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动脉灌注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动脉灌注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灌注管,尤其是一种用于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患者需行主动脉弓替换术的动脉灌注管。


背景技术:

2.a型主动脉夹层及弓降部主动脉溃疡或者动脉瘤,需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和象鼻支架植入术。传统方法,多是在腋动脉插管及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近年来,部分医院联合腋动脉及股动脉插管,并同时利用尿管或球囊阻断,建立下半身循环。
3.传统方法需深低温停循环,这期间对脑、脊髓及肝肾等脏器、内环境及凝血功能有影响,因此尽可能缩短停循环时间或者不需停循环时间,一直是心脏外科医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4.腋动脉-股动脉联合插管,同时利用尿管或球囊阻断的方法,建立下半身循环,可明显减少停循环时间。但股动脉插管灌注,是违反人类自然的血流灌注方向,即逆向灌注,有可能增加内膜撕裂的程度,并可增加肝肾、脊髓等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良及损伤;由于股动脉插管管径大小受股动脉本身直径的限制,选择型号小时可导致插管灌注压高,及假腔供血的可能,加重夹层撕裂的范围,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增加手术切口,增加手术时间及患者创伤;球囊及尿管阻断后假腔回血多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甚至浅中低温停循环,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安全的动脉灌注管。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脉灌注管,所述动脉灌注管包括主动脉插管、主动脉插管管头、硅胶球囊和球囊灌注管;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一端,且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侧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硅胶球囊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靠近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一端,所述球囊灌注管的出口与所述硅胶球囊连通,所述球囊灌注管的入口设有单向阀门。
7.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使用时,其中的主动脉插管与体外循环机连接,所述主动脉插管设有硅胶球囊的一端直视下放入降主动脉或带象鼻支架的降主动脉适当位置内(不超过支架长度及t4以上),采用水或气通过球囊灌注管的入口注入到与所述球囊灌注管出口连通的硅胶球囊中,逐渐通过球囊灌注管向硅胶球囊中注入气体或液体,使得硅胶球囊充盈,进而使得硅胶球囊与与象鼻支架或主动脉管壁贴紧,从而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同时体外循环对下半身进行灌注,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
8.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中,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侧壁设有多个通孔,这样可增加灌注流量并减少对主动脉的损伤。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硅胶球囊充盈后直径为6
~7cm。本技术发明人在试验研究中发现,当所述硅胶球囊的充盈直径设计为6~7cm时,所述硅胶球囊充盈后能够与主动脉管壁贴紧,较好的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硅胶球囊充盈后可耐受60~80ml水或气的压力。本技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当所述硅胶球囊充盈后可耐受60~80ml水或气的压力,所述硅胶球囊具有一定的强度,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所述球囊灌注管的入口连接有球囊灌注管接头,所述球囊灌注管接头中设有单向阀门。所述球囊灌注管入口设有球囊灌注管接头时,通过所述球囊灌注管接头向与所述球囊灌注管出口连通的硅胶球囊注入气体或液体,单向阀门的设计可以避免气体或液体回流等,使得充盈后的硅胶球囊能够稳定地与主动脉管壁贴紧,更好的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脉插管远离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的一端设有钢丝圈。在所述主动管插管远离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的一端设计有钢丝圈,所述钢丝圈具有塑形的作用,使得所述主动脉插管可以按照需要方向摆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脉灌注管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侧壁的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出口靠近所述硅胶球囊位置,且所述吸引管的出口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若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由于主动脉弓远端假腔回血严重或者降主动脉阻断不完全,致使降主动脉真腔内血液充盈影响缝合。当所述动脉灌注管还设有所述吸引管时,由于所述吸引管的出口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可以充分吸收因假腔回流血,从而可以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为6~8mm。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引管的入口处连接有吸引管接头,所述吸引管接头为1/4
×
3/8接头。当所述吸引管的入口处连接所述接头时,所述接头与体外循环第三吸引管道相连接,从而可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切口。
16.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其中硅胶球囊的设计可以使得其充盈后与主动脉管壁紧紧贴合,有效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同时体外循环对下半身进行灌注,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甚至浅中低温停循环。所述吸引管的设计,能够充分吸引因假腔回流血,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脉灌注管,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能够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特别是对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患者需行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有极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动脉灌注管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为主动脉插管、12为钢丝圈、20为主动脉插管管头、22为管头通孔、30为硅
