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2.冷设备是制冷机与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设计和建造制冷装置,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冷量来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在低温下进行产品的性能试验和科学研究试验;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某些冷却过程,或者进行空气调节。物品在冷却或冻结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制冷装置的围护结构在使用时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保持制冷装置中的低温条件,就必须装设制冷机,以便连续不断地移去这些热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或干冰的升华吸收这些热量。制冷设备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容易损坏,在维修时需要用夹具来固定维修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者准确的定位损坏处方便维修。
3.其中专利号为cn207402683u,公开了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置物板,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两组支撑杆,且两组所述支撑杆位于置物板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块,两组所述第一安装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套设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
4.在上述的方案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制冷设备搬运在两个夹块之间以及置物板上才能够完成装夹,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不能够实现角度旋转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制冷设备的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方案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制冷设备搬运在两个夹块之间以及置物板上才能够完成装夹,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不能够实现角度旋转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制冷设备的维修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至所述龙门架的内部并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同侧的两侧所述固定块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杆壁均螺纹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有l型支撑板,两个所述l型支撑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卡接的限位机构,两个所述l型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夹持机构。
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插销,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l型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插销呈穿过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环绕开设有与
所述插销卡接设置的插孔,所述插销的末端设置有弹性销片。
9.优选的,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丝杆、夹板和摇柄,所述l型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条形槽的内部,且第二丝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l型支撑板的外部并与摇柄固定连接,所述夹板呈滑动设置于所述条形槽的内部,且夹板与所述第二丝杆的杆壁螺纹设置,所述夹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l型支撑板的外部。
10.优选的,所述l型支撑板的水平部一端采用倾斜面设置。
11.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
12.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与所述龙门架的侧壁滑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通过设有的电机、转轴、第一皮带轮、固定块、第一丝杆、第二皮带轮、皮带、移动块、气缸和l型支撑板,能够自动完成对制冷设备的夹持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5.2、该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通过设有的固定座、插销、插孔和弹性销片,能够接触l型支撑板与气缸之间的固定,从而能够使得l型支撑板角度旋转并调节制冷设备的角度,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维修。
16.3、该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通过设有的第二丝杆、夹板和摇柄,能够增加对l型支撑板对制冷设备的夹持稳固性。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制冷设备的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20.图3为图1中l型支撑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龙门架、2电机、3转轴、4第一皮带轮、5固定块、6第一丝杆、7第二皮带轮、8皮带、9移动块、10气缸、11 l型支撑板、12固定座、13插销、14插孔、15弹性销片、16第二丝杆、17夹板、18摇柄、1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参照图1,这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它包括龙门架1,龙门架1的顶
部固定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3,转轴3的下端贯穿至龙门架1的内部并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4,龙门架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5,同侧的两侧固定块5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6,两个第一丝杆6的上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7,两个第一皮带轮4和第二皮带轮7之间均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两个第一丝杆6的杆壁均螺纹设置有移动块9,两个移动块9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气缸10,两个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有l型支撑板11,两个l型支撑板11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卡接的限位机构,两个l型支撑板1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夹持机构。
25.参照图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12和插销13,固定座12固定设置于l型支撑板11的侧壁上,插销13呈穿过固定座12的内部设置,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环绕开设有与插销13卡接设置的插孔14,插销13的末端设置有弹性销片15。
26.参照图3,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辅助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丝杆16、夹板17和摇柄18,l型支撑板11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第二丝杆16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于条形槽的内部,且第二丝杆16的一端贯穿至l型支撑板11的外部并与摇柄18固定连接,夹板17呈滑动设置于条形槽的内部,且夹板17与第二丝杆16的杆壁螺纹设置,夹板17的一侧延伸至l型支撑板11的外部。
27.参照图1,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l型支撑板11的水平部一端采用倾斜面设置。
28.参照图1,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龙门架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19。
29.参照图1,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移动块9的侧壁与龙门架1的侧壁滑动连接。
30.实施例7如图1-3所示,这种制冷设备维修用固定夹具,它包括龙门架1,龙门架1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3,转轴3的下端贯穿至龙门架1的内部并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4,龙门架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5,同侧的两侧固定块5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6,两个第一丝杆6的上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7,两个第一皮带轮4和第二皮带轮7之间均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两个第一丝杆6的杆壁均螺纹设置有移动块9,两个移动块9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气缸10,两个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有l型支撑板11,两个l型支撑板11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卡接的限位机构,两个l型支撑板1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夹持机构;
31.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12和插销13,固定座12固定设置于l型支撑板11的侧壁上,插销13呈穿过固定座12的内部设置,气缸10的活塞杆末端环绕开设有与插销13卡接设置的插孔14,插销13的末端设置有弹性销片15,辅助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丝杆16、夹板17和摇柄18,l型支撑板11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第二丝杆16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于条形槽的内部,且第二丝杆16的一端贯穿至l型支撑板11的外部并与摇柄18固定连接,夹板17呈滑动设置于条形槽的内部,且夹板17与第二丝杆16的杆壁螺纹设置,夹板17的一侧延伸至l型支撑板11的外部,l型支撑板11的水平部一端采用倾斜面设置,龙门架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19,移动块9的侧壁与龙门架1的侧壁滑动连接。
3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该装置移动至制冷设备的位置处,打开两个气缸10工作,两个气缸10伸出能够使得两个l型支撑板11相对移动并将制冷设备夹持住,然后打开电机2工作,电机2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4旋转,两个第一皮带轮4均通过皮带8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7旋转,从而能够使得两个第一丝杆6旋转并使得移动块9向上移动,进而完成了将制冷设备的夹持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当需要将制冷设备角度旋转时,工作人员手部转动摇柄18使得第二丝杆16旋转,能够使得夹板17移动并将制冷设备的侧壁夹持住,工作人员将插销13从固定座12的内部抽出,解除了l型支撑板11与气缸10的固定,从而能够调节制冷设备的角度,便于工作人员对制冷设备多角度维修。
3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案能够自动完成对制冷设备的夹持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工作人员对制冷设备多角度维修。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