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肺部疾病治疗结束后,会出现呼吸减退的现象,因此需要持续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以恢复正常呼吸。传统的康复工具是气球,通过吹气球的方式来完成康复训练。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气球容易发生爆炸,较为危险;而且单用气球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儿童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不适合作为儿科呼吸康复训练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气球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气球容易爆炸,较为危险,不适合儿童使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连通导气管和吹气嘴,导气管内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增压块,导气管远离吹气嘴的一端封闭,增压块与导气管封闭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缓冲件;导气管的封闭端与增压块之间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上连通有指示部件;吹气嘴的内部呈锥形,且小径端与导气管连通。
5.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6.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吹气嘴进行吹气,吹入的气体会进入导气管内,并推动导气管内的增压块移动,增压块会挤压导气管内的气体,并且当增压块滑过导气口后,吹入的气体便会进入指示部件内,通过指示部件进行吹入的气体量的指示,从而能够对康复训练起到指示的作用。而且,吹气嘴的内部呈锥形,小径端与导气管连通,因此会使得进入导气管内的气体的流速较快,会快速的推动增压块发生移动。
7.综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通过气球作为康复训练工具相比,不会出现爆炸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儿童受伤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同时通过对缓冲件进行更换,能够调节增压块的受压,从而满足不同阶段的训练。
8.进一步,缓冲件包括固定在增压块上的磁铁块和固定在导气管的封闭端上的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的磁极与磁铁块相同,导气管的封闭端上还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内放置有为电磁铁提供电源的电池,连通管远离导气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上设置有控制不同电流的控制按钮。
9.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按钮调节进入电磁铁内的电流来调节电磁铁产生的磁极的大小,而电磁铁产生的磁极与磁铁块相同,因此电磁铁与磁铁块相互排斥,从而能够调节增压块发生移动时所需要的力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
10.进一步,增压块与导气管的密封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11.有益效果:设置弹性件,在训练完成后,能够实现增压块的自动复位。
12.进一步,指示部件包括与导气口连通的指示管,指示管与导气管垂直设置,且指示管远离导气管的一端开口,指示管内设置有指示球,指示管上设置有指示标尺。
13.有益效果:随着增压块的移动,会逐渐向指示管内加入气体,并且带动指示球在指示管内发生移动,并通过指示标尺进行读取数据,来测试呼吸恢复情况。
14.进一步,指示部件包括与导气口连通的气囊,气囊上的两侧设置有记忆金属条,记忆金属条呈卷状。
15.有益效果:设置气囊,在吹气时,挤压增压块,带动气体进入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并且带动记忆金属条变直,而在不吹气时,记忆金属条自动复位,使得气囊收卷,对于儿童来说具有较大的新鲜感,为康复训练提供乐趣,方便康复训练的进行。
16.进一步,导气管上位于导气口与密封端之间设有泄压口。
17.有益效果:设置泄压口,能够方便增压块移动时进行泄压。
18.进一步,还包括一根贯穿导气管顶部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位于导气管内,另一端位于导气管外,转轴位于导气管外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挂钩;转轴位于导气管内的一端上同轴固定有齿轮,增压块上固定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19.有益效果:增压块移动时,会带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轴转动,通过再挂钩上挂设儿童感兴趣的物件,能够为康复训练增加乐趣,减少枯燥感,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
20.进一步,增压块靠近吹气嘴的一端上固定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增压块的一端固定有着力块,着力块的尺寸小于增压块的尺寸。
21.有益效果:从吹气嘴进入导气管内的气体会直接冲击在着力块上,由于着力块的尺寸较小,与气体冲击在增压块上相比,能减少力的分散,进而能方便增压块发生移动,完成康复训练。
22.进一步,着力板的内部中空,着力板上设置有与中空的内部连通的导管,导管的顶部与导气管顶部内壁相贴,且导管可与指示部件连通,着力板靠近吹气嘴的一端设有进气口。
23.有益效果:吹出的气体会通过进气口进入中空部分内,再通过导管进行导流,当增压板未滑过导气口时,导管被导气管的内壁阻挡,当导管与导气口连通时,气体会通过导管进入指示部件内,便于进行指示。
24.进一步,进气口与吹气嘴之间设置有波纹管。
