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纤细型一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小型雾化器,采用的技术大部分是圆柱型陶瓷发热体外表面包裹无纺布,然后以一定的压力装进发热丝座内。发热丝座侧边开进油孔,引导烟油进入陶瓷发热体,再进行加热使烟油雾化。
3.现有的陶瓷发热体外表面包裹无纺布的技术,对无纺布包裹的整齐度和一致性要求较高。且在包裹无纺布的过程中,无纺布每一层始终要紧密缠绕在发热体上,使得无纺布对陶瓷发热体保持一定的包裹力。陶瓷发热体本身尺寸较小,只能采用人手操作,且每一步都须谨慎操作,导致整个安装过程操作复杂,工人需要反复练习培训才能上岗操作,且整个工序效率低,且安装成型后的陶瓷发热体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雾化组件装配复杂难度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纵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及用于雾化液体基质形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大致上沿壳体纵向延伸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径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液件,所述导液件环绕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保持在所述多孔体上,所述导液件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液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围绕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表面设置。
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液件沿壳体轴向的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凸起部沿壳体轴向的投影面积。
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包括朝向所述储液腔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导液件接触所述第一表面。
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所述第二表面。
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内还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套管和用于提供气溶胶流动路径的第二套管,所述多孔体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套管内。
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内径大于第二套管地内径。
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具有连接部,所述导液件抵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液腔内的液体基质引流导所述导液件的导液孔。
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部内部中空且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所述凸起部定位于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
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径向壁厚小于第二套筒部的径向壁厚。
14.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多孔体提供的液体基质形成气溶胶;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界定形成沿壳体纵向延伸的发热腔,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在所述发热腔内。
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元件于所述发热腔内沿所述主体部纵向的延伸长度至少覆盖所述凸起部的纵向延伸长度。
16.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纵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用于雾化液体基质形成气溶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大致上沿壳体纵向延伸的多孔体;其中,所述多孔体包括内部中空的主体部以及自部分所述主体部径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所述凸起部定位于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所述凸起部具有至少一朝向所述储液腔用于接收来自储液腔的液体基质的表面。
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为雾化器提供电驱动的电源装置,雾化器包括上述雾化器。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雾化组件的多孔体上设置了凸起部,导液件可直接固定于凸起部上端,组装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1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2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2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密封套的立体图;
