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化瘀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化瘀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瘀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血栓多发生于静脉血管内,动脉血管内的血栓比较少见,但也有发生的可能性。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首先,与患者血管壁损伤有关系,如患者有外伤史、手术史等,对血管造成损伤后,血小板容易在血管壁损伤处造成聚集;其次,血液容易聚集的原因还包括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比如高脂血症者;再有,患者血液流速缓慢,容易对以上两个条件导致血栓形成提供重要环境。血栓会导致人体局部的血管阻塞,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器官有缺氧和缺血等症状,对器官的影响是极大的,血栓可以出现在人体任何部位的动脉里,也会分布在人体的大脑以及心脏组织处。
3.临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防治血栓形成,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血栓有良好治疗和预防效果的药物,多数药物副作用较大,对于化瘀通络、溶解血栓的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防治结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瘀丹,此化瘀丹可溶解血栓,避免血液中凝血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塞。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瘀丹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流程简便,可充分发挥出原料的药效。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化瘀丹,其包括以下原料: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
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化瘀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将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混匀,得药粉;
10.蜂蜜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11.将上述药粉与上述炼蜜混合后制成丸粒;
12.将上述丸粒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13.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14.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极强的抑制凝血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以及阻止凝血酶催化的凝血因子活化和血小板反应等进一步血瘀现象。
15.三七皂苷: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
16.丹参酮: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用于化脓性和外科感
染、痤疮、宫颈糜烂、麻风和扁桃体炎。
17.山楂黄酮: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并可强心、降血压及抗心律失常;又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三酯,通过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胆固醇及其亚组分浓度,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18.绞股蓝总皂甙: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高血脂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四肢乏力或腕腹胀满等心脾气虚和痰阻血瘀者。
19.洛伐他汀:可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作用于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
20.地龙蛋白: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纤溶激活蛋白、核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属于短链小分子物质,能顺畅地进入血管,溶解血栓,让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从而解除血管的堵塞、扭曲变形情况。
21.沙棘黄酮: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血管弹性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和瘀血经闭。
22.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23.针对血栓,其由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改变和血液性质改变形成,多从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或溶血栓三方面来防治。由此,本发明采用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为原料,其中,水蛭素能抑制血浆中游离的凝血酶,凝血酶在血凝过程的级联反应、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活化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水蛭素是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能与凝血酶直接结合,其抗凝作用不依赖atiii或肝素辅助因子ii,通过作用于凝血酶的非活性底物识别位点和酶活性中心2个位点,与凝血酶1:1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作用,进而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三七皂苷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以实现抗血栓形成的效果;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能够抗凝血并降低血浆粘度,减少红细胞压积;山楂黄酮和绞股蓝总皂甙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洛伐他汀与水蛭素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发挥作用的时间,发挥更好的抗凝效果;地龙蛋白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纤溶激活蛋白、核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纤溶酶和蚓激酶能直接溶解形成人体血栓的纤维蛋白,从而发挥强力的直接溶栓作用,纤溶激活蛋白则是激活人体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再由自身产生纤溶酶原,进而转化为人体的纤溶酶,由于这种方式是由人自己产生纤溶酶,这样间接溶解血栓,就大幅提高了其安全性;沙棘黄酮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实现预防血栓形成的功能;纳豆激酶具有多元化的溶栓机制,既可将交联状态的纤维蛋白(已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直接降解,且对血浆纤维蛋白无影响,不易引起出血,又有少量的间接溶栓效果。诸药协同增效,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可提高人体自身的抗凝功能,其富含纤维蛋白溶解酶,可激活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元,使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酶,进而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能够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化瘀通络,清於排毒,避免血液中凝血成分在血管内形成
