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具体涉及基于拉力绳的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锻炼的重要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锻炼方式主要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而无氧运动主要包括一些力量训练,通过这些力量训练可以提升肌肉含量进而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常规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自重器械或配重器械实现,自重器械一般包括杠铃、哑铃等,配重器械按照锻炼部位可以划分为上肢锻炼器械和下肢锻炼器械。现有的上肢锻炼器械主要分为胸部锻炼器械、肩部锻炼器械和背部锻炼器械,而这些器械一般都包括器械本体和设置在器械本体上的配重块,通过对配重块的重量进行调节以针对特定肌群进行不同力度的抗阻训练,进而达到局部增肌的目的。
3.现有的力量健身器材以金属材质的配重作为负载,且结构笨重,一旦器材损坏容易发生伤人事故,目前,以电机作为负载的力量训练器材出现在市场上,但现有的力量健身器械体积较大,并且较为笨重,不能适用于不同部位的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拉力绳的健身器械,通过电机为拉力绳提供负载,用户通过拉力绳进行不同部位的锻炼。
5.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内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负载机构,负载机构包括电机和拉力绳,所述电机用于向拉力绳提供负载。负载机构包括差速轮组件,拉力绳的一端与差速轮组件连接,差速轮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拉力绳卷绕在差速轮组件的轮面上并产生配重拉拽力。
6.本装置的底板放置在地面上,支撑装置位于底板上,用户在使用时,可坐在支撑装置上,通过支撑装置内部放置腔中的负载机构进行不同部位的锻炼,在锻炼时,拉力绳的一端用于为用户施加拉力,拉力绳的另一端与差速轮组件连接,进而通过拉力绳产生不同配重的拉拽力。具体的,负载机构还包括联轴器,电机、联轴器、差速轮组件依次连接。优选的,差速轮组件包括两个轮盘,两个轮盘与两个拉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轮盘对应两个拉力绳,因此在使用时,用户可同时进行双手的训练,进一步的提高本装置适用的领域。
7.本装置结构小巧,并且负载机构位于支撑装置内部,不会占用较多空间位置,同时,通过电机、差速轮组件在拉力绳上产生配重拉拽力,使用更安全,并且适用于不同部位的训练。
8.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底板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负载机构位于若干支撑杆围成的放置腔中。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坐在支撑板上进行不同部位的训练,同时,支撑板的一端与延伸板的一端相互铰接,支撑板和延伸板可绕铰接点相对转动,以呈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当支撑板和延伸板呈折叠状态时,用户可通过坐在延
伸板上进行训练,当支撑板和延伸板呈展开状态时,支撑板和延伸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用户可在躺在支撑板和延伸板上进行训练,以此进一步的扩大训练的部位,更便于长期使用。
9.同时,对于本装置而言,用户除了可以坐在支撑板上,或躺在支撑板和延伸板上进行训练外,用户还可以站立在底板上进行训练,或坐在地上脚踏在支撑装置上进行训练,本装置可以训练的模式和形式多种多样,用户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10.进一步的,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侧板,侧板、支撑杆围成放置腔。本装置将负载机构设置在支撑装置内部的放置腔中,因此支撑装置不仅具有为用户通过受力点的作用,还可用于负载机构的收纳,进一步的节约空间,其次,相邻两个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侧板,四个支撑杆位于矩形的四个侧边上,本装置具有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侧面上,因此,侧板能进一步的将负载机构保护在四个侧板围绕的放置腔中,在负载机构需要维护时,可快速便捷的拆卸四个侧板,进而实现对负载机构的维护,优选的,本装置的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拉力绳的一端穿过通孔位于放置腔外,更便于用户进行训练使用。优选的,支撑装置与底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基于拉力绳的健身器械,本装置通过负载机构提供配重,拉力绳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侧板上延伸到不同的方向上,从而满足用户对拉力绳不同使用角度的需求;并且通过一个或两个拉力绳的使用,能满足用户不同部位的锻炼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13.并且,本装置的负载机构收纳在支撑装置上,能进一步的缩小本装置所占空间面积,提高使用便捷度,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板和延伸板不同的使用状态,用户可进行坐、躺或蹬等不同动作使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14.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通过电机、差速器为拉力绳提供负载,使拉力绳配重拉拽力,使用更顺畅,更便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2中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9.1-底板,2-支撑杆,3-支撑板,4-电机,5-联轴器,6-差速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内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负载机构,负载机构包括电机4和拉力绳,所述电机4用于向拉力绳提供负载。
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负载机构具体包括:差速轮组件、联轴器5、减速器和电机,放置腔中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电机与减速机连接,电机的电机轴与联轴器的一端连接,差速轮组件的转轴与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用于将电机固定在放置腔中,第二固定板用于将差速轮组件固定在放置腔中。
25.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拉力绳,两个拉力绳的一端均与差速轮组件6连接,差速轮组件6在电机4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拉力绳卷绕在差速轮组件6的轮面上并产生配重拉拽力。差速轮组件6包括两个轮盘,两个轮盘与两个拉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
26.拉力绳的一端处于自然状态时位于支撑装置外部,用户操作拉力绳的一端,使拉力绳朝向某一方向移动时,负载机构向拉力绳施加与该方向相反的负载力。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可通过坐在支撑装置上,双手拉住两个拉力绳可进行多种训练姿势的锻炼,例如可实现大飞鸟夹胸锻炼和上推举锻炼;用户也可以一只手拉住一个拉力绳进行多种姿势的锻炼,例如可实现低拉、划船锻炼和侧身提拉锻炼。
27.【实施例2】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用户除了坐在支撑装置上外,还可以坐在地上,脚掌放置在支撑装置的侧面上进行训练,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上的支撑板3的一端与延伸板的一端相互铰接,支撑板3和延伸板可绕铰接点相对转动,以呈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优选的,支撑板3和延伸板上均设置有橡胶层。
29.因此,除了坐在支撑板上,本装置还可将延伸板在支撑板上翻转,使延伸板和支撑板处于水平面上,进而用户可躺在支撑板与延伸板组成的躺板上,在不需要躺着的时候,用户可将延伸板翻转,使延伸板与支撑板重叠,进而用户可实现坐在上面进行使用。
30.【实施例3】
31.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杆2,支撑杆2一端与底板1连接,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连接,四个支撑杆分别为矩形的四个侧边,相邻两个支撑杆2上可拆卸连接有侧板,侧板、支撑杆2围成放置腔。负载机构位于四个支撑杆2围成的放置腔中。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放置腔中的负载机构进行维护时,可将侧板从支撑杆上取下,然后对负载机构进行维护,维护完毕后,直接将侧板固定即可,本装置的负载机构位于支撑装置内部的放置腔中,在使用时,能够更加节约空间,减小本装置的体积,更便于长期使用,
32.同时,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拉力绳的一端穿过通孔位于放置腔外。在原始状态时,拉力绳的一端与负载机构连接,拉力绳的另一端与处于自然状态,穿过侧板上的通孔位于支撑装置外部。
33.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
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3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