2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吸嘴组件安装状态侧视剖面图;
25.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的侧视剖面图;
26.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27.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30.另外,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1.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参考图1所示,包括雾化器100和电源装置200,雾化器100在电源装置200的电驱动下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成气溶胶。在本技术中气溶胶形成基质为储存在装置内的液体基质,可以理解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为其它用于形成气溶胶的装置,例如医药类雾化装置,在此不作限定。
32.雾化器100和电源装置200可进行固定式连接,也可进行可分离式连接,如卡扣式和磁吸式。在本技术中,雾化器100和电源装置200均固定安装在两端开口的外壳10中,外壳10可为中空圆管,也可以为扁平状或条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10为圆管。
33.参考图2至图4和图8所示,雾化器100包括端部开口的壳体30,壳体30沿着外壳10纵向延伸。吸嘴组件40至少部分固定在壳体30内部,并封闭壳体30的开口端。吸嘴组件40包括至少吸嘴部41和连接在吸嘴部41一端的密封套42,吸嘴部41至少部分外表面与壳体30的内壁形成纵向密封抵接。吸嘴部41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内腔411,密封套42具有与吸嘴部41一端卡接的卡接槽421,卡接槽421的部分槽体沿壳体30纵向延伸形成第二内腔422,第一内腔411的内径大于第二内腔422的内径。吸嘴部41另一端开孔,形成供气溶胶输出的吸嘴口43。
34.壳体30内还设有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31,及将液体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50。雾化组件50包括多孔体51,所述多孔体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多孔体51包括至少部分沿壳体30纵向延伸的主体部513,主体部513内部中空,形成发热腔511,可固定安装发热元件52,加热元件52可为发热丝,也可以为发热网,由导电性能强的金属或合金制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孔体51为多孔陶瓷管,加热元件52为发热丝。发热元件52用于加热多孔体51提供的液体基质形成气溶胶。
35.多孔体51通过固定支架53,固定于壳体30内。固定支架53大致呈敞口的圆管结构,沿着外壳10纵向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外径较大,形成第一套管531,第一套管531内部中空形成第四内腔5311,第四内腔5311可容纳多孔体51至少部分表面,第一套管531的外侧壁与壳体30的内壁至少部分形成纵向卡接。第一套管531的侧壁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70,与壳体30形成密封连接。
36.多孔体的主体部513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套筒部5131和第二套筒部5132,第一套筒部5131的径向壁厚小于第二套筒部5132的径向壁厚。多孔体的主体部513至少部分外壁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部512,凸起部512定位于第一套筒部5131和第二套筒部5132之间。凸起部512的外壁面与固定支架第一套管531的部分内壁面纵向抵接。发热元件52于发热腔511内沿主体部513纵向的延伸长度至少覆盖凸起部512的纵向延伸长度,提升整个雾化器100的雾化能力。
37.凸起部512朝向储液腔31的一侧套设有导液件55。凸起部512包括第一表面5121和与第一表面5121相背的第二表面5122。第一表面5121朝向储液腔31设置,导液件55与第一表面5121接触。导液件55为毛细结构,由吸液性能较强的棉、无纺布类材料制备,一体成型。导液件55中间设置有固定孔551,固定孔551的形状与多孔体主体部513的外形尺寸相匹配,使得导液件55可直接套设在多孔体主体部513外壁上,并固定在凸起部512上端。导液件55
沿外壳10轴向的投影面积不大于凸起部512沿壳体轴向的投影面积,使得导液件55的侧面流出的液体基质能进入多孔体51的主体部,导液件55的底端面流出的液体基质能进入多孔体的凸起部512,不会外漏。
38.固定支架53的第二部分自第一套管531端部朝向吸嘴组件40纵向延伸,形成第二套管532,第一套管531内径大于第二套管532内径。第一套管531和第二套管532之间具有连接部5312。连接部5312至少部分表面与储液腔31接触,连接部5312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液腔31内的液体基质引流到导液件55上的导液孔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531和第二套管532大致为圆柱形结构,连接部5312大致呈圆环形结构。沿着连接部5312周向设置一圈导液孔54。导液件55一端与导液孔54相通,另一端与多孔体凸起部的第一表面5121相接触,定位孔551围绕第一套筒部513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并与其相接触,使得储液腔31内的液体基质经导液孔54进入导液件55后可从凸起部第一表面5121和第一套筒部5131外表面进入多孔体内部。由于多孔体51内部为多孔结构,液体基质进入多孔体51后可逐步渗入,直至进入内部的发热腔511,被发热元件52雾化形成气溶胶。