60份、丹参酮10-30份、山楂黄酮40-60份、绞股蓝总皂甙70-90份、洛伐他汀3-8份、地龙蛋白80-100份、沙棘黄酮50-70份以及纳豆激酶3-8份。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原料的用量,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原料的用量分别为:水蛭素20份、三七皂苷50份、丹参酮20份、山楂黄酮50份、绞股蓝总皂甙80份、洛伐他汀5份、地龙蛋白90份、沙棘黄酮60份以及纳豆激酶5份。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原料的用量,以实现药效的更好发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原料还包括蜂蜜。在上述实施例中,蜂蜜具有粘合力,用蜂蜜制蜜丸,可以很好的发挥药效,使药性更温和。
3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蜂蜜的重量份数为380-460份。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确定蜂蜜的用量,使药粉与炼蜜混合成软硬适宜、具有可塑性的丸粒。
3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瘀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将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混匀,得药粉;蜂蜜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将上述药粉与上述炼蜜混合后制成丸粒;将上述丸粒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37.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将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混匀过筛,便于在后续步骤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有益物质;再将蜂蜜煮沸后进行熬制,以便于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蜂蜜的粘合力;然后将两者混合后制成丸粒,丸粒便于随身携带和服用;最后将丸粒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将水分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可起到防湿、防蛀和保护药味的作用。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能够充分发挥出各原料的药性,且制备的药物方便使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粉的粒度为80-100目。在上述实施例中,此粒度的药粉便于与炼蜜混合均匀制成丸粒。
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粉与上述炼蜜混合步骤中,上述炼蜜温度为60-80℃。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热蜜和药,可避免炼蜜冷却后粘合力降低,难以制成成型的丸粒。
4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粉与上述炼蜜的重量比为1:(1~1.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药粉和炼蜜的比例进一步限定,以避免炼蜜过多或过少时难以与药粉混合得到软硬适宜的丸粒
4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烘干步骤中,烘干温度为60-80℃。在上述实施例中,低温干燥可避免丸粒中的水分快速挥发,从而造成丸粒表面干裂现象的发生。
4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3.实施例1
44.一种化瘀丹,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45.将水蛭素20g、三七皂苷50g、丹参酮20g、山楂黄酮50g、绞股蓝总皂甙80g、洛伐他汀5g、地龙蛋白90g、沙棘黄酮60g以及纳豆激酶5g混匀过90目网筛,得药粉;
46.蜂蜜460g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47.上述炼蜜温度在70℃时加入上述药粉,药粉与炼蜜的重量比为1:1.15,然后通过制丸机制成丸粒;
48.将上述丸粒在70℃下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49.实施例2
50.一种化瘀丹,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51.将水蛭素7g、三七皂苷30g、丹参酮35g、山楂黄酮32g、绞股蓝总皂甙66g、洛伐他汀4g、地龙蛋白76g、沙棘黄酮45g以及纳豆激酶9g混匀过80目网筛,得药粉;
52.蜂蜜380g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53.上述炼蜜温度在60℃时加入上述药粉,药粉与炼蜜的重量比为1:1,然后通过制丸机制成丸粒;
54.将上述丸粒在60℃下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55.实施例3
56.一种化瘀丹,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57.将水蛭素30g、三七皂苷60g、丹参酮30g、山楂黄酮60g、绞股蓝总皂甙90g、洛伐他汀8g、地龙蛋白100g、沙棘黄酮70g以及纳豆激酶8g混匀过100目网筛,得药粉;
58.蜂蜜460g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59.上述炼蜜温度在80℃时加入上述药粉,药粉与炼蜜的重量比为1:1.2,然后通过制丸机制成丸粒;
60.将上述丸粒在80℃下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61.实施例4
62.一种化瘀丹,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63.将水蛭素15g、三七皂苷48g、丹参酮17g、山楂黄酮45g、绞股蓝总皂甙85g、洛伐他汀8g、地龙蛋白93g、沙棘黄酮64g以及纳豆激酶7g混匀过95目网筛,得药粉;
64.蜂蜜400g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65.上述炼蜜温度在75℃时加入上述药粉,药粉与炼蜜的重量比为1:1.18,然后通过制丸机制成丸粒;
66.将上述丸粒在65℃下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67.实施例5
68.一种化瘀丹,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69.将水蛭素25g、三七皂苷56g、丹参酮23g、山楂黄酮57g、绞股蓝总皂甙83g、洛伐他汀3g、地龙蛋白83g、沙棘黄酮55g以及纳豆激酶3g混匀过85目网筛,得药粉;
70.蜂蜜420g煮沸进行熬制,得炼蜜;
71.上述炼蜜温度在65℃时加入上述药粉,药粉与炼蜜的重量比为1:1.13,然后通过制丸机制成丸粒;
72.将上述丸粒在75℃下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
73.实验例
74.(一)本实验例探究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75.取50只sd大鼠,体重180-2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9天,末次给药后40min,腹腔注射45mg/kg戊巴比妥纳麻醉动物,大鼠仰卧位固定,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将血栓形成仪的刺激电极置于颈总动脉近心端,温度探头置于远心端,刺激电流强度为2ma,刺激5min后,关闭刺激电极,3min后,调节温控表至零位,记录从刺
激开始至动脉温度骤降所需的时间(s),即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分组及给药量如下:
