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人体活力。上肢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人体体态,塑造良好的身材。现有的训练器材功能单一,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功能多样,安全性高,方便使用者自由切换调节。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包括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两侧分别枢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凸出于转动杆表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边缘至转动杆中轴线的距离至少为中间杆半径的两倍,所述凸起部的边缘处设置有挂耳,两个所述挂耳之间悬挂有拉簧,所述拉簧能够拉动两个转动杆至与中间杆相垂直的位置。
7.进一步而言,所述转动杆和中间杆均为中空的管状部件,所述转动杆内插设有固位杆,所述固位杆的长度大于转动杆,所述中间杆的内径不小于固位杆的杆径。
8.进一步而言,所述固位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转动杆内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位杆插入至转动杆内一端至外螺纹的距离大于转动杆的长度。
9.进一步而言,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头。
10.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端头呈圆柱状,其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外侧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11.进一步而言,所述凸起部为围绕转动杆外侧设置的固定环。
12.进一步而言,所述中间杆的外侧两端设置有方便握持的凹陷。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使用者将拉簧悬挂在两个挂耳之间,手握两个转动杆向外扳动,对抗拉簧的拉力,锻炼上肢力量;
16.2、将限位端头的螺纹孔与转动杆的第二外螺纹连接,能够延长转动杆的长度,方便力量较小的锻炼者锻炼使用;
17.3、在固位杆上放置哑铃片,固位杆插入至转动杆内,转动固位杆使得第一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固位杆的端部深入至中间杆中,此时,中间杆和转动杆之间无法转动,转动杆和中间杆形成一根直线状的整体,本装置相当于一个杠铃,使用者握持住凹
陷,进行力量训练。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19.图2是图1中中间杆的结构示意图;
20.1-中间杆;2-转动杆;21-内螺纹;22-第二外螺纹;3-凸起部;31-固定环;4-挂耳;5-拉簧;6-固位杆;61-第一外螺纹;7-限位端头;71-螺纹孔;8-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包括中间杆1,中间杆1的两侧分别枢接有转动杆2,围绕转动杆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外侧设置有挂耳4,两个挂耳4之间悬挂拉簧5。其中,固定环31也可以替换为任意凸出于转动杆2表面的凸起部3,凸起部3的边缘至转动杆2中轴线的距离至少为中间杆1半径的两倍,从而保证将转动杆2转动到与中间杆1同轴线时,拉簧5与中间杆1之间存在一定安全距离,防止造成危险。
24.初始状态时,拉簧5将两个转动杆2拉动至转动杆2与中间杆1相垂直的位置;使用时,使用者手持两根转动杆2向外扳动至转动杆2与中间杆1的中轴线重合,对抗拉簧5的拉力以锻炼自身的上肢力量。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杆2和中间杆1均为中空的管状部件,所述转动杆2内插设有固位杆6,固位杆6的长度大于转动杆2,所述中间杆1的内径不小于固位杆6的杆径。固位杆6能够插入至转动杆2中,且固位杆6的端部深入至中间杆1内,更具体地,固位杆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61,所述转动杆2内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61配合的内螺纹21,固位杆6插入至转动杆2内后,第一外螺纹61和内螺纹21螺纹连接,转动杆2的端部至外螺纹的距离大于转动杆2的长度,从而保证转动杆2的端部伸入至中间杆1中,使得转动杆2和中间杆1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杆状部件,卡放在锻炼架上进行悬吊锻炼。
27.实施例3:
28.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所述转动杆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限位端头7,限位端头7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71,所述转动杆2的端部外侧设置有与螺纹孔71配合的第二外螺纹22,在中间杆1的外侧两端设置有方便握持的凹陷8。使用时,可以在固位杆6上套设哑铃片或者负重,固位杆6插入至转动杆2内,转动固位杆6使得第一外螺纹61与内螺纹21配合连接,固位杆6的端部深入至中间杆1中,中间杆1与转动杆2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无法转动。此时,本装置相当于一个杠铃,使用者握持住凹陷8,进行力量训练。
29.因此,本装置功能多样,安全性高,方便使用者自由切换调节。
30.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两侧分别枢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凸出于转动杆表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边缘至转动杆中轴线的距离至少为中间杆半径的两倍,所述凸起部的边缘处设置有挂耳,两个所述挂耳之间悬挂有拉簧,所述拉簧能够拉动两个转动杆至与中间杆相垂直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和中间杆均为中空的管状部件,所述转动杆内插设有固位杆,所述固位杆的长度大于转动杆,所述中间杆的内径不小于固位杆的杆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转动杆内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位杆插入至转动杆内的一端至外螺纹的距离大于转动杆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头呈圆柱状,其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外侧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第二外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围绕转动杆外侧设置的固定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的外侧两端设置有方便握持的凹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包括中间杆,中间杆两侧分别枢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凸出于转动杆表面的凸起部,凸起部的边缘至转动杆中轴线的距离至少为中间杆半径的两倍,凸起部的边缘处设置有挂耳,两个挂耳之间悬挂有拉簧,拉簧能够拉动两个转动杆至与中间杆相垂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安全性高,方便使用者自由切换调节。自由切换调节。自由切换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城市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