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控制的便捷式旋转台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便捷式旋转台。
背景技术:
2.旋转台用于多种旋转运动场合,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角度调整自动化,通过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作为动力,plc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配合传动结构以实现精确的转向以及角度调节,方便操作人员对旋转台顶面的装置进行操作,常见的有型号为glr-b2-m的旋转台。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旋转台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件形状各异,底面常因不平整而难以进行支撑固定,在旋转时难以保持支撑台上物体的稳定性,给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便捷式旋转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旋转台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件形状各异,底面常因不平整而难以进行支撑固定,在旋转时难以保持支撑台上物体的稳定性,给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旋转台本体,所述旋转台本体顶面安装有转动台组件,所述转动台组件包括底盘、底板、定位槽、磁片、定位管、铁片、顶杆、第一弹簧、支撑槽、第二弹簧、橡胶柱、顶盘和定位孔;
6.所述底盘安装于旋转台本体顶面,所述底盘内部底端镶嵌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均匀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端固定镶嵌有磁片,所述定位槽内部放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底面对应磁片处粘接有铁片,所述定位管内部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定位管内部底端,所述顶杆顶面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橡胶柱,所述底盘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顶面对应定位槽处开设有定位孔。
7.优选的,所述顶杆底端对应第一弹簧顶端处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深度度等于第一弹簧最小长度。
8.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孔顶面均为正六边形,所述定位管外侧契合定位槽和定位孔,所述定位管顶端和顶盘顶面平齐。
9.优选的,所述橡胶柱是顶端为锥形的圆柱,所述第二弹簧的最短长度与橡胶柱长度和等于支撑槽的深度。
10.优选的,所述顶盘两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轴螺柱、连接管、转动杆、推杆、定位螺杆、弧形橡胶板、充气垫和挤压螺母;
11.两个所述转轴螺柱对称焊接于顶盘两侧,所述转轴螺柱外侧转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部活动贯穿有推杆,所述转动杆对应推杆位置处安装有定位螺杆,所述推杆一端粘接有弧形橡胶板,所述弧形橡胶板侧面粘接有充气垫,所述转轴螺柱靠近连接管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挤压螺母。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壁为光滑曲面,所述挤压螺母通过螺纹和转轴螺柱相连。
13.优选的,所述弧形橡胶板对应充气垫处开设有粘接槽,所述充气垫镶嵌并粘接固定于粘接槽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5.1、设置有转动台组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顶盘顶面,此时工件底面会挤压相对应位置的定位管,定位管内部的顶杆会沿着定位管伸缩,橡胶柱顶端接触并挤压工件底面,配合工件底面的形状使得橡胶柱处于不同高度,接触支撑效果更好,使得工件摆放时更加稳定,不易滑动。
16.2、设置有定位组件,通过推动推杆,两个弧形橡胶板相互靠近并挤压待旋转的工件进行固定,且可通过转动连接管,改变转动杆的角度,以方便更好的夹持工件,夹持效果更好。
17.3、在摆放工件时,转动台组件内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橡胶柱以及定位组件的充气垫均会吸收旋转台传递而来的振动,减小工件的振动,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使用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动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旋转台本体;
25.2、转动台组件;201、底盘;202、底板;203、定位槽;204、磁片;205、定位管;206、铁片;207、顶杆;208、第一弹簧;209、支撑槽;210、第二弹簧;211、橡胶柱;212、顶盘;213、定位孔;
26.3、收纳槽;
27.4、定位组件;401、转轴螺柱;402、连接管;403、转动杆;404、推杆;405、定位螺杆;406、弧形橡胶板;407、充气垫;408、挤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便捷式旋转台技术方案,包括旋转台本体1,旋转台本体1顶面安装有转动台组件2,转动台组件2包括底盘201、底板202、定位槽203、磁片204、定位管205、铁片206、顶杆207、第一弹簧208、支撑槽209、第二弹簧210、橡胶柱211、顶盘212和定位孔213;
30.底盘201安装于旋转台本体1顶面,底盘201内部底端镶嵌有底板202,底板202顶面均匀开设有定位槽203,定位槽203底端固定镶嵌有磁片204,定位槽203内部放置有定位管205,定位管205底面对应磁片204处粘接有铁片206,定位管205内部滑动安装有顶杆207,顶杆207底端对应第一弹簧208顶端处开设有收纳槽3,收纳槽3深度度等于第一弹簧208最小长度,便于将顶杆207完全收纳至定位管205内部,顶杆207底端通过第一弹簧208连接定位管205内部底端,顶杆207顶面开设有支撑槽209,支撑槽209内部通过第二弹簧210连接有橡胶柱211,橡胶柱211是顶端为锥形的圆柱,第二弹簧210的最短长度与橡胶柱211长度和等于支撑槽209的深度,便于将橡胶柱211收纳至支撑槽209内部,底盘20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盘212,顶盘212顶面对应定位槽203处开设有定位孔213,定位槽203和定位孔213顶面均为正六边形,定位管205外侧契合定位槽203和定位孔213,定位管205顶端和顶盘212顶面平齐,防止定位管205在定位槽203内部转动,保证定位管205的稳定性。
31.顶盘212两端设置有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包括转轴螺柱401、连接管402、转动杆403、推杆404、定位螺杆405、弧形橡胶板406、充气垫407和挤压螺母408;
32.两个转轴螺柱401对称焊接于顶盘212两侧,转轴螺柱401外侧转动套接有连接管402,连接管402顶端焊接有转动杆403,转动杆403内部活动贯穿有推杆404,转动杆403对应推杆404位置处安装有定位螺杆405,推杆404一端粘接有弧形橡胶板406,弧形橡胶板406侧面粘接有充气垫407,弧形橡胶板406对应充气垫407处开设有粘接槽,充气垫407镶嵌并粘接固定于粘接槽内,便于连接弧形橡胶板406和充气垫407,转轴螺柱401靠近连接管402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挤压螺母408,连接管402内壁为光滑曲面,挤压螺母408通过螺纹和转轴螺柱401相连,便于转动连接管402,调节转动杆403与水平面的夹角。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根据工件底面的大小,将对应数量的定位管205放入定位槽203内部,铁片206吸附磁片204完成固定,再将工件摆放于顶盘212顶面的定位管205位置,定位管205内部的顶杆207会沿着定位管205伸缩,第一弹簧208收缩,橡胶柱211顶端接触并挤压工件底面,橡胶柱211沿着支撑槽209滑动,第二弹簧210收缩,配合工件底面的形状使得橡胶柱211处于不同高度,接触支撑效果更好,支撑点更多,使得工件摆放时更加稳定,不易在顶盘212顶面滑动,且可转动顶盘212,替换底板202和顶盘212,改变定位孔213的密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件;
34.通过推动转动杆403内的推杆404,两个弧形橡胶板406相互靠近并挤压待旋转的工件进行固定,挤压螺母408固定推杆404,且以可转轴螺柱401为轴转动连接管402,改变转动杆403的角度,以方便更好的夹持工件,调节夹持位置,夹持效果更好;
35.在摆放工件时,转动台组件2内的第一弹簧208、第二弹簧210、橡胶柱211以及定位组件4的充气垫407均会吸收旋转台传递而来的振动,减小工件的振动,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使用时更加便捷。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