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汽车门锁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汽车门锁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汽车门锁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汽车的车门内解锁普遍通过车门内扣手旋转操纵机构进行旋转解锁,车门内扣手旋转操纵机构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公差的累积,容易导致外观缝隙不均及看穿问题,且不利于车门内扣手的造型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汽车门锁系统及汽车,能够通过滑动操作车门内扣手从车门内侧解锁汽车门锁,避免了传统的旋转解锁方式中因车门内扣手旋转操纵机构装配公差的累积导致的外观缝隙不均及看穿问题,且给车门内扣手的造型的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包括车门内扣手、解锁拉线和扣手复位机构,所述车门内扣手设置于内门板本体上,所述解锁拉线的一端与门锁机构连接;
6.所述车门内扣手的靠近所述内门板本体的一侧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内门板本体,所述车门内扣手通过所述延伸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内门板本体上;
7.所述解锁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连接,当所述车门内扣手滑动时,所述解锁拉线带动所述门锁机构动作,以使所述门锁机构实现解锁;
8.所述扣手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连接,其用于对所述车门内扣手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车门内扣手滑动复位。
9.优选地,所述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扣手滑板和扣手底座;
10.所述扣手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内门板本体的远离所述车门内扣手的一侧,所述扣手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滑孔;
11.所述扣手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扣手与所述扣手底座之间,所述扣手滑板上对应所述矩形滑孔的位置开设有卡孔,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依次穿过所述卡孔和矩形滑孔且能在所述矩形滑孔内滑动。
12.优选地,所述扣手底座上朝向所述内门板本体的一侧沿所述扣手底座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所述扣手滑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凸起。
13.优选地,所述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和所述解锁拉线之间的传动臂,所述传动臂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扣手底座的远离所述内门板本体的一侧,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解锁拉线连接。
14.优选地,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的一侧设有u型连接槽,所述传动臂的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所述传动臂的所述第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u型连接槽内。
15.优选地,所述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拉线安装座,所述拉线安装座通过卡接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解锁拉线与所述拉线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块,所述转轴块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所述扣手底座的远离所述内门板本体的一侧,所述传动臂的中部与所述转轴块转动连接。
17.优选地,所述扣手底座的远离所述内门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矩形滑孔的长度方向的延长沿上,所述扣手复位机构为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车门内扣手的延伸部提供弹性力。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系统,包括门锁机构,所述门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汽车门框上的锁勾以及设置于汽车门体内用以钳制所述锁勾的锁扣机构,还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所述滑动操纵机构与所述锁扣机构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门,还包括上述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汽车门锁系统,所述汽车门锁系统安装在所述车门上。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门内扣手上设置一贯穿内门板本体的延伸部,并通过延伸部将车门内扣手滑动设置在内门板本体上,延伸部与解锁拉线连接,这样,通过滑动车门内扣手,即可通过延伸部牵拉解锁拉线使门锁机构解锁,同时,通过设置与延伸部连接的扣手复位机构,使得在滑动解锁后可以使车门内扣手滑动复位。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滑动操作车门内扣手实现从车门内侧解锁汽车门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是采用滑动解锁,车门内扣手的位于内门板本体外部的部分可以覆盖住车门内扣手与内门板本体连接的缝隙,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旋转解锁方式中因车门内扣手旋转操纵机构装配公差的累积导致的外观缝隙不均及看穿问题,且对于车门内扣手的外观没有限制,只要满足定向可滑,因此给车门内扣手的造型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的爆炸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处于解锁状态下滑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内门板本体内侧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处于解锁状态下滑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内门板本体外侧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处于复位状态下滑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内门板本体内侧视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处于复位状态下滑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内门板本体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其包括车门内扣手1、解锁拉线2和扣手复位机构3。
