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


背景技术:

2.斩刀是加工布料及皮料的常用工具,一般是根据需要加工的产品的形状,设计出刀模的形状。在使用时,将皮革对应于斩的相应位置,手工带动斩刀向下运动,并下压,在皮革上打出相应的孔。这个过程需要皮革的位置非常准确,或者要不断的尝试、对刀,才能打出准确无误的孔。
3.而现有技术中的斩刀仅能实现单排打孔,若需要时间双排打孔需要分别进行两次打孔操作。而不同的产品所打出来的两排孔的间距不一样,该间距调整又需要不断的尝试、对刀,才能打出准确无误的双排孔,打孔过程耗时耗力。
4.此外,尽管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专门用于皮革的打斩机,例如公告号为cn2106569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皮革打斩机。但该打斩机体积较大,不具备便携性,无法满足手工皮具制作爱好者的使用需求。因此,急需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包括手持块和两个斩刀组件,手持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卡槽,两个斩刀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其中两个卡槽过盈配合,每个斩刀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以对皮具成排打孔的若干打孔针,且两个斩刀组件在选择不同的卡槽过盈配合。
7.优选的,每个所述斩刀组件均包括可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卡块与卡槽之间过盈配合。
8.优选的,两块所述斩刀组件之间设置有垫块,其中一个所述斩刀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接触连接在所述垫块的一端。
9.优选的,所述斩刀组件包括斩刀,所述斩刀滑动连接在所述手持块内。
10.优选的,所述斩刀内设有贯通的通槽,所述压紧组件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斩刀的所述通槽内,所述垫块远离所述压紧组件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斩刀的所述通槽内。
11.优选的,所述手持块包括手柄和固定块,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斩刀的一端,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接触连接在所述卡槽内。
12.优选的,所述斩刀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13.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和滑杆,所述压紧板接触连接在所述垫块内,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通槽内。
14.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通槽的横截面面积。
15.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两排斩刀组件来进行打孔,并且将斩刀组件滑动连接在手持块上,这样能够更方便的来进行打孔,而且提高了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排斩刀组件之间添加垫块来起到增加两排斩刀组件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每次打孔时斩刀间距保持相同。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紧组件来实现将垫块与斩刀组件之间进行压紧,从而能够保持垫块与斩刀组件之间保持稳定,不会使两排斩刀组件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对应附图加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可以依据以下附图获得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其他附图。
2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剖面示意图;
22.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垫板的剖面示意图;
23.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6.1-手持块,11-手柄,12-固定块,13-卡槽,14-挡板,2-垫块,21-垫板,22-凸块,23-凹槽,3-斩刀组件,31-通槽,32-皮艺斩刀,33-卡块,34-弹簧,4-压紧组件,41-压紧板,42-滑杆,43-压力件,4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可行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没有作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他实施例,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该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29.参考附图1中所示的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包括手持块1和两个斩刀组件3,手持块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卡槽13,两个斩刀组件3的上端分别与其中两个卡槽13过盈配合,每个斩刀组件3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以对皮具成排打孔的若干打孔针。