胶球囊、40为球囊灌注管、42为球囊灌注管接头、44为单向阀门、46为注射器、50为吸引管、52为吸引管通孔、54为吸引管接头、60为人工四分支血管、70为降主动脉、80为象鼻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医疗垃圾过程收纳的移动装置,进行具体地描述。
23.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动脉灌注管包括主动脉插管10、主动脉插管管头20、硅胶球囊30和球囊灌注管40;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10的一端,且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侧壁设有多个通孔22;所述硅胶球囊30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10靠近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一端,所述球囊灌注管40的出口与所述硅胶球囊30连通,所述球囊灌注管40的入口设有单向阀门44。
24.本实施例所述动脉灌注管,在所述主动脉插管10靠近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的一端设置硅胶球囊30,采用水或气通过球囊灌注管40的入口注入到与所述球囊灌注管40出口连通的硅胶球囊30中,逐渐通过球囊灌注管40向硅胶球囊30中注入气体或液体,使得硅胶球囊30充盈,进而使得硅胶球囊30与主动脉管壁或支架管壁贴紧,从而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同时体外循环对下半身进行灌注,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侧壁设有多个通孔22,这样可增加灌注流量并减少对主动脉的损伤。
25.较佳地,所述硅胶球囊30充盈后直径为6~7cm。当所述硅胶球囊30的充盈直径设计为6~7cm时,所述硅胶球囊30充盈后能够与主动脉管壁或支架管壁贴紧,较好的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
26.较佳地,所述硅胶球囊30充盈后可耐受60~80ml水或气的压力。当所述硅胶球囊30充盈后可耐受60~80ml水或气的压力,所述硅胶球囊30具有一定的强度,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7.较佳地,所述所述球囊灌注管40的入口连接有球囊灌注管接头42,所述球囊灌注管接头42中设有单向阀门44。所述球囊灌注管40入口设有球囊灌注管接头42时,采用注射器46通过所述球囊灌注管接头42向与所述球囊灌注管40出口连通的硅胶球囊30注入气体或液体,单向阀门44的设计可以避免气体或液体回流等,使得充盈后的硅胶球囊30能够稳定地与主动脉管壁或支架管壁贴紧,更好的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
28.较佳地,所述主动脉插管10远离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的一端设有钢丝圈12。在所述主动管插管10远离所述主动脉插管管头20的一端设计有钢丝圈12,所述钢丝圈12具有塑形的作用,使得所述主动脉插管10可以按照需要方向摆动。
29.较佳地,所述动脉灌注管40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动脉插管10侧壁的吸引管50,所述吸引管50的出口靠近所述硅胶球囊30位置,且所述吸引管50的出口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52。若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由于主动脉弓远端假腔回血严重或者降主动脉阻断不完全,致使降主动脉真腔内血液充盈影响缝合。当所述动脉灌注管还设有所述吸引管50时,由于
所述吸引管50的出口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52,可以充分吸收因假腔回流血,从而可以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
30.较佳地,所述吸引管50的直径为6~8mm。
31.较佳地,所述吸引管50的入口处连接有吸引管接头54,所述吸引管接头54为1/4
×
3/8接头。当所述吸引管50的入口处连接所述接头时,所述接头与体外循环第三吸引管道相连接,从而可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切口。
32.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使用时,主动脉插管10与体外循环动脉管道连接,离断主动脉弓后,将所述主动脉灌注管套入人工四分支血管60内,并直视下将所述灌注管放置于降主动脉70真腔内,放置长度低于象鼻支架80长度或高于t4水平,灌注管内缓慢注水排气,后利用注射器46通过球囊灌注管40向硅胶球囊30注射生理盐水或空气(60ml),使硅胶球囊30充盈,已达到降主动脉阻断,并且同时恢复下半身灌注。若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由于主动脉弓远端假腔回血严重或者降主动脉阻断不完全,致使降主动脉真腔内血液充盈影响缝合。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脉插管一侧设置的吸引管50连接有1/4
×
3/8接头作为吸引管接头54,所述接头与体外循环第三吸引吸引管道相连接,从而可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切口。
33.已完成血管支架/自体主动脉血管与人工血管端吻合后,停止下半身灌注,利用注射器46快速通过球囊灌注管40回抽硅胶球囊30内的水或者空气,待硅胶球囊30瘪后,快速撤除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同时从人工四分支血管60对下半身进行灌注;然后按常规步骤完成剩余手术步骤。
34.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管道主体是带钢丝、并头端圆钝带侧孔及附带可注入60-80ml水或空气的硅胶球囊的可塑形动脉插管;注水或空气头端是一单向阀门的注射口,插管适用于主动脉夹层或弓降部主动脉溃疡/瘤,需行全主动脉替换的术式。
35.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灌注管,其中的主动脉插管与体外循环机连接,所述主动脉插管设有硅胶球囊的一端直视下放入降主动脉或带象鼻支架的降主动脉适当位置内(不超过支架长度及t4以上),采用水或气通过球囊灌注管的入口注入到与所述球囊灌注管出口连通的硅胶球囊中,逐渐通过球囊灌注管向硅胶球囊中注入气体或液体,使得硅胶球囊充盈,进而使得硅胶球囊与主动脉管壁贴紧,从而达到阻断下半身回流血的目的,同时体外循环对下半身进行灌注,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甚至浅中低温停循环。另外,所述吸引管的设计,能够充分吸引因假腔回流血,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脉灌注管,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能够大大减少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充分暴露手术缝合口,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特别是对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患者需行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有极大的帮助。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