37.车门内扣手1设置于内门板本体4上,内门板本体4的外侧设有装饰板5,解锁拉线2的一端与门锁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车门内扣手1的靠近内门板本体4的一侧具有一延伸部101,延伸部101贯穿内门板本体4,车门内扣手1通过延伸部101滑动设置于内门板本体4上;解锁拉线2的另一端与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连接,当车门内扣手1滑动时,解锁拉线2带动门锁机构动作,以使门锁机构实现解锁;扣手复位机构3的一端与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
部101连接,其用于对车门内扣手1提供弹性力,以使车门内扣手1滑动复位。
38.本实施例中,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9.当需要从车内开启汽车门锁时,往预设滑动方向滑动车门内扣手1,则滑动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带动解锁拉线2动作,使得解锁拉线2牵拉门锁机构实现解锁,此时推门即可开启车门,解锁后滑动操纵机构的位于车门内部分和车门外部分的状态示意图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汽车门锁解锁后,释放车内门扣手,在扣手复位机构3提供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车门内扣手1自动滑动复位,复位后滑动操纵机构的位于车门内部分和车门外部分的状态示意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40.需要说明的是,在释放车门内扣手1后,由于车门内扣手1释放了对解锁拉线2的牵拉,在汽车门锁自身的回位机构的回复力作用下,会将解锁拉线2反向拉紧复位至初始状态。汽车门锁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其通常都自带有回位机构,汽车门锁和回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扣手滑板6和扣手底座7;扣手底座7固定设置于内门板本体4的远离车门内扣手1的一侧,扣手底座7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一矩形滑孔701;扣手滑板6滑动设置于车门内扣手1与扣手底座7之间,扣手滑板6上对应矩形滑孔701的位置开设有卡孔601,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依次穿过卡孔601和矩形滑孔601且能在矩形滑孔701内滑动。这样,通过扣手底座7和扣手滑板6的配合,对车门内扣手1进行稳定支撑,滑动车门内扣手1时,车门内扣手1带动扣手滑板6在扣手底座7上滑动,保证车门内扣手1滑动时更加稳定和顺畅。
42.本实施例中,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整体呈长方体状的,扣手滑板6上的卡孔601为与延伸部101外轮廓相适配的矩形,从而通过卡孔601将延伸部101卡住,避免操作车门内扣手1的过程中,车门内扣手1与扣手滑板6发生相对移动。为了进一步将车门内扣手1固定在扣手滑板6上使得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螺钉12将车门内扣手1与扣手滑板6进行连接固定。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扣手底座7上朝向内门板本体4的一侧的上下两端沿扣手底座7的左右方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702,扣手滑板6上设有与导向槽702相匹配的导向凸起602。这样,通过导向槽702与导向凸起602的配合,将扣手滑板6滑动设置在扣手底座7上,并对扣手滑板6的滑动运动进行导向,使得与扣手滑板6连接的车门内扣手1的滑动操作更加顺畅平稳。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和解锁拉线2之间的传动臂8,传动臂8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扣手底座7的远离内门板本体4的一侧,传动臂8的第一端801与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传动连接,传动臂8的第二端802与解锁拉线2连接。滑动车门内扣手1时,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带动传动臂8转动,从而通过传动臂8将操作力间接传递至解锁拉线2实现解锁,这样可以改变操作力的传递方向,从而给车门内扣手1和解锁拉线2的安装位置提供更多选择,便于根据车门内部空间构造对车门内扣手1和解锁拉线2的安装进行合理布局。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的一侧设有u型连接槽1011,传动臂8的第一端801的外表面呈圆弧状,传动臂8的第一端801活动设置于u型连接槽1011内。这样,车门内扣手1左右滑动时,可以通过延伸部101带动传动臂8的第一端801沿
以传动臂8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方形运动,从而带动传动臂8转动;且由于这样的连接方式,车门内扣手1与传动臂8之间更加便于拆装,从而方便车门内扣手1和传动臂8的安装与维修。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拉线安装座9,拉线安装座9通过卡接件可拆卸地设置于传动臂8的第二端802且与传动臂8的第二端802转动连接,解锁拉线2与拉线安装座9可拆卸连接。通过拉线安装座9将解锁拉线2与传动臂8进行连接,使得解锁拉线2与传动臂8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方便解锁拉线2与传动臂8的安装与维修。
4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块10,转轴块10通过螺钉12安装固定在扣手底座7的远离内门板本体4的一侧,传动臂8的中部与转轴块10转动连接。转轴块10主要起到支撑传动臂8的作用。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扣手底座7的远离内门板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位于矩形滑孔70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沿上,扣手复位机构3为连接于连接座11和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之间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对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提供弹性力。当需要解锁时,向预定方向滑动车门内扣手1,则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压缩复位弹簧,解锁完毕后,释放车门内扣手1,则在被压缩的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弹簧推动车门内扣手1的延伸部101,使得车门内扣手1沿所述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滑动复位。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系统,包括门锁机构,门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汽车门框上的锁勾以及设置于汽车门体内用以钳制锁勾的锁扣机构,还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滑动操纵机构与锁扣机构连接。解锁时,通过滑动操作滑动操纵机构的车门内扣手1,使滑动操纵机构的解锁拉线2拉动锁扣机构,则锁扣机构与锁勾脱离,释放对锁勾的钳制,实现汽车门锁的滑动解锁。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门锁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滑动操纵机构,因此也具有了上述滑动操纵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门,还包括上述第二个方面的汽车门锁系统,汽车门锁系统安装在车门上。本实施例中的汽车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门锁系统,因此也具有了上述汽车门锁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