30.首先,本技术是选用双排斩刀,有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单排斩刀。且两个斩刀组件3在选择不同的卡槽13过盈配合时,可调整两个斩刀组件3之间的间距,结构简单,且可满足手工皮具制作爱好者的使用需求。
3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斩刀组件3均包括可与卡槽13相配合的卡块33,卡块33与卡槽
13之间过盈配合。
32.进一步的,两块所述斩刀组件3之间设置有垫块2,其中一个所述斩刀组件3内滑动连接有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接触连接在所述垫块2的一端,从而起到了压紧所述垫块2的作用,使所述垫块2与所述斩刀组件3之间连接保持稳定,从而起到了使用两排所述斩刀组件3来打孔提高效率。
33.具体而言,由于打孔针设置于斩刀组件3远离手持块1的一端,因此在对皮具进行下压打孔时,若打孔过程中出现打孔针的晃动,会影响打孔质量。而本技术采用在两个斩刀组件3之间设置垫块2,由垫块对斩刀组件3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支撑,以避免打孔针在下压打孔操作中的晃动,从而提高打孔精度。
34.参考附图2、附图4和附图5中所示的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每个所述斩刀组件3均包括斩刀32,所述手持块包括手柄11和固定块12,所述手柄11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12远离所述斩刀32的一端,所述卡槽1313设置于固定块12的一侧。
35.所述卡块33设置在所述斩刀32上端,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4,每个所述斩刀32与所述挡板14之间固连有弹簧34,位于挡板14两侧的卡槽13数量相等且呈对称设置;
36.当两个斩刀组件3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且与靠近挡板的卡槽13过盈配合时,此时弹簧34处于自然状态。
37.需说明的是:若斩刀组件3与其他卡槽13过盈配合时,弹簧34会处理拉伸状态,进而给与斩刀32一个朝向另一个斩刀32的力。
38.此外,所述弹簧34还能提供压紧所述垫块2的压力,使所述垫块2固定更牢固。
39.进一步的,所述斩刀32内设有贯通的通槽31,所述压紧组件4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斩刀32的所述通槽31内。
40.进一步的,参考附图3,所述垫块2包括垫板21、凸块22和凹槽23,凸块22和凹槽23分别位于垫板21的两侧,其中一个垫板21的一侧的凸块22可与通槽31配合卡接。
41.在具体应用时,垫板2的数量可选多个,且每个垫板2中的凸块22均可与另一个垫板2中的凹槽23相配合,以实现叠合。其中一个垫板21的一侧的凸块22可与通槽31配合卡接。从而加强垫板与垫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更好的为两个斩刀组件3在左右方向上提供支撑,避免其在下压打孔时发生晃动。
42.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压紧板41和滑杆42,所述滑杆42滑动连接在所述通槽31内,所述压紧板41固定在所述滑杆42的一端,所述压紧板41通过接触连接在所述凹槽23内,从而起到了固定所述垫板21的作用。并且所述凸块22能够与所述凹槽23相配合,从而在需要多个所述垫板21来进行增加间距时,并且有多个所述垫板21时,最靠近所述压紧板41一侧的所述凹槽23与所述压紧板41相配合,离所述压紧板41最远的所述垫板21的所述凸块22与所述斩刀32内的所述通槽31相配合,从而起到了增加与斩刀32之间的配合强度,所述压紧板41在这一实施例中使用矩形,除了矩形以外还能够使用其他有棱角的形状,有棱角的形状能够防止所述垫板21的转动。
43.进一步的,所述滑杆42远离所述压紧板41的另一端固连有拉环44,所述拉环44能够更方便的让使用者拉动所述滑杆42移动,所述拉环44与所述斩刀32之间固连有压力件43,该压力件43亦可为弹簧,套设于滑杆42露出斩刀32外的一端上,该压力件的一端与斩刀32相抵接,另一端与拉环44相抵接。
44.通过压力件的设置,给予了压紧板41朝向垫板21的力,从而起到了固定所述垫板21的作用,所述压力件43使用了弹簧来实现提供压力。
45.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板4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通槽31的横截面面积,在实现拆卸斩刀组件3时,使用者可拉动拉环44,带动滑杆42移动,进而让压紧板41回到通槽31内,此时即可将斩刀组件3与手持块1相分离。
46.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双排斩刀,通过垫板21内的所述凹槽23与所述凸块22之间相配合,边缘两端的所述垫板21一端所述凸块23与所述斩刀32内的所述通槽31相配合,而另一端的所述凹槽23与所述压紧板41相配合,从而形成了稳定连接的状态,并且通过握住所述手持壳11,相比于拿着两片所述斩刀32更容易拿住,从而更容易进行打孔,通过上述实施例从而起到了能够同时打两排孔,而提高了效率。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