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2.由于精神病自信心的缺乏,自卑感的存在,周围人群也以新的目光看待病人,其中不乏偏见和误解,病后由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不利因素;所以对精神病人应该加强其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指定适宜的休息时间和运动时间,使病人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但由于精神病人的病情特别,往往存在病人不予配合做康复训练,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辅助精神病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动力机构、辅助机构、固定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
5.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伞齿轮一、伞齿轮二、转动杆三、链轮一、链条、转动杆四、链轮二、展示条,所述伞齿轮一的内壁与转动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啮合,所述伞齿轮二的内壁与转动杆三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三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二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二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三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的内壁延伸至支撑架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固定架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支撑柱的外壁连接,使得患者在使用的时候能够用手扶住支撑柱从而避免摔倒。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与转动杆三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三的一端贯穿固定架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架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三的外壁与固定架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三的一端贯穿链轮一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一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三的外壁与链轮一的内壁连接,使得转动杆三能够带动链轮一转动。
8.优选的,所述链轮一的外壁与链条的内壁连接,所述链条的内壁与链轮二的外壁连接,所述链轮二的内壁与转动杆四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四的一端贯穿链轮二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二的外部,所述转动杆四的一端与固定架的内壁连接,所述链条的外壁与展示条的外壁连接,使得链条能够带动展示条转动,从而对患者产生吸引力。
9.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一、主动轮、传输带、转动杆二、从动轮,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支撑架的内壁,所述转动杆一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主动轮的外壁延伸至主动轮的外部,使得转动杆一能够带动主动轮转动。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的外壁与主动轮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伞
齿轮一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一的外部,所述转动杆一的外壁与伞齿轮一的内壁连接,使得电机能够通过转动杆一带动伞齿轮一转动。
11.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外壁与传输带的内壁连接,从动轮的外壁与传输带的内壁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壁与转动杆二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从动轮的外壁延伸至从动轮的外部,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与支撑架的内壁连接,使得转动杆二能够获得支撑力。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动力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一转动,转动杆一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带动传输带移动,达到了患者站在传输带上然后开启电机,带动传输带移动,使得患者在传输带上进行肢体平衡康复训练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机构,通过电动带动转动杆一转动,转动杆一带动伞齿轮一转动,伞齿轮一带动伞齿轮二转动,伞齿轮二带动转动杆三转动,转动杆三带动链轮一转动,链轮一与链轮二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带动链条移动,从而带动展示条移动,达到了通过转动展示条,使其内容吸引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有效康复训练时间增长,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带的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条的结构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20.图中:1支撑架、2动力机构、3辅助机构、4固定架、201电机、202转动杆一、203主动轮、204传输带、205转动杆二、206从动轮、301伞齿轮一、 302伞齿轮二、303转动杆三、304链轮一、305链条、306转动杆四、307链轮二、308展示条。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1、动力机构2、辅助机构3、固定架4,支撑架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2,支撑架1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3;
22.辅助机构3包括伞齿轮一301、伞齿轮二302、转动杆三303、链轮一304、链条305、转动杆四306、链轮二307、展示条308,伞齿轮一301的内壁与转动杆一202的外壁固定连接,伞齿轮一301与伞齿轮二302啮合,伞齿轮二302的内壁与转动杆三303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三303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二302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二302的内部,转动杆三303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1的内壁延伸至支撑架1的外部,转动杆三303的外壁与支撑架1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转动杆三303的一端贯穿固定架4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架4 的内部,转动杆三303的外壁通过轴承二与固定架4活动连接,转动杆三303 的一端贯穿链轮一304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一304的内部,转动杆三303的外壁与链轮一304的内壁固定连接,链轮一304与链条305啮合,
链条305与链轮二307啮合,链轮一304与链轮二307通过链条305传动连接,链轮二 307的内壁与转动杆四306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四306的一端贯穿链轮二 307的外壁延伸至链轮二307的外部,转动杆四306的一端与固定架4通过轴承三活动连接,链条305的外壁与展示条308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辅助机构3,通过电动201带动转动杆一202转动,转动杆一202带动伞齿轮一 301转动,伞齿轮一301带动伞齿轮二302转动,伞齿轮二302带动转动杆三 303转动,转动杆三303带动链轮一304转动,链轮一304与链轮二307通过链条305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201带动链条305移动,从而带动展示条308移动,达到了通过转动展示条308,使其内容吸引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有效康复训练时间增长,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
23.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01、转动杆一202、主动轮203、传输带204、转动杆二205、从动轮206,电机201的外壁与支撑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 20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一2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支撑架1的内壁,转动杆一202的外壁与支撑架1通过轴承四活动连接,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主动轮203的外壁延伸至主动轮203的外部,转动杆一202的外壁与主动轮203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一301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一301的外部,转动杆一202的外壁与伞齿轮一3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轮203的外壁套设有传输带204,从动轮 206的外壁套设有传输带204,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6通过传输带204传动连接,从动轮206的内壁与转动杆二205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二205的一端贯穿从动轮206的外壁延伸至从动轮206的外部,转动杆二205的一端与支撑架1通过轴承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动力机构,通过电机201带动转动杆一202转动,转动杆一202带动主动轮203转动,主动轮203与从动轮 206通过传输带204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201带动传输带204移动,达到了患者站在传输带204上然后开启电机,带动传输带204移动,使得患者在传输带204上进行肢体平衡康复训练的目的。
24.在使用时,通过电机201带动转动杆一202转动,转动杆一202带动主动轮203转动,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6通过传输带204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201带动传输带204移动,达到了患者站在传输带204上然后开启电机,带动传输带204移动,使得患者在传输带204上进行肢体平衡康复训练的目的,通过电动201带动转动杆一202转动,转动杆一202带动伞齿轮一301转动,伞齿轮一301带动伞齿轮二302转动,伞齿轮二302带动转动杆三303转动,转动杆三303带动链轮一304转动,链轮一304与链轮二 307通过链条305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开启电机201带动链条305移动,从而带动展示条308移动,达到了通过转动展示条308,使其内容吸引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有效康复训练时间增长,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
25.综上可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