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


背景技术:

2.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就像把“假腿”、“假肢”称为“义肢”一样,“义齿”的意思就是指为人类尽“义务”的牙齿。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义齿通常由氧化锆制成。
3.义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烧结提高义齿的硬度等性能,通常通过烧结仪器对义齿进行烧结,现有的烧结仪器一般一次只能对一颗义齿进行烧结,且现有的义齿烧结完成后,通常自然冷却至常温,等待的时间漫长,使得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用于同时对多颗义齿进行烧结,并加快义齿的冷却速度,提升加工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包括烧结外壳,所述烧结外壳上设置有门,所述烧结外壳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门靠近所述烧结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用以放置义齿,所述烧结外壳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以对义齿进行散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烧结外壳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放置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烧结外壳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烧结外壳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导向管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门的一端与所述门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烧结外壳顶面上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l型杆上,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竖直向下,当所述放置板移出所述烧结外壳时,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上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以将所述门吸附在所述烧结外壳上,所述吸附部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周向设置在所述烧结外壳上,所述门上周向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适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烧结外壳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当所述放置板移入所述烧结外壳时,所述放置板能够与所述缓冲板相抵,且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相互平行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所
述加热管和所述散热风扇电性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外壳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烧结外壳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门上设置有把手。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烧结外壳内设置放置板,通过在放置板上开设的多个放置槽放置义齿,使得可以同时对多颗义齿进行烧结;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对烧结完成后的义齿进行散热,加快义齿的冷却速度,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烧结外壳;2、门;3、放置板;4、放置槽;5、散热组件;51、散热风扇;6、滑轨;7、导向管;8、导向杆;9、l型杆;10、第一磁铁;11、第二磁铁;12、缓冲板;13、压缩弹簧;14、加热管;15、电控箱;16、保温层;17、万向轮;1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0.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氧化锆义齿加工仪器,包括烧结外壳1,烧结外壳1上设置有门2,烧结外壳1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放置板3与门2靠近烧结外壳1的侧面固定连接,烧结外壳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的长度方向与烧结外壳1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放置板3与滑轨6滑动连接,烧结外壳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管7,导向管7的长度方向与烧结外壳1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导向管7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靠近门2的一端与门2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将门2进行移动,通过门2的移动带动放置板3在两个滑轨6之间滑动,同时带动导向杆8在导向管7内滑动,放置板3和导向杆8可以向烧结外壳1内或烧结壳体外移动,便于在放置板3上放置或取下义齿。
21.放置板3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4,放置槽4均用以放置义齿。通过在放置板3上开设的多个放置槽4放置义齿,使得可以同时对多颗义齿进行烧结,提升效率。烧结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管14,加热管14相互平行设置。烧结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三个加热管14,使得对义齿的烧结的速度较快,且烧结较为均匀。
22.烧结外壳1上设置有吸附部,吸附部用以将门2吸附在烧结外壳1上,使得门2关上时,门2和烧结外壳1之间没有缝隙,使得义齿的烧结效果更好。吸附部包括第一磁铁10,第一磁铁10周向设置在烧结外壳1上,第一磁铁10与烧结外壳1固定连接。门2上周向设置有第二磁铁11,第二磁铁11与门2固定连接,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1相适配,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11的磁性相反,门2关上时,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11相互吸附,门2和烧结外壳1之间没有缝隙,使得义齿的烧结效果更好。
23.烧结外壳1内设置有缓冲板12,缓冲板12和烧结外壳1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压缩弹簧13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2和烧结外壳1之间,当放置板3移入烧结外壳1时,放置板3能够与缓冲板12相抵,且压缩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门2盖合在烧结外壳1上时,放置板3与缓冲板12相抵,且压缩弹簧13均处于压缩状态,对放置板3产生支撑作用,使得放置板3在烧结外壳1内更稳定。
24.烧结外壳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5,散热组件5用以对义齿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5对烧结完成后的义齿进行散热,加快义齿的冷却速度,提升加工效率。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风扇51,烧结外壳1顶面上固定连接有l型杆9,散热风扇51固定连接在l型杆9上,散热风扇51的出风口竖直向下,当放置板3移出烧结外壳1时,散热风扇51位于放置板3上方。义齿烧结完成后,操作人员将门2向外拉动,通过门2的移动带动放置板3在两个滑轨6之间滑动,同时带动导向杆8在导向管7内滑动,放置板3和导向杆8均向烧结外壳1外移动,直至放置槽4外露于烧结外壳1,散热风扇51位于放置板3上方,停止拉动门2,此时散热风扇51开始工作,散热风扇51的风对义齿进行散热,散热完成后操作人员将义齿从放置槽4中取出。
25.烧结外壳1上设置有电控箱15,电控箱15固定连接在烧结外壳1上,电控箱15与加热管14和散热风扇51电性连接。通过电控箱15控制加热管14和散热风扇51进行工作,便于对加热管14和散热风扇51进行控制,提高烧结和散热的效率。
26.烧结外壳1上设置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设置为珍珠棉,珍珠棉与烧结外壳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保温层16使得烧结时烧结外壳1内的热量减少向外散发,加快烧结速度。烧结外壳1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7,万向轮17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万向轮17与烧结外壳1固定连接,通过万向轮17使得烧结外壳1可以移动至任意位置进行工作。门2上设置有把手18,把手18与门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把手18便于操作人员握持,对门2进行移动。
27.工作原理:当需要对义齿进行烧结时,操作人员握住把手18将门2向外拉动,烧结外壳1上的第一磁铁10和门2上的第二磁铁11相互分离,通过门2的移动带动放置板3在两个滑轨6之间滑动,同时带动导向杆8在导向管7内滑动,放置板3和导向杆8均向烧结外壳1外移动,直至放置槽4外露于烧结外壳1,停止拉动门2,操作人员在放置槽4内放置义齿;
28.放置完成后,操作人员向内推动门2,通过门2的移动带动放置板3在两个滑轨6之间滑动,同时带动导向杆8在导向管7内滑动,放置板3和导向杆8均向烧结外壳1内移动,直至烧结外壳1上的第一磁铁10和门2上的第二磁铁11相互吸合,门2盖合在烧结外壳1上,此时放置板3与缓冲板12相抵,且压缩弹簧13均处于压缩状态;
29.此时可以开始对义齿进行烧结,通过电控箱15控制加热管14开始工作,加热管14对义齿进行烧结,烧结完成时,通过电控箱15控制加热管14停止工作;
30.义齿烧结完成后,操作人员握住把手18将门2向外拉动,烧结外壳1上的第一磁铁10和门2上的第二磁铁11相互分离,通过门2的移动带动放置板3在两个滑轨6之间滑动,同时带动导向杆8在导向管7内滑动,放置板3和导向杆8均向烧结外壳1外移动,直至放置槽4外露于烧结外壳1,停止拉动门2,此时通过电控箱15控制散热风扇51开始工作,散热风扇51的风对义齿进行散热,散热完成后操作人员将义齿从放置槽4中取出。
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