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透明牵引扣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透明牵引扣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矫治器固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牵引扣。


背景技术:

2.隐形牙齿矫正又称隐形无托槽矫正,因具有不影响美观等突出优点而广受美齿者的青睐;在牙齿矫治的过程中,需要在矫治器上粘结牵引件以对矫治器施加牵引力,继而辅助牙科正畸治疗。
3.相关技术中记载的一种牵引扣,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连接体以及帽部,连接体的直径小于底座的直径以及帽部的直径,底座粘结在矫治器上,牵引件挂接在连接体上。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底座背离连接体的表面即底座与矫治器粘结的表面较为光滑且粘结面积较小,易发生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情况;此外,若增大底座面积,则其应用将受限于临床牙冠较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大底座与矫治器之间的粘结面积,以降低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明牵引扣。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明牵引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透明牵引扣,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连接体以及帽部,其特征在于:底座背离连接体的表面成型有多个在底座表面分布的凸起,凸起向背离连接体的方向延伸。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增大了底座与矫治器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牵引扣相对于矫治器的粘结固位面积,并增大了胶水的涂布面积以及胶水的涂布用量,降低了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
9.可选的,帽部的边缘处呈圆弧过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牵引扣对佩戴者口腔带来的异物感。
11.可选的,底座背离连接体的表面边缘处加工有倒圆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牵引扣对佩戴者口腔带来的异物感。
13.可选的,牵引扣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牵引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牵引扣粘结在矫治器上时不影响佩戴者的整体美观性。
15.可选的,凸起为网格状、点状、波浪状或锯齿状的凸起。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增大了底座与矫治器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牵引扣相对于矫治器的粘结固位面积,并增大了胶水的涂布面积以及胶水的涂布用量,降低了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
17.可选的,底座为弧形,且底座的两侧向背离连接体的方向折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底座表面与矫治器的弧形表面更加贴合,并为增加胶水用量提供条件,牵引扣进而能够更加稳固地粘结在矫治器上。
19.可选的,底座与连接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可设计有多种尺寸或根据佩戴者牙冠的尺寸进行定制,而连接体与帽部则可采用标准化生产,以防止牵引扣受限于临床牙冠较短的情况。
21.可选的,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体背离帽部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连接孔为阶梯孔且其内部设置有连接钉,连接钉延伸至固定孔内部并与连接体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底座与连接体的可拆卸连接。
23.可选的,底座背离凸起的表面成型有连接柱,连接体背离帽部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并可供连接柱插入的固定孔,连接柱与连接体螺纹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底座与连接体的可拆卸连接。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了底座、连接体以及帽部,底座上成型有凸起,增大了底座与矫治器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牵引扣相对于矫治器的粘结固位面积,并增大了胶水的涂布面积以及胶水的涂布用量,降低了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
27.2.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弧形,使得底座表面与矫治器的弧形表面更加贴合,并为增加胶水用量提供条件,牵引扣进而能够更加稳固地粘结在矫治器上;
28.3.通过使得底座与连接体可拆卸连接,底座可设计有多种尺寸或根据佩戴者牙冠的尺寸进行定制,而连接体与帽部则可采用标准化生产,以防止牵引扣受限于临床牙冠较短的情况。
附图说明
29.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具有网格状凸起的透明牵引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具有点状凸起的透明牵引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具有波浪状凸起的透明牵引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透明牵引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实施例三中的透明牵引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实施例四中的透明牵引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底座;11、连接孔;12、连接柱;2、连接体;21、固定孔;3、帽部;4、凸起;5、连接钉。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一:
38.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牵引扣,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底座1、连接体2以及帽部3,连接体2与帽部3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连接体2一体成型;其中,帽部3以及连接体2均为圆柱形,底座1的形状可以是直径为3mm的圆形,也可以是边长尺寸为1.5-3mm正方形、菱形或六边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为圆形;底座1背离连接体2的表面成型有多个在底座1表面分布的凸起4,再结合图2和图3,凸起4可以是网格状、点状、波浪状或锯齿状的凸起4,亦可以是这些形状的结合;在将牵引扣即底座1粘结在矫治器上时,在矫治器的指定位置涂布胶水,接着将底座1置于胶水的涂布位置并通过光固化将底座1粘结在矫治
器上,而凸起4的设置,增大了底座1表面与矫治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粘结固位面积,并增大了胶水的涂布面积以及胶水的涂布用量,降低了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
39.其中,牵引扣即底座1、连接体2以及帽部3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使得牵引扣粘结在矫治器上时不影响佩戴者的整体美观性;进一步的,牵引扣的颜色可以为多种,例如牵引扣的颜色可以是红色、蓝色或绿色等,用以指导并匹配对应于不同大小的牵引力。
40.此外,为了降低牵引扣对佩戴者口腔带来的异物感,帽部3的边缘处呈圆弧过渡即可加工为倒圆角,底座1背离连接体2的表面边缘处加工为倒圆角。
41.实施例二:
4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1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整体形状为圆形,但底座1沿自身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弧形,且底座1的两侧向背离连接体2的方向折弯,即底座1的圆心部位向靠近连接体2的方向凸起4,进而使得底座1表面与矫治器的弧形表面更加贴合,并为增加胶水用量提供条件,牵引扣进而能够更加稳固地粘结在矫治器上。
43.实施例三:
44.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1与连接体2的固接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连接体2之间可拆卸固连,具体的,底座1上开设有阶梯状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沿轴向贯穿底座1的两端面,且连接孔11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底座1背离连接体2的一侧,连接体2背离帽部3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21,连接孔11内部设置有连接钉5,连接钉5的头部嵌设于连接孔11直径较大的一端内部,连接钉5的杆部向固定孔21内部延伸并与连接体2螺纹连接。
45.其中,底座1可设计有多钟不同的尺寸或可根据佩戴者牙冠的尺寸进行定制,而连接体2与帽部3则可采用标准化生产,以防止牵引扣受限于临床牙冠较短的情况。
46.实施例四:
47.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底座1与连接体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不同,具体的,底座1背离凸起4的表面同轴一体成型有连接柱12,连接体2背离帽部3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21,连接柱12与固定孔21相适配并能够插入固定孔21内部,连接柱12通过固定孔21与连接体2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帽部3与连接体2的可拆卸连接。
48.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底座1上成型凸起4,增大了底座1与矫治器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牵引扣相对于矫治器的粘结固位面积,并增大了胶水的涂布面积以及胶水的涂布用量,降低了牵引扣脱落而造成牙齿矫治失效的可能性;并通过设置弧形的底座1,使得底座1表面与矫治器的弧形表面更加贴合,并为增加胶水用量提供条件,牵引扣进而能够更加稳固地粘结在矫治器上。
4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