25.有益效果:在进气口与吹气嘴之间设置波纹管,能够实现对吹入的气体进行导流,避免导气管内部的空间较大,而儿童的肺活量有限,吹出的气体不易进入指示部件内,进而无法对呼吸恢复情况进行较好的监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27.图2为本发明中其中一种指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导气管1、吹气嘴2、增压块3、连接杆4、着力块5、导管6、进气口7、波纹管8、转轴9、挂钩10、齿轮11、齿条12、导气口13、指示管14、指示球15、气
囊16、记忆金属条17、泄压口18、磁铁块19、电磁铁20、连通管21、电池22、密封塞23。
30.一种儿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导气管1和吹气嘴2,导气管1的右端开口,左端封闭。吹气嘴2与导气管1的右端连通,吹气嘴2的内壁呈锥形,且小径端为左端,因此吹气时,根据伯努利原理,气体从右至左的流速会逐渐加快。
31.导气管1内横向滑动连接有增压块3,增压块3的右端固定有三根连接杆4,连接杆4从左至右向内倾斜设置,连接杆4的左端固定有着力块5,着力块5的尺寸小于增压块3的尺寸。着力块5呈中空,且着力块5的顶部设有与中空部分连通的导管6,导管6的顶部与导气管1内壁的顶部相抵。着力块5的右端面设置有与中空部分连通的进气口7,着力块5的右端面上固定有波纹管8,波纹管8与进气口7连通,波纹管8的右端与吹气嘴2连通。
32.导气管1上位于增压块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贯穿导气管1且与导气管1垂直设置,转轴9的底部同轴固定有齿轮11,增压块3的右端面固定有与齿轮11啮合的齿条12。转轴9的顶部位于导气管1外,且转轴9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挂钩10,可以挂上小朋友感兴趣的物品,在转轴9转动时,物品随着转轴9转动,增加趣味性。
33.导气管1位于增压块3左侧的顶面设置有导气口13,导气口13上连通有指示部件,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种指示部件。其中一种指示部件包括与导气口13连通管21指示管14,指示管14螺纹连接在导气口13内,指示管14与导气管1垂直设置,指示管14的顶端开口,指示管14内设置有指示球15,指示管14的侧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指示标尺。在有气体进入指示管14时,气体会吹动指示球15,使得指示球15向上移动,并且能根据指示标尺对进入指示管14内的气体量进行读取,以判断呼吸恢复的情况。
34.结合图2所示,另一种指示部件包括顶端封闭的气囊16,气囊16的底端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螺纹连接在导气口13内。气囊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卷状的记忆金属条17,当有气体进入气囊16时,气囊16膨胀,使得气囊16变成竖直状,而在气囊16内没有气体时,便会在记忆金属条17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完成收卷。本实施例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导气管1上连接不同的指示部件。
35.导气管1上位于导气口13的左侧设置有泄压口18,增压块3的左端与导气管1的左端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选用压簧,具体型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6.增压块3的左侧还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固定在增压块3左端面上的磁铁块19和固定在导气管1左端上的电磁铁20,电磁铁20产生的磁极与磁铁块19相同,因此电磁铁20与磁铁块19相互排斥。导气管1的左端上还连接有连通管21,连通管21内放置有为电磁铁20提供电源的电池22,连通管21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23,密封塞23上设置有控制不同电流的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调节进入电磁铁20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排斥电磁铁20的力,因此对带动增压块3向左移动的力进行调节。
37.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8.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初期,儿童呼吸不稳定,肺活量较弱,并且刚开始进行训练时,抵触情绪较大,因此在转轴9的挂钩10上挂设儿童感兴趣的物件,再通过控制按钮调节进入电磁铁20的电流至最小。
39.儿童咬住吹气嘴2进行吹气,气体通过波纹管8进入进气口7内,而此时导管6的顶部被导气管1内壁密封,气体不会排出,因此会逐渐冲击着力块5,使得着力块5带动增压块3向左移动,由于缓冲件的运行,使得电磁铁20向右排斥磁铁块19,因此会需要一定的气体才
会带动增压块3向左移动,进而完成初期的康复训练。
40.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增压块3向左移动,会带动齿条12移动,进而带动齿轮11和转轴9转动,挂在挂钩10上的物品便会发生转动,从而提起小朋友的兴趣。
41.在训练的中期,当小朋友对挂钩10上的物品不感兴趣后,在导气口13上连通气囊16,并根据需求调节电磁铁20与磁铁块19之间的排斥力,以适应不同的训练需求。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气体带动增压块3向左移动,当导管6与导气口13连通时,气体通过波纹管8、进气口7、中空部分和导管6进入气囊16内,实现气囊16的膨胀。而在不吹气时,各部分复位,进入气囊16内的气体消失,气囊16在记忆金属条17的作用下发生复位,通过气囊16的间歇膨胀和收卷再次提供趣味性。
42.而在训练的后期,需要进行检测时,在导气口13上连接指示管14,通过气体带动指示球15上移的距离读取数据,来判断吹气量,从而能够实现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4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