39.第二套管532内部中空,形成第五内腔5321。第五内腔5321的部分内侧面内凹形成浅口凹槽5323,主体部第一套筒部5131的顶端面与浅口凹槽5323的端面形成纵向抵接。经多孔体51内的加热元件52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可从发热腔511端部导出,进入固定支架的第五内腔5321。可理解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第一套管的第四内腔5311固定雾化组件50,第二套管的第五内腔5321形成气溶胶出气通道,固定支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为一体成型设置。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固定支架第二套管532可设置为单独的通气管,只需要通过连接部5312与第一套管531相互固定,并与雾化组件的多孔体的发热腔511进行气流连通即可。
40.固定支架第二套管532朝向吸嘴组件40的一端插入吸嘴组件第二内腔422中,并部分延伸至第一内腔411中,与吸嘴口43相对设置。参考图5和图6所示,第二套管532插入第二内腔422的部分管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气孔53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套管设置在储液腔31中,所以第二套管532的管体两侧上各设置有一个气孔5322。如图5所示,储液腔31内注入足够的液体基质,将吸嘴组件40向下按压入壳体30内部时,随着储液腔内气体压缩,压强增大,储液腔31内的液体基质受到较大压力,会进入雾化组件50内部,造成液体基质的泄漏。由于设置了气孔5322,气孔5322与吸嘴口43相连通,在吸嘴组件向下压入的过程中,压缩的部分气体可从气孔5322处排出至壳体30外部,平衡了储液腔31内的气压,不会造成液体基质在吸嘴组件40装配的过程中,压入雾化组件50内部,造成泄漏。参考图6,当吸嘴组件40组装完成后,密封套42的实体部分可完全封闭气孔5322,不会造成在抽吸的过程中,液体基质从气孔5322处泄漏。
41.参考图2和图3所示,多孔体51的下端还套设有密封件56,密封件56为柔性材料制备。密封件56的顶端面与凸起部的第二表面5122抵接。密封件56内部中空,形成阶梯状延伸的腔体,多孔体51第二套筒部5132至少部分可收容在腔体中,并与凸出的部分内壁面形成纵向抵接。密封件56的外壁面与第一套管531的部分内壁面纵向抵接。由于多孔体51被密封件56密封固定在第一套管531中,所以多孔体51内部吸入的液体基质难以向下渗漏。
42.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30的底端固定插接有端盖60,端盖60的部分外壁面上设置有凸缘61,第一套管531的第四内腔5311可部分收容端盖60,第一套管531的底端面与凸缘
61顶端面形成纵向抵接,第一套管531的底部开口被端盖60封闭。在端盖60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气槽,导气槽与多孔体51的发热腔511相互连通,导气槽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可将外部空气导入多孔体51的发热腔511中。
4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雾化组件50的组装方法为:
44.a、将发热元件52固定在多孔体51的发热腔511,发热元件52引脚伸出发热腔511外部;
45.b、将一体成型的导液件55从多孔体主体部513第一套筒部5131的顶端面套入,直至导液件55的底端面与凸起部的第一表面5121相抵接;
46.c、将套设有导液件55的多孔体51从固定支架53底部插入第一套管531的第四内腔5311中,直至多孔体51的第一套筒部5131顶端面与固定支架的第二套管532的第五内腔5321的内侧凹口5323端面相抵接;
47.d、将密封件56从第一套管531的底端插入,直至密封件56的顶端面与多孔体的凸起部531的的第二表面5122形成纵向紧密抵接;
48.e、将端盖60盖设在第一套管531的底端开口上。
49.固定支架53与壳体30同轴设置,为了更好的将两个部件更稳定的安装固定于外壳10内,固定支架53外壁和壳体30外壁相对位置设置有定位孔,设置于外壳10内的定位柱80可穿过固定支架53和壳体30上的定位孔,将固定支架53和第一外管80进行纵向定位固定。
50.外壳10内还设置有电池90,电池90的形状与外壳10的形状相同,电池90固定在雾化器100的底部,雾化器100的端盖60与电池之间还设置有毛细元件,如吸油棉等,防止从端盖60泄漏出来的液体基质进入电池90,毛细元件至少部分表面完全覆盖端盖60的通气槽。外壳10内位于电池90下端还设置有控制组件12,控制组件12包括气流感应开关121以及固定所述气流感应开关121的固定座122,固定座122为柔性硅胶材料制备。控制组件12与电池90的正负极通过导线相连接,同时控制组件12与发热元件52的两个引脚相互连接。当控制组件内气流传感开关121感受到雾化器100内部的抽吸气流变化,产生负压时,控制组件12可控制发热组件52进行加热。控制组件12与电池90底部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片11,防止电池90底端焊锡点与控制组件90表面接触,导致控制组件90异常工作。
51.外壳10底端开口端设置有底盖13,底盖13内部空间形成控制组件12的容置腔,底盖13底端部侧面开设有进气孔131,外部空气可通过131进入外壳10内部,通过外壳10与电池90之间的缝隙进入端盖60上的通气槽,进入雾化组件50内部。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50由于多孔体的主体部513外壁上设置了自所述主体部513径向延伸的凸起部512。主体部513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套筒5131和第二套筒部5132。凸起部512定位于第一套筒部5131和第二套筒部5132之间。凸起部512具有至少一朝向储液腔31用于接收来自储液腔31的液体基质的第一表面5121。一体成型的导液件55可直接固定套接安装在多孔体的凸起部51的第一表面5121,操作简单方便,一致性好。在导液件55的上端设置导液孔54,导液孔54上方的储液腔31内的液体基质可顺畅进入多孔体51内部,液体基质自上而下导入多孔体51内部,简化液体导入路径,导液顺畅。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