76.实验组1:每日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瘀丹,给药量0.5mg/kg;
77.实验组2:每日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瘀丹,给药量1.0mg/kg;
78.实验组3:每日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瘀丹,给药量2.0mg/kg;
79.实验组4:每日灌胃市售丹参滴丸,给药量1.0mg/kg;
80.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同体积去离子水。
81.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82.表1
83.组别体内血栓形成时间/s实验组11243.4
±
195.7实验组21332.7
±
318.5实验组31286.4
±
258.4实验组41107.3
±
278.4对照组983.2
±
145.6
84.由表1可知,分别对大鼠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的化瘀丹时,其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延长,可延长26.5%-35.5%,实验组4与对照组相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但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具有更好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
85.(二)本实验例探究本发明制备的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86.选取120名43-79岁的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63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人,6组均实施常规抗感染、降压和辅助吸氧等基础治疗措施,其中,1-5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化瘀丹,早晚各1次,温水送服,第6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取80mg奥扎格雷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28天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
87.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88.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89.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
9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缓解;
91.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
92.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
×
100%。
93.表2
[0094][0095][0096]
由表2可知,经由本发明制备的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可达到85%以上,相对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药物针对脑血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9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化瘀丹,采用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为原料,其中,水蛭素能抑制血浆中游离的凝血酶,凝血酶在血凝过程的级联反应、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活化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水蛭素是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能与凝血酶直接结合,其抗凝作用不依赖atiii或肝素辅助因子ii,通过作用于凝血酶的非活性底物识别位点和酶活性中心2个位点,与凝血酶1:1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作用,进而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三七皂苷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以实现抗血栓形成的效果;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能够抗凝血并降低血浆粘度,减少红细胞压积;山楂黄酮和绞股蓝总皂甙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洛伐他汀与水蛭素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发挥作用的时间,发挥更好的抗凝效果;地龙蛋白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纤溶激活蛋白、核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纤溶酶和蚓激酶能直接溶解形成人体血栓的纤维蛋白,从而发挥强力的直接溶栓作用,纤溶激活蛋白则是激活人体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再由自身产生纤溶酶原,进而转化为人体的纤溶酶,由于这种方式是由人自己产生纤溶酶,这样间接溶解血栓,就大幅提高了其安全性;沙棘黄酮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实现预防血栓形成的功能;纳豆激酶具有多元化的溶栓机制,既可将交联状态的纤维蛋白(已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直接降解,且对血浆纤维蛋白无影响,不易引起出血,又有少量的间接溶栓效果。诸药协同增效,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可提高人体自身的抗凝功能,其富含纤维蛋白溶解酶,可激活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元,使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酶,进而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能够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化瘀通络,清於排毒,避免血液中凝血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塞,对于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降低由血栓引起的各类疾病发生的几率。
[0098]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瘀丹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水蛭素、三七皂苷、丹参酮、山楂黄酮、绞股蓝总皂甙、洛伐他汀、地龙蛋白、沙棘黄酮以及纳豆激酶混匀过筛,便于在后续步骤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有益物质;再将蜂蜜煮沸后进行熬制,以便于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蜂蜜的粘合力;然后将两者混合后制成丸粒,丸粒便于随身携带和服用;最后将丸粒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即得成品化瘀丹,将水分烘干后用蜡纸包装,可起到防湿、防蛀和保护药味的作用。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能够充分发挥出各原料的药性,且制备的药物方便使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99]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