底盘检修的装置,以改善汽车底盘检修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进行汽车底盘检修教学实训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舒适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底盘检修装置,该装置既可以将检修人员的上半身进行适当抬高,还能对检修人员手臂进行辅助支撑,同时还能够改善汽车底部的光线照明情况。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汽车底盘检修装置,包括矩形的框架和设于框架开口中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框架相铰接,所述框架上设有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能够推动活动板绕铰接中心转动,所述框架上还设有支撑机构和照明灯,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在检修底盘时对人员手臂进行辅助支撑,所述照明灯用于在检修底盘时提供照明,所述框架下侧还设有若干个滚轮。
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修人员躺在固定板上且上半身与活动板接触,通过滚轮即可滑入汽车底部,利用顶推件推动活动板绕铰接中心转动,使得活动板向上方仰起一定角度,将检修人员的上半身进行适当抬高,以减少人员腰部和颈部产生疲劳损伤;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可以对检修人员持有工具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以减少人员手臂的酸痛感;同时通过设置照明灯为检修时提供照明,便于检修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框架侧面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相垂直的状态。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将第二支撑杆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相垂直,操作时检修人员的手臂可以支撑在第二支撑杆上,尤其是对检修人员持有工具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而且在不需要辅助支撑时,可以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转至水平状态,快速收纳在框架侧边。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斜撑杆。通过设置斜撑杆对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后,可以降低第二支撑杆铰接端的受力,使第二支撑杆保持平稳的水平状态,同时拆卸斜撑杆后又可实现将第二支撑杆转至与第一支
撑杆同轴的状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插销,所述框架侧面设有相适配的插销孔,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插销能够伸入到插销孔内。如此,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杆保持竖直状态,且实现与框架侧面的稳定连接,避免受力时出现左右晃动,同时拔出插销后可将第一支撑杆转至水平状态,实现快速收纳在框架侧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支撑杆后通过锁紧螺母进行锁紧,所述插销孔有若干个且沿滑槽延伸方向排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杆与框架侧面可转动连接,又便于调整支撑机构沿框架长度方向的位置,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检修人员使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侧面设有l型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框架侧面形成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支撑转动收起后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如此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转至水平状态后,则可以收纳在收容槽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使得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检修人员使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推件为电动推杆,既便于安装使用,又便于调节活动板的倾斜角度。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上设有安装管,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安装管端部,所述安装管为金属定型软管。如此设置,可以将安装管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能更好地适应照明灯位置及角度的调整需求,使用更加方便。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滚轮为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便于框架的整体移动以及固定。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修人员躺在固定板上且上半身与活动板接触,通过滚轮即可滑入汽车底部,利用顶推件推动活动板绕铰接中心转动,使得活动板向上方仰起一定角度,将检修人员的上半身进行适当抬高,以减少人员腰部和颈部产生疲劳损伤;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可以对检修人员持有工具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以减少人员手臂的酸痛感;同时通过设置照明灯为检修时提供照明,便于检修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底盘检修装置主视图。
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0.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21.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22.图5为支撑板与框架侧面连接示意图。
23.图中标记:1-框架,2-固定板,3-活动板,4-顶推件,5-照明灯,6-滚轮,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斜撑杆,10-插销,11-插销孔,12-滑槽,13-连接螺栓,14-锁紧螺母,15-支撑板,16-收容槽,17-安装管,18-销钉,19-底板,2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检修装置;
27.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底盘检修装置,包括矩形的框架1和设于框架1开口中的固定板2和活动板3,所述固定板2两侧与框架1通过若干组销钉18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3两侧通过一组销钉18与框架1相铰接,且活动板2与框架1的铰接中心靠近固定板2端部,所述框架1上设有顶推件4,所述顶推件4能够推动活动板3绕铰接中心转动,所述框架1上还设有支撑机构和照明灯5,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在检修底盘时对人员手臂进行辅助支撑,所述照明灯5用于在检修底盘时提供照明,所述框架1下侧还设有若干个滚轮6。
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修人员躺在固定板上且上半身与活动板接触,通过滚轮即可滑入汽车底部,利用顶推件推动活动板绕铰接中心转动,使得活动板向上方仰起一定角度,将检修人员的上半身进行适当抬高,以减少人员腰部和颈部产生疲劳损伤;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可以对检修人员持有工具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以减少人员手臂的酸痛感;同时通过设置照明灯为检修时提供照明,便于检修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7与框架1侧面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7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杆8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7相垂直的状态。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将第二支撑杆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相垂直,操作时检修人员的手臂可以支撑在第二支撑杆上,尤其是对检修人员持有工具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而且在不需要辅助支撑时,可以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转至水平状态,快速收纳在框架侧边。为了使第二支撑杆能够准确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相垂直的状态,可以在第一支撑杆顶端设置限位平面,以便使第二支撑杆转至与限位平面相接触后即为垂直状态。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8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斜撑杆9。通过设置斜撑杆对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后,可以降低第二支撑杆铰接端的受力,使第二支撑杆保持平稳的水平状态,同时拆卸斜撑杆后又可实现将第二支撑杆转至与第一支撑杆同轴的状态。为了便于拆装,斜撑杆9一端与第二支撑杆8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与第一支撑杆7上的挂环连接,利用挂钩与挂环可以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及分离。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设有插销10,所述框架1侧面设有相适配的插销孔11,所述第一支撑杆7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插销10能够伸入到插销孔11内。如此,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杆保持竖直状态,且实现与框架侧面的稳定连接,避免受力时出现左右晃动,同时拔出插销后可将第一支撑杆转至水平状态,实现快速收纳在框架侧边。
32.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侧面开设有滑槽12,该滑槽12为长条形且沿框架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槽12中穿设有连接螺栓13,所述连接螺栓13穿过第一支撑杆7后通过锁紧螺母14进行锁紧,所述插销孔11有若干个且沿滑槽12延伸方向排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可
以实现第一支撑杆与框架侧面可转动连接,又便于调整支撑机构沿框架长度方向的位置,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检修人员使用。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母14为蝶形锁紧螺母,方便直接用手进行拧动。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侧面设有l型的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与框架1侧面形成收容槽16,所述收容槽16用于支撑转动收起后的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如此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转至水平状态后,则可以收纳在收容槽内。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长度可调,使得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检修人员使用。具体地,第一支撑杆7可以设计为粗细不同的两段式结构,粗杆段内部设有中心孔,而细杆段则插设于中心孔内,细杆段相对于粗杆段的位置则通过顶紧螺钉进行锁定。当然,斜撑杆要连接在细杆段上,以便使斜撑杆的长度可以采用定长。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推件4为电动推杆,既便于安装使用,又便于调节活动板的倾斜角度。电动推杆位于框架上人员躺平后头部所在的一端,电动推杆一端与框架1内侧面上的铰座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板3上的铰座相连,以适应推动活动板时电动推杆角度位置的变化。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上设有安装管17,所述照明灯5设置于所述安装管17端部,所述安装管17为金属定型软管。如此设置,可以将安装管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能更好地适应照明灯位置及角度的调整需求,使用更加方便。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6为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便于框架的整体移动以及固定。所述滚轮6有四个且分别布置在框架1的四角位置处。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上设有蓄电池20,所述蓄电池20分别通过开关与顶推件4、照明灯5进行电连接。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